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濤大預言:2018-2019年是康波週期萬劫不復之年,結果呢?

原中信建投首席經濟學家周金濤曾經做過一個預言:2018-2019年是康波週期萬劫不復之年。2019也行將過去,未來又將如何?



如今,全球衰退的預期越來越強烈,主要經濟體紛紛降息以應對增速下滑,長短期美債和部分歐洲國家國債收益率均紛紛出現十幾年以來倒掛...一切似乎變得越來越迷茫。


困獸之鬥

2019年主要發達經濟體的股市、債市等金融市場波動加劇,美股暴漲暴跌不斷,一些新興市場國家的股市和匯市也接連“淪陷”。


周金濤大預言:2018-2019年是康波週期萬劫不復之年,結果呢?

美國,在特朗普的減稅和經濟刺激政策紅利消散後,最近一年來經濟增長一直處於放緩狀態。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至今,美國製造業和就業數據都不容樂觀,特朗普給自己定的目標是3%經濟增長率,但第三季度美國GDP增速仍以1.9%收場。


歐洲,核心國德國和法國經濟持續低迷。2018年,德國GDP約為2.966萬億美元,2019年前三季度約為2.865萬億美元,同比減少了約1000億美元。也就是說,按照這個趨勢,2019年全年德國GDP可能又重新下降到不足3.9萬億美元,這個數字不到一個半長三角地區的經濟總量。


有人說,歐洲央行通過降息,量化寬鬆不就可以重振旗鼓嗎?但事實證明,低利率甚至負利率戰線拉長了,刺激經濟效果就會被無限制的分攤掉,日本就是典型的例子。


展望未來,不管是增速下滑還是央行集體放寬貨幣政策,這一切都宣告了一件事實:

全球經濟衰退,賺錢的資產將越來越稀缺。


2019年,你錯過了機會還是風險?

股市方面,A股全年基本上是“冰與火之歌”。一邊是千元股重現江湖,以貴州茅臺為首的“白馬”股高歌猛進。據Wind數據統計,今年上半年,食品飲料板塊漲幅高達60.90%,個股平均漲幅高達41.94%,總市值增加1.36萬億元。


一邊是以海潤、華澤退、眾和退為代表的“仙股”成批出現,投資者損失慘重。當然,股市的喧囂中也一定少不了紅遍半邊天的醫藥、豬肉股。比如今年三四季度不少收益率翻番的基金中,不乏廣發、博時、中歐等多隻醫療主題基金。


目前大盤指數始終在3000點下方震盪,眾多不確定因素仍在,但歷史數據告訴我們,短週期的經濟下行一般都會持續2年左右,也就是說,

這輪從2018年三四季度開始的經濟下行週期很有可能會在明年四季度企穩。而經濟一旦企穩,則會大大改善上市公司盈利,A股也將重振旗鼓。


樓市方面,今年4月發改委印發了《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不少都市圈城市戶籍均開始放鬆,如果說前幾年樓市是棚改和土地財政的主戰場,那麼2019年的樓市則是新型城鎮化的舞臺。


公開資料顯示,文件除提及的京津冀、 長三角及粵港澳灣區外,還提出要“有序推動成渝、哈長、長江中游、北部灣、中原、 關中平原、蘭州-西寧、呼包鄂榆等城市群發展規劃”,後城鎮化將是年末及未來樓市的主推力。



周金濤大預言:2018-2019年是康波週期萬劫不復之年,結果呢?


前不久公佈的10月份大中城市樓市數據顯示,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以及二手房價格降價城市數量再次攀升,分別達到17個、35個,均創下年內新高。在開發貸增速回落、房企融資收緊的大背景下,房企大多隻能“以價換量”,量升價穩將是年末及未來樓市的主基調。


外匯方面,今年人民幣匯率其實受2018年因素影響較多些,雖然有所貶值,但至少幅度沒有去年那麼多,總體來說2019年可以說是貶值因素和升值因素激烈博弈的一年:貶值因素,經濟增速可能還將繼續放緩,供給端、需求端和外貿走弱,基本面支撐逐漸動搖,貨幣政策繼續放鬆,資金外流壓力加大。升值因素,美國經濟增速放緩和美聯儲加息縮表步伐放慢等,中美利差有縮小的趨勢。未來,人民幣匯率依然會以震盪為主,但目前總體上是穩定的。


債市方面,近期MLF利率和逆回購利率接連下調使得債市應聲大漲,但反觀今年全年,全面寬鬆還未開始,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仍在加大,穩增長重要性上升,債市真正的上車機會或許還需要時間來驗證。


周金濤大預言:2018-2019年是康波週期萬劫不復之年,結果呢?

