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古城裡,處處都有福州的影子

作為名副其實的“STUDY EVERYDAY UNIVERSITY”,東大學習氛圍濃厚,在學校待得久了,偶爾也想著要出去小憩一番,來看看南京這座美麗古都,究竟是什麼樣的一個存在。



於是一個尋常週末,我坐地鐵來到了三山街站,沿著這條古老的街道徐步而行。十里長街市井連,整條街道顯得古樸而祥和。當時雖然正值深秋,梧桐樹葉紛紛落下,旁邊稀疏的的樹影下人們正坐在小凳子上談天說地。這樣的情景,似乎在哪裡也曾經見過……


對了,這條街的名字是三山街......


南京的古城裡,處處都有福州的影子


“福州的別名除了榕城就是三山了呢。”我突然升起這樣的想法。福州的三山、兩塔、一水於千百年來,一直都是福州的一張亮麗名片


屏山底蘊深厚,兩千年來一直都是閩越地區的首府之地;烏山清峻秀美,無數文人騷客於此留下了不朽詩篇;于山莊嚴肅穆,山上毛主席的雕像與五一廣場上飄揚的國旗彰顯著新時代的來臨。在三座山的兩側,白塔和烏塔相對而望,遙相輝映;一條閩江穿城而過,福州於此繁榮延續千載。就連福州地鐵的標誌中,你或許都能找到“三山一水”的影子。


南京的古城裡,處處都有福州的影子

烏塔

南京的古城裡,處處都有福州的影子

白塔


待我收回思緒,傍晚的點點夕陽融入每一座古建築的簷角上,放慢了時間,潤澤了賞心亭旁的橋邊花。而我回頭一看,卻發現了一條人跡罕至的巷弄。


南京的古城裡,處處都有福州的影子


而我也只是偶然漫遊在三山街旁大板巷中時,忽然我有了些些熟悉之感。


南京的古城裡,處處都有福州的影子

南京大板巷

南京的古城裡,處處都有福州的影子

福州上下杭


這裡,不像是上下杭嗎?


福州的上下杭的小巷中,似乎也有著同樣的一些東西——大大小小牌匾,通向幽處的石徑,蒸蒸日上的商鋪。可能唯一不同的便是福州坊邊的榕樹和南京巷尾的梧桐了吧。不仔細看,你真的很難分辨出這兩個地方的區別。


南京的古城裡,處處都有福州的影子


上下杭是福州早期的航運碼頭。由於水運的便利,許許多多的商船停靠這裡,使這裡也漸漸變成了繁榮的商業中心。


在一篇文章中曾這樣描述上下杭:“

舊時雙杭,十里洋場,商幫聚集,高檔酒樓林立。時光變遷,繁華散盡。採峰別墅、永德會館、張真君主殿……它們猶如散落的珍珠,分佈在上下杭的街道上。它們見證了這裡曾經的繁華,是上下杭凝固的歷史。上下杭不僅是異鄉遊子惦念的故鄉,更是老福州文化的一副畫卷。” 我想這就是每一個老福州人對它最深的回憶吧。


南京的古城裡,處處都有福州的影子

南京的古城裡,處處都有福州的影子

南京的古城裡,處處都有福州的影子


不知不覺,隨著記憶與現實的交叉,我走到了南京的新街口。我視野有些模糊,周圍的新百和德基廣場漸漸地脫離了原來的面貌。福州的東街口上的東百和大洋百貨,似乎與這裡不謀而合。


南京的古城裡,處處都有福州的影子


南京的古城裡,處處都有福州的影子

福州三坊七巷

南京的古城裡,處處都有福州的影子

南京夫子廟


人煙繡錯,舟楫雲排,兩岸酒市歌樓,簫管從柳陰榕葉中出。曾經的東街口,是福州商賈雲集的繁華市井,也是官府衙門所在的行政重地。而旁邊的安泰河畔,榕蔭匝地、舟楫樓連、酒市笙歌,頗有南京秦淮河的風光。


而過了曾鞏所言的“斜橋”,不遠便是三坊七巷。三坊七巷旁的達明美食街,和三坊七巷裡“永和魚丸”、“同利肉燕”的百年老店,如今依舊生意興隆。兒時品嚐過的福州味道,彌散於南后街一隅,是福州人永遠忘不掉的家鄉記憶。


