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贫困村如何实现华丽转身?破解抚松县东胜村的“幸福密码”

抚松县露水河镇东胜村,通往国家5A级风景区长白山沿线上的一个普通村庄。过去,这里是一个省级贫困村,到长白山景区游玩的游客,几乎没有留意到她的存在。而今,自驾到这里休闲度假、花海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这样的变化得益于抚松县委及露水河镇党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东胜村党支部瞅准全县“二五十百千、同创美丽乡村”建设契机,大力实施党建助力脱贫攻坚工程,引资建设百亩花海观光园,形成集山、水、林、花、果于一体的休闲度假观光体系,实现传统农耕的华丽变身。

省级贫困村如何实现华丽转身?破解抚松县东胜村的“幸福密码”

百合花海

省级贫困村如何实现华丽转身?破解抚松县东胜村的“幸福密码”

百合花海

以前的东胜村没有“花海、果园”的壮丽景观,村民的收入主要以大豆、玉米为主,兼一些零星养殖,收入并不高。加之东胜村绝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大片土地抛荒,是名符其实的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的“三留守”村。露水河镇党委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积极探索发展,短短几年时间,东胜村如凤凰涅槃,从一个不知名的贫困小山村,一跃而成活力十足、魅力四射、人民幸福的果蔬种植专业村,生态旅游观光景点,这其中潜藏着多少奥秘呢?

省级贫困村如何实现华丽转身?破解抚松县东胜村的“幸福密码”

党员志愿服务

密码一:实施“党建+基建”理念,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从前的东胜村又叫“靴子村”,每逢下雨到处都是泥泞不堪的水坑,水沟。路不好,好东西进不来,农产品出不去。为改变这一面貌。2016年以来,在露水河镇党委、政府的协调下,争取各方资金370万元,实施道路硬化2.6公里,修建边沟2500延长米,安装路灯85盏,铁围栏4500延米,设置垃圾箱30个,极大的改善了村容村貌。2017年投资80万元建设居民饮用水源一处,解决了生活饮用水安全问题,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指数。

省级贫困村如何实现华丽转身?破解抚松县东胜村的“幸福密码”

东胜村基础建设

密码二:实施“党建+乡村旅游融合”理念,引领美丽乡村华丽蝶变。东胜村背山临水,全村家家种草莓现有连片聚合发展草莓园10余亩,是长白山下远近闻名的草莓村,有138户553人,距露水河镇政府6公里,是长白山北坡旅游必经地。依托二五十百千工程,东胜村积极发展观光采摘、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建设,已成为长白山下美丽乡村休闲观光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省级贫困村如何实现华丽转身?破解抚松县东胜村的“幸福密码”

六清一改党员带头

东胜村2018年以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带动村民参与到乡村休闲农业建设,积极引资兴建40亩百合花海旅游观光项目,在旅游旺季日观光人数达1000人以上。2019年百合花海已经发展扩大至百亩规模,并于2019年8月14日举办了第一届露水河镇“浓情七夕•浪漫百合”乡村文化旅游节,在这里游客赏花海、购特产、采果蔬,形成休闲旅游消费模式。扩大了东胜村乡村旅游观光的知名度。

为更好地支持东胜村发展旅游业,露水河镇党委、政府投资131.42万元用于东胜村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为东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实现乡村振兴打开了新的篇章。到2018年东胜村村民年人均纯收入已达到14392.88元。

省级贫困村如何实现华丽转身?破解抚松县东胜村的“幸福密码”

蛋鸡养殖基地

密码三:实施“党建+村班子”理念,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2016年的东胜村是露水河镇的软弱涣散村、贫困村。露水河镇党委为改变东胜村软弱涣散、凝聚力不强的局面。积极选派群众基础好、办事能力强的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让“好钢用在刀刃上”,不断激发村班子干事的活力,改变东胜村“三委班子”的工作热情。提高村级班子为民服务的能力。

抚松县委下派的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大学生挂职村主任助理等扶贫干部常年驻村工作,学民情、体民意、解民忧。让贫困户看到希望,引领他们走向小康。

省级贫困村如何实现华丽转身?破解抚松县东胜村的“幸福密码”

入户反哺

密码四:实施“党建+集体经济”理念,壮大集体经济。东胜村通过大胆有益的探索,走“靠山吃山”生态发展模式。以政策扶持,形成了蛋鸡养殖、资源开发、土地入股、村企共建、专业合作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途径。

2016年,东胜村争取资金90万元建成全省先进的自动化蛋鸡养殖基地,2018年该项目项目已收入57.7万元,净盈利7.48万元。2018年,东胜村争取资金45万元建设冷库项目,该项目每年净盈利两万元。集体经济的发展让贫困户有了产业保障,截止到2018年,东胜村已为贫困户反哺3.7万元。

省级贫困村如何实现华丽转身?破解抚松县东胜村的“幸福密码”

东胜村仓储物流中心

密码五:实施“党建+服务”理念,健全服务体系。实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构建起科学合理、高效便民的服务体系,让农民“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也是至关重要。镇、村两级党组织书记遍访贫困户,解决贫困户生产、生活问题十余件。东胜村“两委”班子结合党员、村民的需求,形成党员政治生日制度、民事代办制、志愿服务制、结对联系制,普通党员通过主题党日活动、建立党员责任区、示范区,实施干部代理代办制等形式,把服务送到群众当中。

积极发展“互联网+服务”建设东胜村农特产品仓储物流电商服务中心,每年为村民网上代购、生活缴费、邮件收发约二百余件次。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提高了便民服务质量。

省级贫困村如何实现华丽转身?破解抚松县东胜村的“幸福密码”

露水河镇浓情七夕•浪漫百合”乡村文化旅游节

密码六:实施“党建+精神文明”理念,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培养。东胜村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作用,探索农村共产党员示范户、党员志愿服务机制,点对点联系群众制度。让其在乡风文明行动中亮身份、敢担当,切实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在“干净人家、美丽庭院”、“六清一改”专项活动中党员勇做先锋,当表率。

普通党员中的致富能手与贫困户结对联系,引导果蔬种植户走专业化、科学化发展道路,点对点地提供信息、技术、物资、销售,同时宣传党的好政策,帮助村民建设钢架大棚17个,共占地13.24亩。得到村民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东胜村通过积极探索脱贫路径,实施“党建+”理念,倡导党组织的力量积极下沉、靠前指挥,把党支部建立在专业合作社里、农业产业上、扶贫项目中以及果蔬大棚内,充分发挥好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帮带作用,做到在政策上倾斜,在精力上倾向,在帮扶上倾情,绘写了致富新文章。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