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中國商家後的外國人會產生變化?德國人的內心想法

刻板印象永遠是阻礙外國人瞭解中國的攔路虎,在德國人視角里的中國形象則是:

狹窄破舊的街道,滾滾的自行車洪流,城市裡簡衣樸裝的民眾,鄉村裡光膀赤腳的農民,整個城市工業發展緩慢,貧窮又落後……導致很多德國人提起中國都是擺擺頭,對中國商品更是保留敵意,認為質量不好。然後隨著互聯網時代的高速發展,以及大批量留學生的滲入,德國人的想法開始產生改變,中國——已經成為他們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接觸中國商家後的外國人會產生變化?德國人的內心想法

不久前在Quora(外國版知乎)上爆火的一篇文章是:你對中國和中國的印象是怎麼樣的


擁有最高贊回答的作者Mike Farkas是這樣回答的:


"我覺得中國是一個被誤解深遠的國家,因為我們從德國的大眾媒體和宣傳哪裡獲得的對中國的描述是非常不清晰的。我對中國的印象是,它是一個新興崛起的國家。擁有美麗而神秘的文化,給人印象至深的美食,華為等電子產品、中國製造的、鞋子手袋......至於對中國人的印象麼,我最想起的是,李小龍Bruce Lee。除了這些,中國人擁有強烈的Work ethic,Made in China的東西質量很有保障。


我認為中國是世界上古老的團體之一,當然我還能想到它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給國家,

但同時我也意識到中國有強大的工業和全球最大的商品產出量。"

接觸中國商家後的外國人會產生變化?德國人的內心想法

Mike Farkas是土生土長的德國人,從未來到過中國,但是他已經通過互聯網和購買的中國商品以及接觸到的中國人,都促使他對中國產生變化,甚至言語之外流露著讚賞之情。


緊接著一個在慕尼黑留學的中國友人介紹,"自從德國人學會使用中國一些網站後就像開闢了新大陸,尤其學會APP下載電影書籍,和使用中國"超級A全球郵"的仿製網站,這讓他們花著少量的錢享受到最物質的享受,不少德國人更是在Quora、INS上表示,中國產品是他們的省錢利器。"

接觸中國商家後的外國人會產生變化?德國人的內心想法

手袋、鞋子、衣服這些物資商品是扭轉德國人對中國刻板印象的關鍵。物質橫生的時代,商品——可以說是一個國家的名片。提起日本,我們可以想到索尼、佳能、松下,提起德國,我們可以想到保時捷、徠卡、西門子等,而中國則是淘寶、華為、中國"超級A全球全球郵"、莆田鞋系列。


雖然說,仿製品並不是一件具有光彩和說服力的東西,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大多數外國對待中國仿製瞭解頗深。德國人是務實消費的代表,從其國家的重工業發展我們就不難看出,這個民族缺乏法國、意大利的浪漫,他們追求的是性價比、高質量,華麗花哨的消費在這裡並行不通。

接觸中國商家後的外國人會產生變化?德國人的內心想法

所以當超級A的產品上架谷歌、百度引擎的時候,德國人正大光明使用上了仿製品,一隻只低廉的Hermes、Chanel、Dior、Gucci、賽琳、普拉達的手袋飄洋過海從中國整裝出發來到漢諾威、巴登巴登、波茨坦、弗萊堡、威爾堡市等城市,從而遍佈德國的各個地域。


除了這些,吸引德國人的還有一些工藝品,一位在海德堡大學留的小哥說:"這些小玩意真是太精緻,他們是怎麼做出來的?售價還那麼便宜?"他還表示,每次都會通過淘寶下單不少零零散散的小物件送給朋友。這樣物美價廉的商品的背後,正說明著中國製造業的強大。

接觸中國商家後的外國人會產生變化?德國人的內心想法

中國這個"製作帝國"生產的商品種類齊全,數量龐大。如今最大的國際商貿城就在中國,最少包含四十幾萬種商品。根據計算:在每個商位前逗留3分鐘,按每天8小時計算,需要一年半才能逛完所有。


一位就職於博世(bosch)公司的高管人士直接表示,被中國商品"顛覆"了想象,"瞭解中國後發現根本不是我想象的那樣的,一直以來他認為中國產品等於質量次,但是事實上根本不是,很多產品的質量都令他刮目相看,華為這個企業就是其中典範。"從中國商品再到中國人,這份包羅萬象和強大的發展潛力是不可預測的,而這也是德國人對中國正面評價的根本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