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幹警喬裝“乘客” 智慧“巧拘”失信人

潘集法院的“江淮風暴”冬季行動如期舉行。

12月6日凌晨六時,潘集區法院執行幹警早早的來到達廣場小區被執行人平某義家樓下。由於門禁的限制,執行幹警無法進入被執行人家中。根據“線人”提供的信息,最終確認平某義現是一名出租車司機,執行幹警決定“智取”。

兩名穿便服的執行幹警與其中一“線人”喬裝成租車的乘客,給平某義打了一個電話:“哎,師傅,你今天可出車啦?我這邊有四個人想包你的車去合肥火車站,我們現在就在廣場小區南門等你。”“好的,我可以送你們過去,我現在西湖春天這邊,到了地方給你打電話。” 平某義說。

實際上現在路邊停放的申請人車中已經潛伏了兩名法警,剩下的執行幹警兵分兩路在小區南門口和路口等候,只等平某義“自投羅網”。

過了約10分鐘,平某義駕駛出租車來了。在另一名“線人”的確認下,我們的“便衣幹警”藉故還有一個人未到,讓平某義停車等候。此時已撥通潛伏在小區南門口的執法幹警電話,“我們這邊師傅已經到了,你快點過來,別讓司機等太久。”隨即三路幹警聯合出動,向已經下車的平某義表明身份並說明情況後,將其拘傳。

我們的執行幹警也向圍觀群眾說明了情況。大家瞭解情況後,紛紛為法院的行為點贊,“欠錢不還的人就該受到法律的制裁,早該抓了。”

原來,平某義與淮南淮河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發生了金融借款合同糾紛,經審理判決後,平某義一直未履行生效的法律文書所確定的還款義務,隨後,淮河農商行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平某義被拘傳到法院後,迫於法律的威懾,主動與申請執行人達成和解協議,平某義願意每月還款2400元,直至履行完畢,申請人表示同意。

在整個執行活動過程中,潘集區法院的執行幹警們針對不同失信被執行人各自的特點,不斷轉變工作思路,變換工作方式方法,採取不同渠道摸清失信被執行人的生活規律,排查失信被執行人的社會關係,為切實解決執行難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潘集法院 汪其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