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安全丨警惕假借區塊鏈名義的非法集資

金融安全丨警惕假借區塊鏈名義的非法集資

一、新政策

1.《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19年版)》印發私募首次被納入

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近日印發《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19年版)》,對深化“放管服”改革,促進政府職能轉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金融安全丨警惕假借区块链名义的非法集资

其中,《清單(2019年版)》在將私募基金行業納入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體制的同時,提出了明確要求:“非金融機構、不從事金融活動的企業,在註冊名稱和經營範圍中原則上不得使用‘基金管理’字樣。凡在名稱和經營範圍中選擇使用上述字樣的企業(包括存量企業),市場監管部門將註冊信息及時告知金融管理部門,金融管理部門、市場監管部門予以持續關注,並列入重點監管對象”。(來源:國家發展改革委)

二、新舉措

1.最高法等發文推進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

11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印發《關於全面推進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的意見》。

《意見》強調,各部門要加強分工協作,完善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的保障落實。要提升金融解紛信息化水平,建立完善金融糾紛典型案例庫、金融投訴數據庫,深化司法、金融信息共享,充分發揮智慧法院、智慧金融建設對金融糾紛多元化解的積極作用。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中國人民銀行各級分支機構、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派出機構和當地金融糾紛調解組織要共同成立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工作小組,定期召開聯席

會議,溝通工作情況,加強信息共享,協調重大典型金融糾紛案件調解工作;對金融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情況進行評估、總結,不斷優化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注重共同構建金融風險提示預警機制,防止因個案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要通過示範案例引導、加大宣傳力度、加強金融消費者教育等多種方式,共同提升金融糾紛當事人及社會公眾對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的知曉度和信任度,積極引導當事人通過調解方式解決金融糾紛,依法理性維權。(來源: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

2.處非聯辦:警惕假借區塊鏈名義的非法集資

近期一些不法分子藉機炒作區塊鏈概念,以所謂“虛擬貨幣”、“區塊鏈商城”、“區塊鏈遊戲”等名義非法吸收公眾資金,侵害公眾權益。11月18日,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向各省市處非辦發函,提示防範假借“

區塊鏈”名義的非法集資風險,切實加強相關風險的監測、防範和處置,對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行為要堅持打早打小,為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3.中國反洗錢中心與美國在內的55個國家和地區建立金融情報交換機制

11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反洗錢監測分析中心主任苟文均在“2019第九屆中國反洗錢高峰論壇”表示,“面對洗錢和各類犯罪行為的全球化、網絡化,目前中國反洗錢中心與包括在美國在內的55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金融情報的交換機制,在國際的追討追贓,打擊恐怖融資和跨國犯罪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來源:界面)

4.中國互金協會積極開展金融APP實名備案

11月18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秘書長陸書春在“2019北京國際金融安全論壇”上表示,“當前協會正在按照人民銀行《關於發佈金融行業標準,加強移動金融

客戶端應用軟件安全管理通知》的要求,在積極開展加強客戶端軟件行業自律管理的職責,牽頭開展APP實名備案的工作。”(來源:零壹財經)

三、新動態

1.北京全面排查小微貸款收費問題將從重處理

11月20日,北京銀保監局下發《關於規範小微企業貸款服務收費的通知》。北京銀保監局表示,將全面排查小微企業貸款服務收費存在問題,徹底清理糾正發放小微企業貸款時附加不合理條件和收費管理不規範等問題,要求機構將自查整改報告於11月30日前報送至監管方。同時,北京銀保監局稱,將進一步加大非現場監測與現場檢查力度。對損害小微企業客戶利益、增加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的違規行為,將依法從嚴、從重處理。(來源:新京報)

2.央行上海總部:加大監管防控力度打擊虛擬貨幣交易

11月22日,人民銀行上海總部發文表示,上海市金融穩定聯席會議辦公室、人民銀行上海總部聯合上海市區兩級各相關部門,對上海地區虛擬貨幣相關活動開展專項整治,責令在摸排中發現的為註冊在境外的虛擬貨幣交易平臺提供宣傳、引流等服務的問題企業立即整改退出。下一步,上海市金融穩定聯席會議辦公室、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將對轄內虛擬貨幣業務活動進行持續監測,一經發現立即處置,打早打小,防患於未然。(來源:人民銀行上海總部)

