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红、黄绮珊、林志炫,那些被神化的唱将真的那么神吗?

前些天写了一篇关于唱功分级的文章,讨论度极高的同时争议也极高,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争议产生自韩红、黄绮珊、林志炫这三个“唱将”。

这篇文章,就来简单聊聊,这三个唱将在唱歌上的问题。

韩红、黄绮珊、林志炫,那些被神化的唱将真的那么神吗?

中国的音乐受众向来对三种歌手怀着极大的敬仰之情。一种是长期销声匿迹,拥有被时代埋没的悲惨经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故事仿佛就是为她而生。终有一日,她重出江湖,瞬间引起大轰动,媒体争先恐后描写其功力至深,心如止水,无人能敌,比如黄绮珊。

另一种是唱功在行业内有口皆碑,其技术体系极其露骨,即便没接受过音乐教育的人听他唱歌也能知晓这与KTV水平有极大不同,终有一天经由综艺节目疯狂宣传而造就的高手,比如林志炫。

最后一种很特殊,她们的存在与国家挂钩,被称为“体制内”的歌手,人们亲切地叫她们“国家队”。逢年过节,欢庆典礼必有其身影,大众对她们的认知既浅薄又深刻,这是举国之力挑选出的精英人才,必然错不了,终有一天她们走上了商业的道路,观众拍手叫好,而她们倒也自视清高,真把自己当成了清扫娱乐圈小斗士,比如韩红。

黄绮珊,林志炫,韩红这三个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她们都在某个时期突然爆红,话题度在短时间内极速飙升又极速衰落。当他们一次又一次徘徊于毁誉参半,赞叹与吐槽共存中,人们便会发现这些歌手仿佛是畸形的存在,至于哪里畸形也说不出,原因自然是致命的。

韩红、黄绮珊、林志炫,那些被神化的唱将真的那么神吗?

一、发声技术

单在“发声技术”这个层面,她们三个是对得起“唱将”这个称号的。虽然她们三个同为“唱将”,但发声技术却是出于三个截然不同的体系。黄绮珊是完全走向了欧美Vocal的技术体系,林志炫则是在不超出自己本钱的情况下,练出了一套高效的混声唱法(他自己起名为鸡尾酒唱法),而韩红是根基于中国早期学院派,加上了一些民族乐技巧还融入了90年代歌厅走穴风格的四不像。

黄绮珊、林志炫如果只论发声技术,其实没有大的漏洞。这里唯独要讲的是韩红、人们对韩红的理解一直停留在“调很高”“声音像天籁”的层面。她之所以听起来很天籁很大程度是因为缺乏胸声,就像是儿童唱歌一样,你很难想象一个体格健壮的人唱歌缺乏胸声,但韩红就做到了。于此,韩红几乎所有超过C5的音都靠头腔共鸣,于是唱的越高,声音越尖锐,超过F5音色就如同假声一般。因此,韩红的选歌路子极窄,只能在民族音乐与慢节奏民谣里选择,即便是唱情歌,也只能唱《九儿》这种大悲情绪的作品。

韩红、黄绮珊、林志炫,那些被神化的唱将真的那么神吗?

二、语感不足

人唱歌与乐器最大的差别就是“咬字”,一首歌情绪的把控很大程度就是取决于歌手的语感,无论林忆莲、周华健,还是王菲或是邓丽君。凡是成为天王巨星的歌手,在语感上都是独树一帜的。哪怕这些歌手不去炫技,单听她们咬字你都会感到歌词中的的性感,温暖,喜悦与悲伤。

林志炫最大的问题就是语感,听他唱歌仿佛每个字都隔着一个逗号“我,眺,望,远,方,的,山,峰…”。他貌似对语感有误解,并不是把每个字咬清楚了就叫语感。在他的歌里,你只能粗略的感受悲喜,而无法感知那些欲言又止,辗转反侧的复杂情绪。他唱起歌来如同一个没有情感的机器,一个会落泪的人工智能。

黄绮珊的语感,就如同看了一场《论川普可以成为歌手吗》的终极实验报告。你知道为什么黄绮珊《离不开你》唱得还不错吗?因为这首歌里没有“Z”与“zh”。以及,“唱出哭”与“哭着唱”的终极辩论。韩红的中音部分咬字还算温暖,而语感里的性感、妩媚的气质,就算她有,大部分人也不想感受,这个东西是玄学。而高音部分,只剩下无数的“啊、咿、呀”,这与她的发声方式有关,韩红F5之后只能咬元音的字。其实语感这种东西也属于老天爷赏饭吃,后天很难练好。

韩红、黄绮珊、林志炫,那些被神化的唱将真的那么神吗?

