包拯为何连续六次弹劾张尧佐?不仅反贪,更是士大夫对外戚的警惕

《宋史》:“ 向者仁宗时,包拯最名公直。”


大家都知道包拯包青天,他的谥号是“孝肃”,所以后世也称为包孝肃公,而且包公为人刚烈正直,嫉恶如仇,对于违反朝廷法度的人向来都是毫不留情面,不是弹劾就是面斥,从不徇情。

包拯为何连续六次弹劾张尧佐?不仅反贪,更是士大夫对外戚的警惕

而在包公一生的文集《包孝肃公奏议》中,一共收集了包公的文章187篇,其中就有多达55篇是弹劾贪官污吏们的,被指名道姓的官员就有64人,而这里面有一人竟然被弹劾六次之多——他就是当时的“国丈”,皇亲国戚的张尧佐

可能有人会觉得奇怪,难道是张尧佐和包公有私仇吗?为何包公要对他如此“死缠烂打”呢?

但显然包公是个大公无私,律己甚严之人,连他的大老板宋仁宗都称赞过他“包拯公而忘私,不邀阴幸也。”,因此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包拯为何连续六次弹劾张尧佐?不仅反贪,更是士大夫对外戚的警惕

那莫非是张尧佐和包公政见不合,涉及派系之争么?但是包公也是著名的从不结党,为了避嫌甚至连亲朋好友故人都保持距离,又怎么会搞什么派系之争呢?如果那样的话也就不是包拯了。

《续资治通鉴》:“拯性峭直,然奏议平允,常恶俗吏苛刻,务为敦厚。虽疾恶甚至人情所不及,即推以忠恕。不为苟合,未尝伪色辞以悦人。不作私书,至于干请,无故人亲党一皆绝之。”

那既不是私仇,又不是党争,为何包拯要抓着这个张尧佐不放呢?

再深入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张尧佐,看看他是何方神圣,为何能让包大人这般“如临大敌”!

张尧佐其人

说起张尧佐,其实也不是个简单人物,他是仁宗的宠妃张贵妃(也就是后来的温成皇后)的伯父,靠着侄女的照顾,他平步青云,升迁极快,先后曾经担任过三司户部判官,天章阁待制、吏部流内铨,历迁兵部郎中、权知开封府,加官为龙图阁直学士,给事中、端明殿学士,最后甚至被任命为三司使这样北宋权力中枢中最顶级的官职之一。

包拯为何连续六次弹劾张尧佐?不仅反贪,更是士大夫对外戚的警惕

如果熟悉包公履历的朋友一定会惊讶的发现,张尧佐的这份仕途名单和包公的实在是太像了,尤其是两人都担任过权知开封府,龙图阁直学士,三司使等重要官职,张尧佐无非就是比包公少了个“御史中丞”而已,但是他死后还被追封为“太师”,犹在老包的礼部尚书之上。

当然了,张尧佐能够如此青云直上,张贵妃的帮衬是主要因素,但肯定也离不开个人能力,否则在“谏官御史”都极为发达的宋朝,又是仁宗盛世年间,一个“废物”是绝对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就的,我们就来看看正史中如何记载。

《宋史》:“尧佐起寒士,持身谨畏,颇通吏治,晓法律,以戚里进,遽至崇显,恋嫪恩宠,为世所鄙。”

关于张尧佐的主要评价就是这一段,但是里面蕴含的信息量却是很大,我们且来一一剖析。

包拯为何连续六次弹劾张尧佐?不仅反贪,更是士大夫对外戚的警惕

第一,张尧佐起身于寒门,并没有什么显赫的出身,也没有什么权贵相助,这点在士大夫的风评中其实是优势,比如包拯也是这样。

第二,张尧佐是个很有心机的人,在早期非常的谨言慎行,小心翼翼,而且他对于吏治尤其是律法都很精通,可以说是一员难得的能吏。

第三,他是靠着“外戚”的身份这么快就飞黄腾达的,而且有权有势后就开始放纵骄横了,满朝的士大夫们都很鄙夷其人品。

而关于张尧佐具体的行为,也有一个著名的“错把冯京当马凉”的典故,据说当时有个学士冯京乡试第一,会试第一,再加上他一表人才,大家都认为状元非他莫属。

张尧佐就想要提前笼络他,好为自己的羽翼,就把冯京请来,说要把自己的一个女儿许配给他。

包拯为何连续六次弹劾张尧佐?不仅反贪,更是士大夫对外戚的警惕

但是冯京身上很有当时士大夫的风骨,他对于肆意横行,风评极差的这位国丈并不感冒,不想加入他的派系就一口拒绝了,不过他很聪明,也知道张尧佐不会放过自己,在考试的时候就故意把自己姓的“冯”的两点挪到名字“京”上去了,结果“冯京”就变成了“马凉”。

张尧佐果然派人去联系考官,威逼利诱让他们决不允许一个叫“冯京”的人中的,而最后中状元的果然是“马凉”,正当张尧佐洋洋得意的时候,殿试中却发现这个马凉就是冯京,因此尴尬不已,在朝廷甚至民间都引为笑谈。

