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淮河生態經濟帶,推動淮河流域一體化發展,既是實現我國東中部地區經濟融合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加快沿淮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
2018年10月6日,國務院批覆同意《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這標誌著首個跨省域的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為淮河流域帶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東風”。
作為首提首推市,淮安積極推動《規劃》落地實施,謀劃推進淮河生態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主動探尋與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沿海開發等國家戰略的融入對接之路,力求實現多重戰略疊加效應。
美麗的淮安 攝影 吳揚
系統考量戰略意義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和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向縱深推進的大背景下,置身全國、全省的大格局中系統考量,淮河生態經濟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不僅對沿淮城市,而且對全省乃至全國區域發展大局的意義都極為重大。
放眼全國發展大局,有利於東中部地區經濟融合發展、打造中國經濟新增長極。淮河作為我國的第三大河,橫跨中東部地區豫皖蘇鄂魯五省40個地市、180餘個縣(市),輻射1.8億人,流域內的人口密度5倍於全國平均水平。
綜合分析人口、資源和國土面積等要素,淮河流域是當前我國潛力最大、起飛條件最為成熟的地區之一,《規劃》的批覆實施,可以充分發揮淮河流域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區位優勢,加速生產要素集聚,強化東部地區產業轉移、西部地區資源輸出和南北區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將千里淮河打造成第三條“黃金水道”,成為整個國民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放眼全省區域佈局,有利於解決蘇北腹地缺少國家戰略直接覆蓋問題、推動江蘇區域協調發展。在全國經濟版圖,存在東中西不平衡的問題,在江蘇也存在蘇南、蘇中和蘇北不平衡的問題。蘇中、蘇北8市中,有7市屬於淮河生態經濟帶範疇,這一區域既是我省發展的最大短板,也是最大潛力所在。
《規劃》的批覆實施,破解了蘇北腹地沒有國家級重大發展戰略直接支撐的問題,且與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沿海開發等國家戰略銜接,可以有效提升蘇北腹地的要素吸引力、產業集聚力和市場競爭力,進而帶動整個蘇中蘇北地區協調發展。
縱觀整個淮河流域,有利於探索大河流域生態文明建設新模式、增加淮河兩岸人民福祉。根治水患、振興淮河,是淮河兒女一直以來的期盼。《規劃》的批覆實施,掀開了淮河發展新的一頁,無論是理念還是方法上,都跟過去有很大不同,核心是把淮河流域治理髮展當作一個系統工程,改變了過去各地各部門各自為政、條塊分割的局面,必將有利於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把淮河流域建設成為天藍地綠水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帶,為全國大河流域生態文明建設積累新經驗、探索新路徑,增加淮河兩岸人民福祉。
立足淮安自身發展,有利於淮安更好發揮淮河流域中心城市優勢、加速“極核”隆起。淮安坐落於古淮河與京杭大運河交點,為南下北上的交通要道,自古就是淮河流域的中心城市。
淮河生態經濟帶將與江淮生態經濟區、大運河文化帶共同構成淮安“一區兩帶”建設的戰略交匯點,淮安可以依託淮河這一黃金水道,加強沿線城市間的交流,凸顯在淮河流域的極核城市地位。
《規劃》的批覆實施,有利於淮安進一步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加快“東融西拓、南聯北接”步伐,融入帶狀經濟大戰略,形成樞紐發展新格局,為加快實現“崛起江淮”夢想提供強勁動力。
做好“後半篇”文章
《規劃》的批覆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能否做好落地落實的“後半篇”文章才是關鍵所在。
淮安將加快建設淮河生態經濟帶“極核”城市,與沿線城市一道把淮河生態經濟帶早日建成美麗宜居、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生態經濟帶。
正確處理“座標點”與“座標系”的關係,以系統思維統籌做好相關戰略規劃的融合對接。戰略疊加並不意味著疊加效應必然產生,戰略座標點只有有機融入座標系之中,才能找準自身定位、發揮支點作用。
淮安將樹立系統思維,做好頂層設計、總體謀劃和系統安排,自覺主動地把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與其他相關國家戰略規劃有機融合,統一規劃、統一運作、統籌推進,促進疊加戰略規劃、政策工具之間的協調互動,集中釋放國家戰略“1+1>2”的組合疊加效應。
比如,淮河生態經濟帶、大運河文化帶、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戰略均提到淮安航空貨運樞紐建設,為此,既要找準各個戰略規劃對淮安戰略定位的相同點,集中精力予以突破;也要找出各個戰略對其不同角度的扶持政策,釋放紅利疊加效應。
正確處理“總盤子”和“牛鼻子”的關係,以交通互聯互通為重點推進區域融合發展。《規劃》對淮河生態經濟帶未來發展進行了總體謀劃、全面部署,然而打通交通壁壘、實現交通暢達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第一道難題”。
淮河上下游缺乏直達快速通道,蚌埠至淮安段至今沒有橫向鐵路,甚至沒有直達高速公路;目前淮河入海水道下游無法實現江海聯運,嚴重製約了流域間經濟、人文交流。
淮安作為《規劃》“核心”城市之一,交通短板也非常明顯,還沒有直達省會城市的軌道線路,與長三角城市群、環渤海城市群間時空距離較長。
為此,淮安應加快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不斷完善航空運輸體系、沿淮鐵路、高速公路、運輸管道網絡和現代信息網絡設施,主動融入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城際高速鐵路網絡;加快建設淮河出海二級航道和淮安內河港口二類口岸,高標準建設淮河水運中心,為整個淮河流域借港出海、擴大開放提供支撐。
正確處理“目標”與“路徑”的關係,以產業融合轉型為發力點加速“極核”隆起。建設淮河生態經濟帶“極核”“龍頭”城市是目標,產業是核心支撐。
如何在打造淮河綠色生態走廊的同時,形成產業走廊,助力淮河流域“窪地崛起”?
