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重要的细石器文化遗址——赤峰市林西县锅撑子山遗址

锅撑子山细石器文化遗址位于赤峰市林西县城南6公里处嘎斯汰河南岸的锅撑子山。总面积为10平方公里,距今已有5000余年历史,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细石器文化遗址。 锅撑子山细石器文化遗址为“更新期蒙古式堆积层”(即黑沙土层)之上的文化遗物散布,黑沙土层厚度一般是60~120厘米,分东、西两部。

中国北方重要的细石器文化遗址——赤峰市林西县锅撑子山遗址

西部,主要分布在山西坡和山北坡的台地上,分布点有8处,大型石器有石磨盘、石耜等,中小型石器有双孔石刀、石斧、石环等。暴露在地表的陶片,早期多为手制羼(chàn)砂、灰陶,火候较低,纹饰有细绳纹、划纹、按纹,附加堆纹,以无纹素面者为多;晚期主要为辽代陶片,陶质匀净、轮制,火候较高,纹饰多为几何形印纹。

中国北方重要的细石器文化遗址——赤峰市林西县锅撑子山遗址

东部,以距嘎斯汰河南岸1公里处的“双泡子”为中心,西至锅撑子山南坡、东北坡,南至方家店村东山坡,东至渔场南坡一带,周围可达7~8平方公里,遗址内分布着大小黑沙土层台地20余处,细石器文化遗物散布于黑沙土层表面,陶片与西部基本相同,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之”字型印纹夹砂灰陶亦有发现,但为数很少,大型石器有石耜、石磨盘、石磨棒、石锤等,中小型石器有石斧、石刀、石环等,地表散布较多者为圆锥体石核,质料多为燧石,特别是“双泡子”北岸,地表常发现有石核、石镟、刮削器、尖状器、石叶等细石器遗物。

根据出土的石耜、石磨盘、石刀等农耕用具推知,当时已有谷物种植,原始农业已经出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