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校“一哥”:实力强悍,特色突出,2020高考收藏

今天一起来了解一下历史悠久,实力强悍的中山大学。

广东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于是很多考生都把这里的高校视为“香饽饽”。传统上,广东高校“一哥”是中山大学,第二把交椅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属于第三阵营。

随着985高校哈工大(深圳)落户广东,并开始招收本科生,广东顶尖高校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

以哈工大(深圳)在广西省理科的录取情况来看,录取分数661,排在所有高校的17位,不仅远超本部哈工大,更是比中山大学的639分高出了22分。

再来看哈工大(深圳)在广东省理科的录取情况,录取分数622分,排在所有高校的18位,超过中山大学27分。

广东高校“一哥”:实力强悍,特色突出,2020高考收藏

所以就有人在吵吵着:中山大学已经不是广东高校一哥了.....事实果真如此吗?


主管单位:

教育部

办学地址:

广州校区、深圳校区、珠海校区

前世今生:

1924年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当时校名为国立广东大学。

1926年,为纪念中山先生,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1952年经改组,成立中山大学。

2001年,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成新的中山大学。

而今,中山大学身为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已经发展成为了文理医工交叉融合的学科发展格局。

广东高校“一哥”:实力强悍,特色突出,2020高考收藏

中山大学世界排名及学术影响力

特色解读:

医学类学科是中山大学的闪光名片。

中山大学的医学院成立于1866年,是我国最早设立的西医学府,包括孙中山先生在内的大批历史伟人和学术名人都曾在中山医学院工作和学习过。如今,中山大学的医科教学单位主要集中在中山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光华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这些学院在医学遗传学、眼科学、肿瘤学、寄生虫学、内科肾脏病学、器官移植、传染性肝病、生物医学工程及分子医学等方面领先国内同业。

中山医学院有实力,岭南学院有特色。岭南学院目前设有经济学、金融学、国际商务、管理科学4个本科专业。岭南学院获得了AMBA、EQUIS和AACSB三大国际认证,成为全球同时获得三大认证的为数不多的商学院之一,跻身全球优秀商学院行列。中山大学经济学科QS排名在中国大陆高校名列第9。中山大学的工商管理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为探索本科教育体制改革,中山大学设置了博雅学院。实行“通专结合”的教学培养模式。每年从入校新生中以二次遴选方式择优录取约30名学生。经录取的学生不再属于原属院系及专业,本科四年均在广州校区南校园集中住宿学习。

尽管,在录取分数上中山大学落后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这与多方面原因有关系,比如招生计划、招生专业、不同区域认可度等院校都会直接影响录取分数。

但是,录取分数≠综合实力。从综合实力上看,中山大学仍是广东高校一哥。中山大学在医学、经管、人文社科等学科领域实力是哈工大(深圳)根本无法撼动的。


广东高校“一哥”:实力强悍,特色突出,2020高考收藏

中山大学广东省重点学科(攀登重点学科)情况

广东高校“一哥”:实力强悍,特色突出,2020高考收藏

中山大学广东省重点学科(优势重点学科)情况

特色专业:

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护理学、微电子学、网络工程、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生物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软件工程、历史学、会计学、哲学、人类学、生物技术、行政管理。

就业数据:

中山大学2018届毕业本科生有6970人。其中升学深造的本科生有3593人,占据了本科毕业生的50%多。

广东高校“一哥”:实力强悍,特色突出,2020高考收藏

中山大学2018届毕业生去向统计

本科生就业单位多集中在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党政机关等。

广东高校“一哥”:实力强悍,特色突出,2020高考收藏

中山大学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统计

本科生国内深造的院校也很不错,多集中在双一流大学等。

广东高校“一哥”:实力强悍,特色突出,2020高考收藏

中山大学2018届本科毕业生国内深造院校汇总

报考提示:

1、中山大学设有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珠海校区主要有:国际金融学院、国际翻译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旅游学院、物理与天文学院、大气科学学院、海洋科学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等院系。部分学院既在广州校区,也在珠海校区,比如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哲学系、数学学院等。深圳校区主要有:材料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智能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学院、农学院、生态学院等。部分院系既在广州校区,也在珠海校区,比如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等。

2、中山大学地处南方以南,背靠港澳乃至整个东南亚,因而学生每年都有许多机会交换到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乃至韩国、新加坡等不同国家的大学学习,让你充分感受异域风情。

学长学姐说

我个人的感觉是,从总体上来说,学术氛围不算很浓。但这绝不是说同学们不务正业或是平时的学习很松懈。

先说毕业后的去向吧,可能因为广东的经济发展在全国来讲还算挺不错,广州深圳都是没商量的一线城市,珠三角的经济加上港澳尤其是香港和我们近水楼台的关系,大家毕业后工作的占了大多数(并没有统计,只是我自己的观察,可能说的不对)。出国的氛围相较国内差不多的大学真的弱很多,图书馆自习室桌面上红宝书的比例并不算高。在国内读研的话,我以前是历史系的,中大的历史很厉害,所以保研名额很多,班里接近一半同学都是保研的,但是这样的读研比例很大的院系应该算是少数吧。

再说平时的学习情况,从外系的感觉来看,觉得数计院、理工院、中山医、中法核工程等课业量还是挺重的,常见数计院的同学刷夜学习。我是大二结束后转的专业,原系(历史系)的同学在大三的时候课业负担也非常重,大家可不要以为历史学就是“讲故事学”,非常博大精深,很多功课非常繁琐。大二的时候有一门专选(我没选),作业动辄上万字,手写,竖排繁体,非常可怕。


我现在所在的院是一个成立不久的院,所以师资力量还不是很深厚,但是也有名震中外的学者,比如我们的院长滨下武志。历史系的师资力量是非常强的,有很多优秀的学者。学生不多,本科生一级也就五十来个人,但是教授、副教授非常多。很多老师的课都很精彩,像曹家齐、徐坚老师等。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翻一番中大历史系的师资队伍,教授学生比非常之高。


校园里的学术讲座、各种论坛还是很多的,有机会见到各行各业的大家。当然了,和北京几所高校应该还是不能比的。

录取数据:

中山大学2019年各省分专业录取数据,点击下面“了解更多”进行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