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秸稈變廢為寶 加快綜合利用

秋收過後,大量的農作物秸稈堆積在田間地頭,容易造成環境汙染和資源浪費。為了讓這些生物能源“變廢為寶”,各地想了很多辦法,加快實現秸稈的綜合利用開發。

吉林秸稈變廢為寶 加快綜合利用

在四平市鐵西區平西鄉孤榆樹村,四臺大型撿拾機正在地裡作業。伴隨著機器的轟鳴,秋收後留下的玉米秸稈、玉米茬子,被撿拾、粉碎,直接打包運回收儲公司的生產基地,進一步加工成飼料,銷往全國各地。

吉林秸稈變廢為寶 加快綜合利用

今年,四平市福港秸稈收儲有限公司在上游協調了鐵西區平西鄉8000公頃土地的秸稈回收作業,在銷售端利用了河北、內蒙古等地冬季飼料需求大的契機,目前公司的秸稈飼料日銷量達到100多噸,還解決了當地大量農閒人員就業問題。

吉林秸稈變廢為寶 加快綜合利用

集約、高效、綜合利用秸稈資源,是富民工程,也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工程。今年,永吉縣也著力在農作物秸稈直燃供暖、全量深翻還田等一系列綜合利用上做文章,逐步探索出了一條農作物秸稈專業化處理、綜合利用的新途徑。永吉縣率先在一拉溪鎮引進了新型節能高效環保鍋爐,利用秸稈代替傳統燃煤供熱,使燃料費用降低了一半左右。

除了利用秸稈燃燒供熱,永吉縣還以機械化還田為重點,引進“玉米秸稈全量深翻還田”和“玉米秸稈碎混還田”兩項技術,預計到年底可實現秸稈還田266公頃。

吉林秸稈變廢為寶 加快綜合利用

在遼源市龍山區,當地政府推動實現秸稈生物質能利用,培植扶持秸稈加工龍頭企業和農機合作社,與國能發電簽訂了5萬噸的《生物質燃料交售框架協議》,對秸稈進行燃料化利用。今年,龍山區秸稈產出量為5.6萬噸,國能收購4萬噸、農民自用0.5萬噸,區內飼料企業利用0.5萬噸,秸稈綜合利用率超過85%。

今年以來,我省採取有效措施,積極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對全省18個重點縣(市、區)2018年度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開展了考核。經考核,均完成了年初下達的年度秸稈綜合利用目標任務,累計新增秸稈綜合利用能力220萬噸。此外,省發改委會同省農業農村廳等部門編制並印發實施了《吉林省秸稈綜合利用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提出以秸稈肥料化利用為先,飼料化、能源化利用為重點,原料化、基料化利用為輔,確定到2021年實現我省秸稈全量利用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