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美重回“相互羞辱軌道”?特朗普首提動武又施壓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在經歷了火炮與偵察機的幾輪試探之後,朝鮮和美國開始新一輪公開喊話。朝鮮副外相3日發表談話稱準備給美國送上“聖誕禮物”;正在倫敦出席北約峰會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就以“火箭人”和“動武”進行反擊;4日晚,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長又迅速反擊特朗普,“使用本國武力不僅僅是美國的特權”!“朝美似乎又回到了相互羞辱的軌道上”,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評論說。與此同時,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4日再度騎著白馬登上白頭山,引發外界強烈猜想。韓媒4日稱,考慮到朝美無核化談判的“年末期限”只剩下最後29天,“金委員長此行預示著朝鮮即將對美國釋放重大信息”。4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正在韓國訪問,韓國外交部長官康京和當天表示,朝鮮半島“在任何情況下都絕不會生戰”,她強調,韓國正在攜手美中日俄,努力推動朝鮮通過對話參與半島和平進程。

朝鮮迅速回應特朗普

當地時間3日,特朗普在倫敦接受記者有關朝美核談判的提問時表示,“現在我們擁有史上最強大的軍隊,我們也是當今世界最強大的國家,希望我們不必動用這支軍隊,但如果有必要的話,我們是會這樣做的。”

他同時表示:“我與金正恩的關係確實很好,我喜歡他,他喜歡我,但這並不意味著他會遵守我們簽署的協議……”他還解釋說,“金正恩喜歡發射火箭,所以我才叫他火箭人”。

4日,朝鮮方面罕見地迅速回應了特朗普這番表態。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長樸正天4日對朝中社發表談話稱,得知美國總統3日在北約峰會期間拋出對朝鮮不利的言論,這種氣焰和虛張聲勢的發言稍微不慎就可能嚴重刺激對方。他表示,需要明確的是,使用本國的武力並不僅僅是美國的特權。“如果美國採取針對朝鮮的軍事行動,朝鮮將用什麼樣的行動來予以回應,這是不言而喻的”。

3日早些時候,朝鮮外務省負責美國事務副相李泰成對朝中社發表談話稱,朝鮮向美國提出的年底期限一天天逼近,現在剩下的就是美國的選擇,拿出什麼來準備即將到來的“聖誕禮物”完全取決於美國的決斷。

金正恩曾在朝鮮2017年7月4日發射洲際級“火星—14”後,將其稱作“送給傲慢美國人的獨立日禮物”。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稱,特朗普和金正恩又回到了相互“羞辱”的軌道上。金正恩在迫使美國解除對朝制裁問題上是極其認真的,平壤的“聖誕禮物”可能是試射能夠打到美國城市的洲際彈道導彈。美國彭博新聞社4日稱,特朗普重新用綽號“火箭人”稱呼金正恩,而且威脅武力對付朝鮮。這是在朝鮮設定的“年末期限”前,兩國關係緊張驟然加劇的最新跡象。2017年朝鮮進行一系列核武測試時,特朗普給金正恩起了“火箭人”綽號,威脅完全摧毀朝鮮,而朝鮮隨後也將特朗普稱作“老糊塗”。

“特朗普首提對朝動武”,《韓民族新聞》4日稱,朝美去年6月和今年2月兩次舉行首腦會議,營造了和解氣氛,之後特朗普一向剋制對朝鮮使用攻擊性言語,持續稱“金委員長是我的朋友”並不斷講友好話。特朗普重新使用“火箭人”“動武”這種攻擊性言語是2017年以來第一次。“看來這是一種高度的心理戰”,韓國慶南大學教授具甲祐稱:“朝美均似乎在比賽誰呼籲‘到談判桌上來’的調門更高,要求對方作出讓步。”

“平壤可能在做重大決定”