三、声音性格

这世界上不同人的性格各异,而放在声音上也是如此。有些人网恋,不看脸只听声也能脑补出对方的样貌,表情,甚至文化程度。而一个歌手的声音性格更为重要,它必须是鲜明又独特的存在。你可以把“声音性格”当作是一种人格的缩影,但这种人格必须是完整的,正如人生而拥有的七情六欲一样,她不能残缺。而以上三位歌手,都是残缺的。

黄绮珊受华语乐坛上世纪苦情歌影响极重,通常是曲调未出,哭腔先出,声音未出,哭相先出。其实我听了她两年前发行的《小霞》,发现她的声音里也不只有苦大仇深,但这样一个一生围绕着悲情与苦难的女人,就连她复出时的宣传噱头都是“与涂惠元离婚”的女人,又怎能容得下悲情以外的其他呢?即便她容得下,观众也不希望她容得下。

林志炫,当一个歌手真正追求真声、弱混、强混、假声无缝衔接的时候,这不是匠人精神,而是一种执拗。这种天衣无缝的衔接会催生出非人感,因为这世界上没有人用这种方式讲话。这种平衡换挡的唱法在千禧年于欧美火了一段时间,然后被迅速淘汰了。原因就是这样录出来的唱片,不像是人唱的。而有一众的歌手痴迷于此,王力宏就是一个失败的教训,林俊杰练了一段时间就点到为止了。很多人问林志炫那些歌也还可以,为什么一直不温不火,因为这样的声音永远不可能造就街头巷尾人人传唱的歌曲。

韩红,上文提到过,她的声音完全缺失欢乐的面貌,她是社区送温暖的知心大姐,除此之外只剩下没什么感情需要的塑料藏歌与大悲情绪下的歇斯底里表达。不过好在她有自知之明,没有唱《super star》。

韩红、黄绮珊、林志炫,那些被神化的唱将真的那么神吗?

图片来自我是歌手

四、节奏感的缺失

高晓松说:“我们民族天生缺乏节奏感”。

张亚东在节目里因为观众不会拍反拍而哭笑不得。人们以为只要拍子唱准了就是节奏感,这其实是错误的。所以,我们一直也没有要求华语歌手要多有节奏感。

但节奏感的多与少我们还是可以辩一辩的。黄绮珊由于她早年模仿惠特尼休斯顿与玛利亚凯莉的关系,多少还是有些节奏感的。韩红、林志炫都缺乏节奏感,这一点不用我说,他们自己也清楚,所以他们从来不尝试节奏欢快的歌曲,更不要说雷鬼、布鲁斯这种反拍以及复合节奏的歌曲了。韩红曾经唱过节奏相对快一点点的《无地自容》,听得观众都觉得无地自容。

韩红、黄绮珊、林志炫,那些被神化的唱将真的那么神吗?

五、音乐的长短板

如果你看完了前面的内容,接下来写的你也应该猜得到。不同人对天王天后的定义都不同,这些天王天后无论国内外,其单项指标都不是业界最强的,但他们的每一项一定是最均衡的。大家都学过“木桶原理”,即便是长板顶到天,但短板太短终究装不了太多水。

很多人问,这些唱将唱歌,为什么十之八九都要飙高音?

十几年前,我家楼下开了一个川菜馆子,早年里川菜在北方不多见,人们图新鲜常去买着吃,吃过的都说你家辣椒真辣。到了后期,一家家川菜店开遍了大街小巷,其中还不乏一些四川人来本地开的店,人们渐渐知道了什么是好吃,什么是过瘾。那家川菜馆子搬了新地址后生意日渐冷清,去年我碰巧路过,便进去吃了一顿。辣的我鼻涕直流,我问老板你家为什么越来越辣了,老板说,你在别家还吃不到这么辣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