作為首倡首推城市,淮安將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抓手,立足淮安產業發展基礎,重點聚焦“三新一特”工業發展,著力培育10個核心主導產業集群、新興優勢產業集群;加快發展三大現代服務業特色產業,高標準建設淮河生態經濟帶航空貨運樞紐,持續打造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國家級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大力發展綠色食品、生態旅遊、健康養老、文化創意等特色關聯產業,開發一批具有淮安特色的淮河創意產品、形成一批淮河旅遊經典線路、建成一批淮河產業園區。
正確處理“主觀”與“客觀”的關係,以打造樣板為導向探索流域生態文明建設新模式。發展淮河生態經濟帶,淮河是紐帶,生態是前提。
如果說加快淮河發展是主觀意願,那麼遵從自然規律就是客觀現實。
上個世紀70年代後期到90年代早期,淮河流域水汙染事故頻發,水質持續惡化。
國家從1994年開始啟動淮河流域汙染綜合治理,經過十多年努力,淮河流域排汙總量有所削減,水質有了顯著改善,但由於汙染物的長期積累,水汙染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淮安將發揮區域中心城市引領作用,依託洪澤湖、白馬湖等重要湖泊水體,統籌江海河湖生態文明建設。
特別是牢牢把握“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基調,始終繃緊生態環保這根弦,把保護修復淮河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堅決守護好淮河這條生命河。
營造政策機制環境
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既是國家的大事要事,更是沿淮地區的重大政治責任。《規劃》經國務院批覆,已成為淮河生態經濟帶建設的“總設計圖”。
在實施的過程中,既需要圍繞《規劃》“按圖索驥”,把實施方案作為抓落實的“落腳點”;也需要爭取國家和省級層面進一步加強組織推進和統籌協調,在組織領導、協調推進、政策創新等方面給予更多指導、更大力度支持。
在機制層面,建立合作機制,搭建合作平臺。推進淮河生態經濟帶規劃建設,是一項跨地區、跨部門的系統工程,不僅需要有關省、市、縣區主動作為、積極爭取,更需要中央層面各相關部委機關鼎力相助、協調配合。
一方面,亟待國家層面明確《規劃》推進實施牽頭單位,建立部際聯席會議機制,協調解決《規劃》實施中遇到的各種難題;另一方面,亟待省級層面按照《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江蘇實施方案》,統籌江蘇各市共同推進《規劃》實施。
在政策層面,細化扶持政策,增強要素吸引力。《規劃》明確,國務院和地方政府將給予大量“真金白銀”的政策支持,規劃區域內的各個城市也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但與發達地區相比,淮河生態經濟帶沿線吸納集聚資源要素的引力不強,支撐高質量發展的資源要素不足,優質項目、高端人才和科技資源相對匱乏。
為此,亟待省級層面圍繞投資、財稅、金融、土地、環保、對外開放等領域,進一步細化實化相關支持政策。如在吸引人才方面,出臺優惠政策支持高端人才到淮河沿線地區發展,支持淮安籌建綜合性大學,為淮河地區加快發展培養和吸引更多人才;在綠色發展方面,加大對淮河沿線市、縣兩級財政轉移支付力度,進一步提高對沿淮地區的生態補償標準,幫助解決好生態投入和財政收入之間的問題。
在工作層面,編制合作要點,推動務實合作。對外加強與淮河流域兄弟城市對接合作,主動發出淮安聲音、提供淮安方案,對內編制合作要點、推動方案落實,這既是職責所在,也是提升影響力和號召力的需要。
在此過程中,需要省級層面成立協調會商機制,引導推動重點企業跨地區合作,共同做大做強,推動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等產業高效協同、有序競爭、融合發展;建立跨行政區域的生態補償機制和汙染處理協調機制,共同推進規劃確定的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大政策和重要改革任務。
摘編自《群眾》2019年第22期,原標題為《推動淮河生態經濟帶國家戰略落地落實》
作者:江山 程福康 華貴 白鳳賀(作者單位:中共淮安市委辦公室)
閱讀更多 群眾雜誌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