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县新陂乡庙背村黄氏宗祠小记

自古以来,华夏大地,但凡族人聚居,皆有宗祠。于都县新陂乡庙背村的黄氏宗祠,是庙背村的黄氏后裔子孙,为了祭祀第十八世祖(注:本文的黄氏世祖排序是参照2016年修订的《黄氏族谱》)思让公 和他的儿子允玉公,纪念他们父子在庙背村创业拓基的功绩而兴建的。

话说 黄氏一脉, 在元代年间,自第15世祖开始,就住在赣州府几公里开外的水西赤珠岭了。

黄氏第14世祖,名字叫永丰,字传泰,娴熟军事谋略。在元代时,因战功卓著,永丰公被授予游击(参将)衔。永丰的第三个儿子名叫 著福(第15世祖),字德全,他督军平赣,被授予都团衔。后来,就择地居住在赣州府水西的赤珠岭了。

著福的长子名字叫忠尽(第16世祖),字统臣,中秀才,补廪出贡。著福生有一子,名叫良明。良明(第17世祖),字尧亭,其夫人为欧阳氏,生有三个儿子:思让、思敬、思祖。长子即名叫思让(第18世祖),其夫人是赣州府文潭坝的李氏,生有一子,名字叫 允玉。

明永乐年间,战乱频仍,思让公与兄弟共商迁徙之事。缘于他偏爱居住到环境幽静、气候适宜的南方,后来,就搬离赣州府水西赤珠岭,迁移到了赣州府以南一百八十里,于都县域 马岭保 水浒村的白沙坑 定居下来。

只是马岭保白沙坑这地方环境虽好, 毕竟太过于偏僻,交通闭塞,不是人丁兴旺之地。思让公的儿子允玉(第19世祖),夫人韩氏、刘氏。带着家族振兴、子孙繁衍的重任,允玉公遂考虑重新择地迁居,先曾移居到于都县畚岭村的黄屋潭,明景泰年间,又迁居到于都新陂乡坝头村,其后再迁至新陂乡双江口中游的周边两岸,即今天的庙背村,看中这片有山有水,位于新陂、罗江和西郊三乡交界、离县府路途不远、尚待开垦的处女地,便决定在这里开基创业。

这一年是明景泰二年(即公元1451年)。从此,第19世祖允玉公带领儿孙,就以此为祖地,披荊斩棘,开荒造田,修路开渠,布局建屋,挖塘种树,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世代安居乐业。

允玉公后裔自此开始家业丰裕,家族人丁逐渐繁荣。传至第21世祖,名字叫昊,字添然。昊公育有四子:均锡、均赐、三寿、难公。俱吴氏所生。三寿就是相传三岁得道于祁山,尊为庙背村神的三太公。而真正完成人口传承重任的,是昊公的第二个儿子均赐。

均赐,字受夫。夫人丁氏,生有五子:长子叫廷宰,字门石;次子廷宪,字两江;三子廷宦,字怀受;四子廷宣,字念夫;五子廷宠,字仰然。

自思让公到受夫公这五代,是一线单传。而从受夫公生下五个儿子以后,庙背村黄氏在第23代 廷字辈开始,就分成五个公房了。从此以后,这五个公房的人丁都得以兴旺繁衍。廷字辈五子的降生,是庙背村人口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大事件。五子出生的年代,大致是在公元1545年~1555年之间。

传至清代乾隆年间,允玉公后裔人丁日盛,且有搬离庙背村,散居各地者,不一而足。于是身居各地的允玉公一脉子孙,在各地祭祀他们的祖先。追本溯源,他们都尊称允玉公的父亲思让公为庙背村黄氏一脉后裔的基祖,为了纪念思让公父子的丰功伟绩,遂一致议定要建一座思让公祠堂,以慰我祖宗在天之灵,以伸我子孙致祭之诚。在堂供奉思让公之神主,思让公以下神主亦一并供奉。

公祠就建在庙背村,选址在村子的中央位置。工程始于乾隆辛未年(公元1751年)秋月,至壬申年(公元1752年)冬月落成。建祠总主事的两位祖公名字叫奕芳和位西,此为一大功绩矣。公祠落成六十年后,时大清嘉庆十七年,黄氏第三十一世嗣孙吉佩公第一次为公祠撰写了《思让公祠记》,上面记载:公祠“高二丈九尺,广四丈,深七丈,左右各一室,左以藏祭器,右为主祭者先日入寝,肃齐戒也,祠前一空坪”。“堂匾曰:文行堂,意者行为文之本,文为行之末,所以示后人以无本不立,无文不行之意欤”。祠堂建筑非雕梁画栋,无龙鱼花鸟之文,然具有宽广之空间、恢宏之气度。