这件事未必是真,但也可见张尧佐在当时士大夫中间确实不得人心,没有被主流体系的官员们所接纳。

包公弹劾张尧佐的“ 内因”和“外因”

我们上面也谈过了,包公是个性格刚烈之人,尤其本身又担任“知谏院”和“御史中丞”这种监察体系的首领,自然对张尧佐这样的行为不能容忍,这才连续六次的对其弹劾。

包拯为何连续六次弹劾张尧佐?不仅反贪,更是士大夫对外戚的警惕

但是当时仁宗正在宠爱张贵妃,自然对于张尧佐这位“亲国丈”要格外开恩了,因此虽然他同样也很重视和恩宠包拯,但是对此也只是打擦边球或者和稀泥,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包拯却是不依不饶,甚至直接在《上仁宗论张尧佐除四使不当》的奏折中严厉斥责张尧佐——“惭羞不知,真清朝之秽污,白昼之魅魅也。”,这已经不是弹劾,而是近乎于谩骂了,包拯的刚烈峭直也可见一斑。

张尧佐哪敢正面接包公的招啊,只好躲在仁宗后面,想要靠着仁宗的天子威严使得包拯退避,但是他万万想不到包拯连仁宗的面子也不给,竟然当庭和仁宗争辩,最后越说越激动,唾沫星子溅仁宗一脸,最后硬是逼得仁宗削去张尧佐宣徽使和景灵宫使两个职位才算了事。

包拯为何连续六次弹劾张尧佐?不仅反贪,更是士大夫对外戚的警惕

而仁宗回宫之后也对张贵妃没好气——你不要总是替你伯父申请节度使的官职了,你要明白朝中的御史乃是包拯,朕拿他也没有办法。

张尧佐的德不配位,自然是包拯弹劾他的“外因”,但这里面其实还有一层内因——那就是他的外戚身份

所谓的外戚,指的就是太后或者皇后这边的娘家亲戚,然后依靠着后宫的支持形成一个强大的“家族势力”,最终能够威胁甚至把持朝政,比如西汉初年的吕后一族,中期的田家霍家,东汉末年的大将军何进等都是非常典型的案例。

而当时张贵妃已经成了“温成皇后”,统领后宫,而张尧佐在外面又是不停的升迁,派系党羽众多,这自然引起了包拯为代表的众士大夫的集体警觉,所以最初只是包公一人在弹劾张尧佐,而到了后面就变成群体行为了。

包拯为何连续六次弹劾张尧佐?不仅反贪,更是士大夫对外戚的警惕

比如当时和包拯共同上书的还有吴奎,陈升之,王举正等人,包括当时担任文官之首宰相的宋庠和文彦博等人虽然没有直接发声,但其实在背后也是默许和支持的态度,外戚掌权,这是所有士大夫们都不愿意看到的现象

而性格最为峭直刚烈的包拯这一次自然就成了几乎所有文官的先锋,他先是劝仁宗“断以大义,稍割爱情,追寝尧佐过越之恩。”,然后又警示仁宗“张尧佐恩家之厚,侥求觊望,无求而不获,必快已欲以熏灼天下,此不可不深察也。”

就这样包公带领着一群谏臣连续的轰炸之下,仁宗终于也引起了警惕,不再继续升迁张尧佐,再加上温成皇后不久就病死了,张尧佐失去了最大的助力,这一场可能出现的“外戚专权”风波也终于平息下来,并没有出现外戚掌权,把持朝政的局面。

红尘君说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包公对于皇亲国戚兼权臣的张尧佐连续多达六次的弹劾,而且一次比一次更为激烈,甚至都到了面斥“仁宗陛下”的地步。

包拯为何连续六次弹劾张尧佐?不仅反贪,更是士大夫对外戚的警惕

这里面固然有张尧佐本身品德不端,升迁过快的原因,但我们同样也不能忽略其背后可能出现的“外戚专权”的局面,这已经不仅仅是包公一人,而是引起了当朝所有有正义感的贤明士大夫的警惕,因此才把事情闹出如此轩然大波来——而包公,不过是代表士大夫群体的那把最锋利的剑罢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面对张尧佐这种级别的权臣丝毫不退,甚至连封建王朝“家天下”的皇帝陛下的帐都不买,也说明了包公确实是刚烈至极的直臣,所以后世对他以“包青天”称呼之,还衍生了无数的影视小说等艺术作品出来,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这就像是西汉初年吕后想要分封自己的兄弟为王,被丞相王陵激烈的拒绝——还拿出刘邦所说的“非刘姓称王,天下共击之”的尚方宝剑来反驳,虽然最后真正灭除诸吕专权的是陈平和周勃,但是也绝不能无视王陵在初期起到的作用,起码会让吕氏有所忌惮,而不能毫无顾忌,而包拯在这其中起到的作用,也颇有相似之处。


参考文献:

《宋史》

孔繁敏《包拯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