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神不知鬼不覺地“被高利貸”了

你神不知鬼不覺地“被高利貸”了

快速導讀

什麼是高利貸?電影看太多的我們只會認為“九出十三歸”就是高利貸,高利貸往往跟暴力催收密切相關,高利貸總是一些惡人的重要標籤……如果你仍然停留在以往的概念當中,你就真的落伍。你神不知鬼不觉地“被高利贷”了互聯網的產品正用著美麗的包裝在不斷宰殺年青人,但是很多人仍然懵然不知,天天隨意點擊申請貸款,反正有慾望就“花唄”“借唄”,打個白條……“ 被高利貸”成為了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

什麼是高利貸

按照規定,超過年化利率36%的就是高利貸。“九出十三歸”其實是多少利率呢?我們展示一下這句電影對白背後的數學邏輯:

九出:借100元,只能拿到90元,其中的10元是“砍頭息”

十三歸:還貸的時候,要還130元。也就是實際支付了的利息總和就是10+30=40元。

你可以籠統地認為借100元,年化利率40%。如果算是“砍頭息”的時間價值就是40%以上了(因為這10元的利息其實是應該一年後給的,你實際使用只有90元,但是要按照100元計算利息,等於利息前置了)。我們姑且當年化40%是高利貸的代名詞。

互聯網是如何收割的

熟悉的花唄,借唄,白條等其實是非常有良心的。不論產品,行業內大概的對客利率水平在年化18%-24%之間不等。那麼高利率都叫有良心?是的,我認為BATJ在這些點上體現了大企業的“擔當”。

年化利率24%?都算低?還要為他們歌功頌德?

如果換了其他的公司產品,年化36%的借貸成本是比比皆是的。只是這些公司通過“把利率換成費率”“月固定費率,但是本金也要歸還”“砍頭息”“手續費”等的手段讓所有上網借貸的年青人完全無法辨別當中的實際支出。

你神不知鬼不觉地“被高利贷”了

有統計,網上很多隨借隨還的網貸產品年化利率高達50%左右,名副其實的高利貸,只是大部分人不懂得計算利率就被網貸給糊弄了。

當然,因為借貸的金額並不大,很多時候還有所謂的“6期免息”,所以即便利率是50%,因為本金很少,所以年青人感覺不會太大。正是這種我們認為的“恩賜”,所以我們覺得BATJ是非常有良心了。

對比之下,很多人還叫囂銀行的年化6%利息是很高,這種概念和思路只要被換個玩法和包裝就會被其他人騙走:這邊投訴銀行利息高,那邊點擊“花唄”用一個年化18%利率的產品網購。為什麼不用銀行低利率的錢來網購呢?大部分年青人都矇在鼓裡!

互聯網盈利的下半場

你以為淘寶如何賺錢?阿里真的是一個貿易公司嗎?對於互聯網企業做本行生意已經很難賺錢,各環節都要求利潤降到最低,幾乎沒有利潤的貿易如何生存呢?

互聯網企業曾經用低利潤殺死實體企業,全剩下互聯網企業的時候,類似拼多多之類的殺手就會出來把你殺掉,歷史總是驚人地重複。所以,互聯網企業要找其他利潤增長點。

借貸!是一個重點。

你每天不停打開淘寶,購物,分期,然後再購物。久而久之,淘寶就知道了你的喜好和經濟能力,後來推出花唄。

你神不知鬼不觉地“被高利贷”了

花唄開始的時候只是幾千元的額度,而且不能夠提現只能夠用於淘寶上的消費。

說句實話,互聯網公司在刺激消費的同時,其實背後的目的是要拿到消費者的“畫像”,“我要知道你是否會違約,你是否會跑路,是否有信用……”。

當以上的數據累積到一定之後,我開始給你借唄。借唄可以提現,也就是可以讓你拿現金去其他的地方消費。你可以用借唄提現然後去京東買電腦,同樣道理你也可以通過“美團生活費”來借錢去交學費。

因為所有的互聯網公司都有了你生活的軌跡和畫像,所以不害怕給你貸款,給你分期信用,因為你離不開互聯網“四大金剛”:消費,社交,出行,外賣,對應的就是淘寶,微信,滴滴和美團。

當然,不單隻以上的幾家企業,幾乎所有的互聯網企業都在做類似花唄,借唄,白條類的產品,只是名字不一樣罷了。

當你點擊開始,就意味著被宰割的開始,你一旦掉進了這個坑,不“斷手”出不來,週而復始地陷入“無間地獄”,一切皆因借錢太“順理成章”。

年青人如何一步步被神不知鬼不覺地收割

舉例,花唄背後對接的當然不是阿里的資金,因為如果阿里把貸款也做了,那麼他太大壓力了。同樣道理,微粒貸,度小滿,360,京東金條,小米,美團,唯品會等一大堆企業產品背後都要有其他資金方。

資金方,當然就是P2P,小貸公司,消費金融公司,最後到銀行!

為什麼先找資金價格貴的非銀行金融機構?

因為這些機構“節操”很低,也就是隻要你需要我就給你錢,這個特徵非常適合互聯網公司,滿足大部人都可以3秒實現借貸的效果。

成本貴不是問題,羊毛出自羊身上,反正都收到36%的利息了,給18%利息成本出去,自己還淨賺18%的高利潤。這個年頭有什麼生意,什麼都不用做就自動給你貢獻18%利潤的?

“殺人的生意有人做,虧本的生意沒人碰”。就在這樣的生態格局下,客戶借錢容易,互聯網企業能夠賣貨,貸款公司有利潤,一舉多得!為什麼不找銀行呢?

因為像銀行這類“節操”高的“公子哥兒”,互聯網公司就懶得溝通了,銀行借貸還要收戶口本呢,呵呵。

一個產品背後有不同的資金渠道,利息當然不一樣,節操越低自然利率就越高。

今天,你用的產品利率是18%,明天你的負債就因而長高了,18%的渠道不跟你玩,就要找利率30%的渠道,如此類推。

這樣的動作不是由年青人自己選擇,是後臺自動分流,一般人是無感的。只會有一個界面提示“你的這一筆分期年化利率**,月還款**”,大部分人都會一晃而過,點擊之後進入高利貸的通道,或者說是高利息的資金渠道。

就是這樣的一個內部分流機制,讓消費者一步一步走向高利率的通道,最後不知不覺借了高利貸。當然,行業內並不完全無底線,比如BATJ對某些黑名單的客戶還是堅決抵制的,因為你分不清誰是“擼貸黨”。

總之,利息越高都要借的客戶,其實就是一個“定時炸彈”。但是,對於大部分的消費者來說,自覺還款還是一個大勢所趨,畢竟你不會因為1000元的花唄沒還上就永遠不可以登錄淘寶吧。

所以,下次你想在網上平臺借錢的時候,你想想自己會“被賣”到什麼渠道,都是“聽天由命”的一場套路。

勝手金句

這個年頭,一不小心,點擊一個按鈕就容易“被高利貸”了。

更多理財妙招

  • 公積金貸款買房,你不知道的好處與限制

  • 你給共享單車的押金,現在在哪裡了?

  • 20元一杯的奶茶裡面有什麼?糖,奶,茶和利息

  • 股票賬戶千萬不要用工資卡賬戶,公積金斷供一個月即前功盡棄……

  • 銀行人竟然說保險才是真理財!

你神不知鬼不觉地“被高利贷”了

每週二至週四

早上10:30 - 11:00

FM96.2 同步播出

敬請期待

下載 花城FM App

可以反覆回聽~

你神不知鬼不觉地“被高利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