于都县新陂乡庙背村黄氏宗祠小记

一九九三年黄氏第三十五代嗣孙黄济平写的《思让公传》里,也对公祠作了描述,特别提到了祠堂后面那棵桦桷树。“祠后一古榕树伴生兆果(银杏)树,树周长丈余,高有数丈,皆丽附于祠”。

近年,在《方志于都》上黄氏第三十七代嗣孙黄道真撰写的《于都县新陂乡庙背古村》中就有更为详细的描述了。公祠“是庙背村黄氏子孙祭祀祖先的场所,占地面积几千平方米,气势恢宏,古色古香,由青砖、木头、灰瓦、石柱建成,侧墙建成徽派风格的马头墙,高低错落,颇具特色。大门和两条侧门由高约4米的方石围成。正面的三条大门,门前前檐长约20米,宽约3米,中间没有砌砖墙,仅以二根高约5米、宽约80厘米的八角形红石柱支承着前檐的斗拱,在祠堂前檐的门楣下,挂着钦点翰林学士的榜名。进了大门,就来到了前厅,前厅长约20米、宽约5米,前厅过后就是后厅,后厅长约20米、宽约10米,两厅中间也没有砌墙,都是由两根高约5米、宽约80厘米的八角形红石柱支承着斗拱,斗拱由粗大的木头加工而成。前厅和后厅中间留有天井,后厅门楣上方悬挂着“文行堂”三个正楷大字”,后厅摆放着用木板做成的一排排神龛,列着各代列祖列宗的牌位,供黄姓子孙祭祀”。

曾听父亲说,公祠发生过一次火灾,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进行了一次祠堂大修,却不见有资料记载,不能详叙。

祠堂门口,一条大路穿过门口空坪的前面,大路前面有一口方正的池塘,池水清澈。池塘外面,是大片阡陌农田,星罗棋布。冬去春来,景色更替,气象万千。三樘大门面向南方,广纳祁山之瑞气。往南眺望,远处的祁禄山脉,峰峦叠嶂,群山起伏,瑞气集聚,白云撩绕。小溪江和禾丰江两条溪流,犹如两条白练小龙,蜿延曲折,兜兜转转,从祁禄山和盘古山两座神山脚下,一路奔来。

两条溪流到达新陂乡中塅村的东、西两侧,在一个叫迴垅湾的地方,汇合到一起,形成一段较为平坦的河床。双江的汇合点,就在公祠前方的两三百米处。

于都县新陂乡庙背村黄氏宗祠小记

(图片;双江汇合处)


从双江口出来,过几百米,就流到了庙角潭。在庙角潭岩石的上面,是一座不算太高的圆形石山,山上有一座古庙,乃三太公庙,庙里供奉的是庙背的村神三太公(前面提到的三寿)。从祁禄山和盘古山奔袭而来的两条小白龙,最后在这庙角潭里驻足。庙背村的灵气,实得益于此也。

于都县新陂乡庙背村黄氏宗祠小记

水流从庙角潭出来后,像一条玉带,从村子的中央飘过下塅的农田旁边,到达村子的下方,一座叫狮形岽的山脚下。河水在这里突遇阻碍,形成一个深潭水湾,叫狮石潭。一头威武的雄狮,就像一位勇猛的古代守关大将,把守在敌方进攻的路上,硬是要让这江水非改道不可。也许是这头雄狮的杀气太重,在某个雷闪电鸣、风雨交加的日子,雷神爷痛下杀手,活生生地从石狮的下巴处,劈去了又宽又深的好一大块。从此,这头被毁容的石狮,常年累月乖乖地蹲守在那里,更像是一位忠诚的卫士,日夜守护着河流上方的这个村庄,护佑庙背村民岁岁平安。兴许是去除寂寞的缘故,在狮子的右侧身旁,一座圆形的小土山,又像是一个绣球,在这深潭里舞动。

于都县新陂乡庙背村黄氏宗祠小记

在狮形岽的拦守下,河流被迫改为折向西行,流经上溪排,在白田村注入贡江,到达赣州八境台后,汇入到赣江大河。庙背村的韶华和岁月,也伴随着这条双江河,溶入到了外面的大千世界。

如今,思让公祠早已称作黄氏宗祠,或叫黄氏祠堂,宗祠已列为于都县不可移动的历史文物。

前有吉佩公和济平叔为公祠作记,又有道真的大作《于都县新陂乡庙背古村》,拙作是为小记。

公元二0一九年十二月

庙背村黄氏第三十六代嗣孙绍明敬撰

◆备注:本文配图与文章内容无关,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