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京市高淳區遊子山森林公園簡介

江蘇南京市高淳區遊子山森林公園簡介

遊子山森林公園位於古都南京最南端的高淳縣,由遊子山、小遊山、三條壟、塘門山、南慄山、北慄山和花山、秀山、禪林山等組成,總面積3678.3公頃。園內各山體大致呈東北、西南向帶狀分佈,山頭眾多,山勢起伏,低丘逶迤,山水相間,千姿百態,群峰列錦,碧水流韻,形成優美的自然景觀。

該公園的重點森林風景資源主要有:

(1)獨特的花山天然次生林群落。園內花山景區地處遊子山與固城湖之間,臨湖懸崖峭壁,山間溝壑幽深,這裡曾是江蘇省高淳監獄及勞改農場的後山,極少有人涉足於此。這獨特的地理位置,屬典型的北亞熱帶與中亞熱帶過渡性地帶,使這片550公頃面積的山區植被,經過三、四百年演化,形成了完整的天然次生林群落,因此,生物多樣性豐富,含較多特有成分及過渡性成分。本區共有野生維管植物1543種(含種下等級),隸屬於175科。該群落的建群種有:木蘭科的白玉蘭、廣玉蘭、含笑等;殼鬥科的麻櫟、小葉櫟、栓皮櫟、青岡、苦櫧等;樟科的香樟、山胡椒、狹葉山胡椒、檫木等;山礬科的白檀等;冬青科的冬青等;榆科的青檀、櫸樹、朴樹、紫彈樹、糙葉樹、山油麻等。灌木層有杜鵑花科、米飯花、烏飯樹等;金縷梅科的檵木、蚊母樹等;山茶科的茶、油茶等。整個林分群落穩定,林分中二三百年的喬木屢見不鮮(喬木的平均樹高為26.5米,平均胸徑為26.7釐米,平均冠幅為19.3米,其中最大的喬木樹高為37.5米,胸徑為38.2釐米,冠幅為29.7米)。特別是在林中還有亞熱帶珍稀瀕危的杜蘅、爬藤榕、杜若等,由於這些植物對生境要求極其苛刻,足以表明花山生態環境極其優良,因此,這裡成了得天獨厚的天然次生林群落。加上高淳人民重視對自然生態的保護,使這些瀕危的植物得到了不斷繁衍。

(2)稀有的杜蘅—中華虎鳳蝶種群。在花山玉泉寺的西側及三條壟生長著20多公頃的杜蘅群落。杜蘅(Asarum forbesiiMaxim)是馬兜鈴科植物杜蘅的全草,是我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中華虎鳳蝶的寄主。2011年4月,南京林業大學昆蟲學專家在花山的杜蘅群落生境中實地發現了7—8只中華虎鳳蝶,並推算該種群可能是目前已發現的最大的虎鳳蝶群落,大約有400-500只,這在整個華東乃至全國是絕無僅有的。

此外,杜蘅還具有散風逐寒、消痰行水、活血平喘、定痛等藥效,並富含揮發油,氣味芬芳。杜蘅還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先秦時就已經是一種重要且常見的香草,常見於詩詞歌賦之中。屈原《離騷》有“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蘅與芳芷”;《九歌·山鬼》有“被石蘭兮帶杜蘅,折芳馨兮遺所思”;《九歌·湘夫人》有“芷葺兮荷屋,繚之兮杜蘅”、“搴汀洲兮杜若,將以遺褋兮遠者”。西漢司馬相如《上林賦》中也有:“其東則有蕙囿,衡蘭芷若”;“揭車衡蘭,槀本射干……應風披靡,吐芳揚烈,郁郁菲菲,眾香發越。”在文學作品中,杜蘅常用以比喻君子、賢人。南朝江淹的《去故鄉賦》:“江南之杜蘅兮色以陳,願使黃鵠兮報佳人。” 唐皮日休的《九諷·見逐》:“彼茨菉之叢穢兮,固不能讓乎杜蘅。”清周亮工《有介弱弟中殤賦此慰之》詩:“努力承先緒,芳洲失杜蘅。”

(3)優美的山水組合景觀。公園內的花山坐落在浩渺的固城湖畔,山水交相輝映。固城湖有水面3100公頃(相當於杭州西湖面積的7.8倍),屬於森林公園區劃範圍內1000.3公頃(相當於杭州西湖面積的2.5倍)。固城湖是高淳縣所擁有的天然湖泊,因其湖濱古“固城”而得名,俗稱“小南湖”。固城湖屬長江水系,是江蘇省飲用水水質最好的天然湖泊,水質穩定在國家Ⅱ類標準,湖水清澈。登花山遠眺,秀美的固城湖似一面明鏡,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泛舟湖上,仰望花山,突兀、蔥鬱的青山與一湖秀水相映,盡顯山水靈秀之美。

固城湖內具有豐富的自然餌料,魚、蝦、蟹等水產品名聞遐邇,湖內產出的固城湖螃蟹擁有全國第一個有機螃蟹、中國第一個水產類馳名商標和第一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等證書。

(4)豐厚的遊子山文化。遊子山原稱梁山、綿山,據當地碑文記載(該碑埋藏於遊子山頂電視臺樓房牆基下),孔子周遊列國時曾登上此山,產生了遊子思歸的念頭,後人將此山更名為遊子山。現在,遊子山腳下有3萬孔氏家族,是全國除山東曲阜之外最大的孔氏居住地。遊子山是高淳的父親山,固城湖是高淳的母親湖,所以遊子山森林公園是高淳的象徵。千百年來,高淳人 “見不到遊子山就會哭”,這種遊子文化的情結深深植根於高淳人的血液裡,遊子山更是高淳人心目中的聖山。在明萬曆年間的遊山廟碑記中就有記載:“意古者必有高蹈蜚渺之士,絃歌山間,恣情遊適,故好事者因以琴曲名山,未可知也!東有伍員乞食瀨淵,是潸遊者;北有羊左併食蒲塘,是義遊者;西有謝朓鑑池青山,是宦遊者;南有初平叱乎陵陽,是仙遊者。”這“四遊”文化是遊子山文化的精髓所在。潸遊,有伍子胥、崔致遠,留下胥河、“雙女墳”;義遊,有羊角哀、左伯桃、介子推,留下羊角哀、左伯桃的墓葬和介子推的寒食節傳說;宦遊,有孔子、乾隆皇帝,留下“夫子石”、“江南聖地”的美名;仙遊,有地藏王菩薩金喬覺、道家楊白安,留下真如禪寺遺蹟、“曬晦石”,每年的正月十五,高淳人都喜歡到遊子山旅遊,人們稱為“曬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