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深圳,北青岛,两城海洋高等教育都着急了

南深圳,北青岛,两座滨海城市同时在海洋教育上加快了步伐。

深圳强势

深圳海洋高等教育资源较为薄弱,目前全市尚未有专门的海洋大学。但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深圳海洋高等教育大有迎头赶上之势。

今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其中提出,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按程序组建海洋大学和国家深海科考中心,探索设立国际海洋开发银行。

9月,深圳教育局迅速启动了公开招标遴选深圳海洋大学办学方案项目,10月的公开招标评审结果显示,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为中标机构。

11月底,深圳市政协发布《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研究报告》。针对目前深圳院士、学科带头人等海洋高层次人才密度低、历史积淀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复合型人才匮乏等问题,《报告》提出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一方面,利用“组建海洋大学”的契机,着力把深圳海洋大学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国际化、综合性、研究型海洋大学。并打造航运人才培养基地,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深圳国际海员中心项目规划建设,鼓励国际航运企业在深圳建立海员培训基地。另一方面,将海洋产业纳入深圳高层次专业人才认定范围,符合条件的按照有关规定享受住房、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学术研修津贴等优惠政策。

青岛发力

前不久,青岛市教育局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全国海洋教育示范城特色市的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将推进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等涉海高校在青项目建设,支持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扩大在青办学规模,支持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建设高水平海洋学院。实施在青高校服务产业发展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工程,重点支持青岛科技大学机械工程(智能制造工程)、青岛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涉海学科,推动省市与涉海重点大学整体性共建和涉海重点学科共建。争取到2022年,涉海高校和高等教育机构达到10所以上,涉海专业在校生超过5万人。

数据显示,作为传统的海洋科教创新强市,青岛涉海省属以上科研教学机构占全国的19.4%,部级以上涉海高端研发平台占全国的1/3,海洋领域国际领跑技术占全国的44.4%。

除继续扩大海洋高等教育优势之外,青岛还计划加强涉海职业学校和重点专业建设,办好青岛工程职业学院,支持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和青岛海洋技师学院建设,争取“十四五”期间筹建服务电子信息、文化旅游等产业的高职院校。支持高职院校加强港口物流、滨海旅游、海洋生物、现代装备制造等重点专业群建设,打造船舶电气技术、港口机械、海洋化工等海洋类专业品牌,到2025年,涉海高职院校专业达到30个以上。

事实上,今年以来,青岛便与深圳结下渊源。3月,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率青岛市党政考察团在深圳考察学习。期间,王清宪明确提出“学深圳、赶深圳”。但在发展海洋教育方面,作为后起之秀的深圳,同样也有向青岛借鉴学习之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