南京的古城裡,處處都有福州的影子

福州達明美食街

南京的古城裡,處處都有福州的影子

南京秦淮小吃城


走過了新街口,過了江蘇廣播電視中心,左邊一座宏大的樓宇建築吸引了我的眼球。在樓下方的牌匾上,赫然寫著“鼓樓公園”四個大字。南京的鼓樓以紀念康熙的公正廉潔,體恤民生為意,一經保存,源遠流長;

而我想起福州鼓樓,早於 1952 年因城建需要而被拆除,不由唏噓嘆惋不已。福州的一個記憶,在南京看到了朦朧的影子。


南京的古城裡,處處都有福州的影子

南京的古城裡,處處都有福州的影子

南京鼓樓花園 福州鎮海樓


不過,福州還有一座樓,幾經變故,六百年間十三次建十三次毀,卻屢毀屢建,不絕於世。這座樓便是鎮海樓它屹立於屏山之巔,俯瞰著鼓樓數千年的滄桑變幻。


每當颱風肆虐前,鎮海樓屹立在屏山之上,為福州人民祈福。儘管每次大風後它往往又被吹落幾層浮瓦,但它卻堅定地接受每一次風暴的洗禮。它承載著福州文化走過了六百年的風雨兼程,是福州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精神的體現,也是我們離開故土的福州人的信仰所在。


南京的古城裡,處處都有福州的影子


“那知榕海三春景,賽得錢江八月奇。”鎮海樓也作為西湖八景之一的“樣樓觀海”,同時見證著福州西湖的歷史更迭。


南京的古城裡,處處都有福州的影子


那座被辛棄疾稱作“小西湖”的福州西湖,從晉朝開湖算起,便一直依偎在金牛山的懷抱中。想起西湖旁的桃花盛開,那是我小時候春天常常看到的景象,而如今已不在福州,我不禁有些許悵惘。而如今,我看著南京的莫愁湖,心中或許能找到幾絲飄散的記憶。


南京的古城裡,處處都有福州的影子

南京的古城裡,處處都有福州的影子

南京的古城裡,處處都有福州的影子


結束了一天的行程,回到東大宿舍,千帳燈下思舊歸,我不禁懷念起我的家鄉。


福州是我的故鄉,是生我養我的地方

我曾看見閩劇腔調的風格高雅道白清晰

也曾看見尚幹拌麵扁肉出鍋時的熱氣四溢

也曾看見省府路邊羊蹄甲落花滿地

也曾看見春節時的爺爺奶奶的祭灶典禮


南京的古城裡,處處都有福州的影子

南京的古城裡,處處都有福州的影子


我邂逅過壽山石雕的震撼壯美

也邂逅過元宵燈會的人山人海

也邂逅過福州地鐵於地下幸福穿梭

也邂逅過依姆依伯在大榕樹下敘的家常


南京的古城裡,處處都有福州的影子

南京的古城裡,處處都有福州的影子


我記得三坊七巷裡舉著油紙傘的姑娘

我也記得家門口賣海蠣燒餅的阿姨

我也記得第一屆青運會的吉祥物榕榕

我也記得花海公園的波斯菊正在綻放


南京的古城裡,處處都有福州的影子


而我如今一路徵來滿客袍

風塵僕僕的我們來到東南大學求學

家鄉仍在那裡

我們已不在那裡

如今留給福州人的

只有懷念和零碎的記憶


可是,南京中似乎也有福州的影子,就如下面兩首名家的節選,描述的是何等的相似。


南京的古城裡,處處都有福州的影子


再比如南京的秦淮河與福州的安泰河,南京的鼓樓與福州的鎮海樓,南京的新街口與福州的東街口,南京的夫子廟和福州的三坊七巷,南京的莫愁湖與福州的西湖,南京的雨花石和福州的壽山石,南京的江寧空港新城與福州的長樂濱海新城......甚至連福州地鐵二號線都由南京地鐵參與運營。南京與福州有的種種巧合,究竟是為什麼?


思來想去,我更偏信的答案是,這可能只是我個人的幾許夢囈,又或許是我一人在牽強附會。但是這至少照應了這兩座城市之間心照不宣的聯繫,也讓離開福州的遊子在南京找到了自己家鄉的那一份“歸屬感”,也是所有在南京的福州人的一種情感共鳴。


福州的記憶遠不止這些,你可以駐足聆聽這首《福山福地,最美福州》,或許你還能聽見福州晚上的一酹江月。


有福之地,福州有之;

願我故里,幸福常伴。
文章來源:東南大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