據朝中社4日報道,當天,金正恩與軍隊指揮部成員縱馬灑下抗日遊擊隊熱血的白頭曠野,重溫寫下朝鮮革命第一頁的光輝歷史。韓聯社稱,這被視為朝鮮在“年末期限”將近之際警告美國,如不加急改弦更張,明年將走強硬軍事路線。朝中社還刊發金正恩夫婦一起過河和眾人圍著篝火暖手的照片。抗日時期,金日成與夫人和其他游擊隊員也曾圍著篝火取暖。韓聯社稱,金正恩或模仿祖父表達抗美決心。

“金正恩再到白頭山三池淵或做出重大決定”,韓國《中央日報》4日報道稱,金正恩年底又一次視察了白頭山三池淵,距離他10月16日視察白頭山僅僅過了47天。上次視察後,朝美無核化談判遲遲沒有進展,加上自己設定的“年末期限”即將到來,金正恩此次前往,可能是為了做出重大決定。因為從以往情況看,金正恩視察白頭山前後,朝鮮經常發生重大的政治、軍事事件。2017年11月29日,朝鮮試射新型洲際彈道導彈“火星—15”,同年12月9日,金正恩登頂白頭山,向國內外展示朝鮮成功開發洲際彈道導彈的成果,接著在2018年1月1日,他發表了朝韓和解的新年致辭。去年舉行第一次朝美首腦會談和第二次朝韓首腦會談前後,金正恩也曾前往三池淵。今年10月16日,金正恩登上白頭山,一個星期後,他下達了拆除金剛山韓方設施的命令。

朝中社4日還宣佈,應朝鮮革命發展和變遷的對內外形勢要求,朝鮮勞動黨中央決定於12月下旬召開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韓媒稱,金正恩將在七屆五中全會上提出加強國防力量、自力更生搞經濟建設的發展路線和政策方向。新加坡《海峽時報》4日稱,朝鮮此時召開全會實屬罕見。近幾個月來,金正恩一再警告,在對美關係上可能走向“新道路”。隨著特朗普準備連任競選,朝鮮設定的期限將特朗普最偉大的外交成就置於危險境地,朝鮮對美立場的轉變最早可能發生在新年致辭那天。

美軍一週8次偵察朝鮮

與此同時,美國也在強化軍事存在,對朝示強。據韓聯社報道,美軍4日向半島空域出動反潛巡邏機,蒐集潛射導彈情報防範朝鮮挑釁。另據韓國KBS電視臺4日報道,3日,美國接連出動3架特種偵察機開著定位系統對朝鮮展開監視活動。一天派出3架偵察機,這幾乎沒有先例。最近一週內,美軍已經進行了8次公開對朝偵察活動。不僅如此,美軍還故意暴露這些偵察機的行蹤。據韓國軍方高級官員透露,“美軍偵察機普通執行任務時,都會按照計劃關閉定位系統……打開定位系統,就是為了主動曝光行蹤”。這顯示美國此舉不僅是監視朝鮮的動向,也是藉機對朝鮮發出警告。

韓國國防部長官鄭景鬥4日主持召開2019年終全軍主要指揮官會議時稱,考慮到朝鮮近期的軍事動向,全軍要保持高度戒備狀態。

“朝美正處在重回2017年‘憤怒與火’局面的十字路口”,《韓國日報》4日稱,如今處於膠著狀態的朝美關係,迴歸到2017年嚴重對峙局面的可能性正越來越大。韓聯社4日發表題為“美朝互相威脅只會帶來極端對立”的社評,稱最近朝美輪番上陣互相威脅,雖然不少分析認為這是朝美為年底可能展開的核談判進行的心理戰,但特朗普關於可能對朝動武的言論令人關注,半島正出現極端對立和武力威脅的陰雲。希望朝美兩國能銘記歷史,言辭攻擊和互相威脅帶來的只能是極端對立,從根本上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朝美應該立即中斷這種危險的拉鋸戰”,《韓民族新聞》4日也發表社論稱,圍繞“年末期限”,朝美施壓正呈現螺旋上升態勢,雙方有必要立即停止這種危險的遊戲。

據路透社報道,應法國、英國和德國的要求,當地時間4日,聯合國安理會將舉行閉門會議,討論平壤最近發射導彈的問題。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派記者 馬菲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任重 王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