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學位房:還沒站上起跑線,就被拋棄了

電影《西虹市首富》有個情節:

當王多魚夫婦準備將繼承的300億財產裸捐出去時,肚子裡的孩子用力踢了一腳。

於是兩人思忖片刻,決定給孩子留點基礎用的。結果一算下來,直接列出了幾十米長的清單......

深圳學位房:還沒站上起跑線,就被拋棄了

看似好笑,實際上正折射了當代家長的不易,有孩子之前花錢如流水,有孩子之後花錢如洪水。

在當前社會都浸淫在“階級固化”的焦慮情緒中,家長們總唯恐自己的不作為,讓孩子輸在成長的起跑線上,尤其是深圳家長。

面臨重點學位稀缺的緊迫現實,深圳家長對學位房的搶奪達到殊死拼搏的地步,硬生生把老破小搶成高富帥。

學位房暴漲正成大勢

大家都知道,從2016年以來,深圳的整體房價就被凍結了,基本沒什麼漲況。

而學位房仍特立獨行,一個勁的往上竄,因此被房產界稱之為“硬通貨”。

我們以關內的福田、南山為例,看看其學位房的漲幅表現。

福田金茂禮都是深圳有名的明星學位房,該樓盤擁有百花小學、深圳實驗初中雙學位,且主打小戶型(31.9-37㎡),在深圳的學位房市場極受歡迎。

深圳學位房:還沒站上起跑線,就被拋棄了

其中31.9㎡的戶型,在2016年5月29日成交價為385萬,摺合單價12.069萬/㎡,而2019年9月7日成交的一套總價為548萬,摺合單價17.18萬/㎡,3年增幅高達42.33%。

深圳學位房:還沒站上起跑線,就被拋棄了

同樣享有這兩個頂流學位的,還有紅荔村。相比金茂禮都,紅荔村還多了個拆遷概念。

2019年10月18日,該村一位業主剛放出一套67平的小戶型單位,就有3位買主上門想籤合同。

業主提出,誰能夠在月底前支付全款的可以成交。結果當天下午,其中一個業主直接拎出760萬,成功簽約。

據瞭解,成交的戶型在2016年也有一宗交易,當時總價為545萬,三年時間漲幅40%。

深圳學位房:還沒站上起跑線,就被拋棄了

| 深圳紅荔村

而在南山的名校學區中,南山第二外國語學校(海德校區)最為典型。

該學區還不是小戶型,基本為2房、3房及以上,但因為南山第二外國語學校的加冕,其價格水平一直蒸蒸向上。

即便隨樓市行情經歷了“冷-熱-冷”的過程,其成交均價仍然正向增長,年均漲幅為24.86%。最高漲幅出在2014-2015年,分別為46.03%、45.43%。

而在近期內飆漲的代表實屬科苑居,該盤建於1995年,公攤面積大,且沒有天然氣接入,居住環境非常一般,但它擁有南外大沖中小學學位。

深圳學位房:還沒站上起跑線,就被拋棄了


據瞭解,該盤的小戶型自5月份以來行情大好,據說是學校考試成績上升的關係。

5月份時,南向1房的3個戶型:26平、32平、42平,總價分別為170萬,196萬,290萬。

而現在,這三個戶型總價已漲至270萬、310萬、390萬。漲幅分別為58%、58%、34%。

現下,深圳學位房暴漲已成大勢。

學位房之戰:一場無硝煙的戰爭

在深圳,如果你沒有買學位房,你就無法保障孩子的上學資格。這主要是因為學位資源的日益緊缺,特別是公立名校學位。

近些年來,隨著寬鬆的人才落戶政策推行,深圳每年新增人口基本都在45萬人以上,其中多為年輕適婚人群

這就使得學齡人口數量持續擴增,加劇了學位的供需矛盾。

深圳學位房:還沒站上起跑線,就被拋棄了

截至2018年末,深圳小學生數達到102.8萬人,而小學僅有344所,公立教育資源供需結構極端不平衡,且未來幾年內很大概率無法有效解決。

因此,為了讓孩子能夠最大限度順利入讀公立學校,深圳父母只能去買學位房。

看到這裡,或許大家會疑問,為什麼非得買學位房,不是鼓勵租售同權嗎?

的確,現在深圳公立教育資源採取“積分入學”政策,租房的家長如果積分足夠,其小孩明面上是可以入讀公立學校。

但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擁有學位房的深圳家長有加分項。

以福田區來講,其積分入學規則為“基礎分+加分項”,生源類別如以下:

深圳學位房:還沒站上起跑線,就被拋棄了

可以曉見,租房入學的分值上限為65分,而擁有學位房的分值下限就已經是65分了。

有名校學位房的家長再多加努力,就可以把分值拉到第二類生源(75分)和第一類生源(80分),租房的家長要做到這點,顯然難以上青天。

以深圳名小——石廈小學為例,2019年入學積分最低分高達96.1分!

深圳學位房:還沒站上起跑線,就被拋棄了

這是什麼概念?

不僅你必須買石廈小學的學位房,把小孩落戶到該房產,確保80分基礎值,且要求小孩必須是獨生子女,外加上6分。這些做完後,還有剩下10.1分要再想辦法補充。

可見,即使是買了學位房,還不能百分百保證小孩上得了學。有學位房的家長尚且競爭如此,租房的家長基本不用多想了。

在這樣的規則設計下,也就不怪乎深圳學位房價格會原地大漲!

多說兩句

深圳學位房的搶奪戰,目前僅僅是拉開序幕而已。

在接下來三五年內,深圳公立學位房,尤其是名校學位房,其價格將將持續向上。

或許深圳政府早有預料,之前就重磅出臺了《關於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其中提到,到2022年,深圳將新改擴建146所公辦學校,增加學位21萬個,公辦學位增幅達25%。

但對於深圳日益增長的學位需求,仍然顯得杯水車薪。且深圳人口流入量(主要為高素質年輕人才)逐年遞增,對優質學位的需求也在同比增長。

而短期內這個窘狀很難切實改善。未來,隨著學位供需的極端不平衡,深圳的階層分化將更為深入。

富人的孩子手握名校學位房,仍能享受先行示範區的優質教育,而窮人的孩子只能止步於天價學位房,甚至連普通學校都沒有入讀的名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