理財方面,2019年銀行理財相比股市等高風險資產來說,表現出較強的避險性,且變化也不少。


首先是多家商業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或資管子公司,這意味著老百姓在理財產品選擇方面會多得多,但今年保本理財的規模會進一步萎縮。

周金濤大預言:2018-2019年是康波週期萬劫不復之年,結果呢?

其次,平均收益率或仍有一定的下降空間。目前以5-10萬為起投門檻的銀行理財,收益率普遍在4.9%左右,

我們可以選擇債市、貨幣市場以及權益市場均有涉及的混合型理財以增強收益,具體可以參考各理財產品說明書


最後,就是未來理財市場的監管將更加嚴格細緻,長期看理財投資收益與實體經濟的聯繫會更緊密,目前市場上也有不少直接投資實體項目的理財產品。


說道買理財,其實大家只要牢記一個準則:脫離了基礎資產談回報,就是耍流氓,就容易“踩雷”。一般來說,容易“踩雷”的理財通常有這麼幾種:


1、資金池產品,通過不斷吸引新投資者加入,以保證原來投資者的收益,比如各種拉人頭返利型產品;


2、鼓吹稀缺股權、風口產品,比如準上市企業或打折的股權;


所以,未來理財市場貼近實體經濟,投資者才能得到穩健的投資回報,而這也符合監管層的考量。


說到理財就不得不提到零門檻的貨基。與理財一樣,貨基收益率連續下滑已是不爭的事實,在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沒有緩解,貨幣政策邊際寬鬆沒有結束之前,這種趨勢仍將持續。但收益率的下降並不意味著貨基失去了投資價值,事實上,當前貨幣基金是規避權益市場調整風險的避險工具之一,但投資者一定要切記:配置貨幣基金,流動性是才是第一位。


黃金方面,今年以來黃金進入上升通道。根據世界黃金協會(WGC)數據,國際黃金價格收於1476.32美元/盎司,較年初增長了15%左右。回顧今年黃金走勢,我想有兩大因素不得不提:


1、貿易摩擦。今年年中,美國在輸美產品加徵關稅方面不斷加碼,讓市場面臨更多不確定性。雖然目前已經較為穩定,但後續所帶來的風險因素會成為未來黃金上漲的最大支撐。


2、全球央行貨幣政策轉向寬鬆。2019年1-9月,全球超過30個國家和地區央行降息,而普遍的低利率政策使得多國國債收益率轉負,黃金作為避險資產備受青睞。


周金濤大預言:2018-2019年是康波週期萬劫不復之年,結果呢?

當然除外部因素外,各國央行也在逐步開始增持或有意向增持黃金,以應對未來經濟的不確定性。2018年,全球央行增加了651.5噸黃金儲備,增長74%,根據世界黃金協會(WGC)2019年7月發佈的中央銀行黃金儲備(CBGR)調查顯示,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EMDE)中央銀行中有11%表示打算在未來12個月內增加黃金儲備。


總結與展望

這一輪始於2018年下半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週期,在美國經濟刺激退潮和國內“去槓桿”背景下愈演愈烈,但展望2020年,正如我所說,一些主要經濟體增速可能會繼續放緩。


在本輪經濟放緩過程中,中國的貨幣政策寬鬆調整時點(2018年)早於美聯儲(2019年),美聯儲在2019年才開始三次降息,雖然其他經濟體都有所跟進,但這波降息效應大概率會陸續在2020年有所顯現。


年內,不同種類利率的降息已進行多次,儘管全面降息條件暫時還不具備,但年內市場利率再次降息仍是大概率事件,宏觀方面,穩增長,降成本仍是主線,投資方面以穩為主,也可以適當配置權益類基金,畢竟目前降息空間已經打開,未來貨幣政策可能逐步放鬆,但對於一些高風險資產,仍需謹慎。


如果你覺得文章很棒,對你有幫助,可以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光哥論財(aguchanghe),訂閱更多的優質原創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