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资金规避巨额商誉公司,“66亿元商誉”的蓝帆医疗业绩涨逾4成也难振股价

经济导报记者 时超

时至年末,悬在部分上市公司头顶的巨额商誉问题,再次挑动起投资者的神经。

克劳斯34亿元商誉悬顶

9日,麦克奥迪(300341)发布的对深交所关注函的回复公告称,公司将2017年收购的北京科睿博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现已更名为北京麦克奥迪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整体估值由7896.96万元调低至3995.6万元,主要是因为智慧能源板块将于2020年进行业务架构调整,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公司因收购北京麦迪所形成的商誉并未出现减值。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麦克奥迪是在3日晚收到深交所问询函,要求公司说明调低北京麦迪估值的依据,以及未在前期定期报告中计提商誉减值的原因及合理性等情况。当日,公司股价一度上涨近8%,但是随后迅速下跌,收盘时跌幅达到7.92%,日内振幅高达15.60%。

“越接近年报披露期,上市公司与商誉可能产生关联的动作,都会引起市场高度敏感。”8日,华东某券商自营业务部经理陈凯对经济导报记者说,商誉减值计提近年来成为年报期的高风险事件,对于存在大额商誉的上市公司,一旦并购标的表现不佳,年末大幅计提商誉减值,就有吞噬利润甚至导致账面亏损的可能。

通过Wind资讯统计可以发现,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商誉超过百亿元的A股上市公司就有15家,其中万达电影(002739)商誉为134.53亿元,公司今年前3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8.29亿元,同比增速为-57.25%,情况令人担忧。

鲁股方面也有类似案例。如刚刚由“天华院”改名为“克劳斯(600579)”的这只鲁股,今年三季度末的商誉为34.44亿元,而截至6日收盘,公司流通市值仅为27.13亿元。

公司巨额商誉主要来自于2016年收购的德国公司KM(克劳斯玛菲)集团。不过,重组之前,KM集团2017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107.4亿元和2.73亿元;重组当年,2018年KM集团净利润为3124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4亿元),已经有所下滑,并且当年就未完成4758万欧元(约合人民币3.7亿元)的业绩承诺。

重组后KM集团经营状况更是明显恶化。2019年上半年,KM集团净利润为-8171万元,利润直接转亏,与全年4771万欧元(约合3.7亿元)的承诺业绩差距甚大。这也拖累了克劳斯的业绩表现,财报显示,公司今年前3季度出现亏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070.70万元,较去年同期下滑了149.01%。

蓝帆医疗盈利向好股价大跌

都是商誉惹的祸?

“今年一些上市公司股价跌到了历史低位,但是随着A股市场回暖却没有明显反弹,应该与账面中的巨额商誉有较大关系。”长期关注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崔荣哲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机构资金对商誉大额计提避险意识较强,投资者也应该加强对相关上市公司的警惕。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鲁股中蓝帆医疗(002382)今年股价表现为-17.91%,远低于同期深证成指的涨幅。公司财报显示,今年前3季度其实现净利润3.75亿元,同比增长43.99%。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在业绩向好的情况下,公司股价不涨反跌,与三季度末公司账面上高达66亿元的商誉有关。

据悉,蓝帆医疗以生产销售PVC医用手套起家,为解决业务较为单一的问题,公司自2013年起就陆续收购了东泽医疗、上海透析、阳和生物等多家同行,产品线扩大至家庭护理箱、便携护理包、公共护理箱等健康防护组合。

随后,蓝帆医疗更是以58.95亿元的对价跨境收购了柏盛国际93.37%股权,创下了本土医疗器械行业最大并购规模纪录,而公司大部分商誉也来自于此次并购。

到了今年,公司并未停下并购步伐,其8月份公告称,拟公开发行不超过31.44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其中部分资金用于收购瑞士New Valve Technology公司100%股权等三个项目。

不过,有市场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国内对医疗机构高值耗材“零加成”的试点正在部分省市推进,这对蓝帆医疗主营的医疗耗材业务或带来一定挑战,并购标的若不能完成业绩承诺,公司商誉减值的风险隐患不容小觑。

另外,与蓝帆医疗同样喜欢并购扩张的瑞康医药(002589)今年股价涨幅也仅为3.98%,且股价已处于近5年以来的低位。公司上市以来借助并购业绩增长迅速,但自去年开始突然陷入“增收不增利”的窘境,今年前3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5.79亿元,同比减少30.56%。这一表现,以及三季度末账面上高达31亿元的商誉,让市场资金加重了担忧情绪,即便公司抛出了不低于2亿元的回购计划,仍然让股价难有起色,令人唏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