3.上海市發佈第一批經營異常融資租賃公司名單

11月20日,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發佈“關於無法取得聯繫及其他經營異常融資租賃公司(第一批)相關情況公告

”,共涉及264家融資租賃公司。

公告稱,上海市金融監管局對全市融資租賃公司開展清理排查,發現部分企業存在無法取得聯繫及其他經營異常情況。公告期內(公告期為1個月),相關企業要及時與註冊地所在區行業主管部門聯繫,並按照有關監管要求及時進行整改公告期滿後,對仍未與所在區主管部門聯繫並按要求整改的企業,將按相關規定採取必要處置措施。(來源: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

4.廣州印發小貸公司貸後管理規範不得實施“預催收”

11月15日,廣州市小額貸款行業協會發布《關於規範廣州市小額貸款行業貸後管理的指導意見(試行)》和《廣州市小額貸款公司逾期債務催收操作規範指引(試行)》。

針對催收工作,《貸後管理指導意見》指出,小貸公司不得以暴力或“軟暴力”手段開展催收工作。不得采取滋擾、糾纏、鬨鬧、聚眾造勢等,足以使他人產生恐懼、恐慌而形成心理強制,或者足以影響、限制人身自由、危及人身財產安全,影響正常生活、工作、生產、經營的違法犯罪手段進行催收。(來源:廣州市小額貸款行業協會)

5.深圳市率先成立地方金融行政處罰委員會

11月20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管局行政處罰委員會正式成立,通過劃分行政處罰案件的調查取證權、審核權和決定處理權,實現案件調查部門和審理部門各司其職、相互協調、相互制約,從而進一步保障案件處理的公正、客觀,提高辦案質效,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來源:讀特)

6.深圳市將開展虛擬貨幣交易場所排查整治

近日,深圳市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目前已就防範虛擬貨幣炒作發佈風險提示,並通知各區

整治辦、前海管理局、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市公安局經偵局、市通信管理局等單位共同開展虛擬貨幣交易場所排查整治

此次行動將重點排查三種活動:一是在境內提供虛擬貨幣交易服務或開設虛擬貨幣交易場所;二是為境外虛擬貨幣交易場所提供服務通道,包括引流、代理買賣等服務;三是以各種名義發售代幣,向投資者籌集資金或比特幣、以太幣等虛擬貨幣。(來源:深圳特區報)

7.貴州積極推進網貸行業風險出清工作

11月20日,貴陽互聯網金融協會組織部分在營網貸機構負責人和協會全體工作人員,集中傳達學習近日召開的貴州省加快網絡借貸風險分類處置工作推進會會議精神。與會人員表示堅決擁護支持中央和省、市監管層面有關會議精神,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省委、省

政府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的決策部署,積極配合省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工作安排,持續推進行業風險出清。(來源:貴陽互聯網金融協會)

四、新觀點

1.李東榮:金融監管既要攔得了“灰犀牛”,也要攔得住“黑天鵝”

11月18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在“2019北京國際金融安全論壇”上發表演講時表示,發展監管科技是新形勢下維護金融安全的有力支撐。“監管科技為金融監管部門插上科技的翅膀,使其在維護金融安全、防控金融風險方面始終保持耳聰目明、身捷手快”,李東榮強調,既要攔得了“灰犀牛”,也要攔得住“黑天鵝”。(來源:柒財經)

2.北京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長謝平:應關注金融APP的監管問題

北京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長謝平在2019北京國際金融安全論壇上分享了他對金融科技安全監管方面的十二大觀點。其中提到,“金融APP目前是不受監管的,隨便掛在安卓或者蘋果商店都可以下載,但是最近我注意到,教育的、醫療的APP已經開始受監管了。瞭解到,監管當局已經在討論金融APP的監管問題。”(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