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糖料蔗在國內率先實現標準化供種

廣西是全國最大的產糖大省,食糖產量佔全國的60%以上。在全球糖業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廣西為了高質量發展“甜蜜事業”,2016年出臺了關於推動糖業“二次創業”的總體方案,在甘蔗種植、加工製造與綜合利用、市場與服務體系三大板塊謀劃佈局103個項目,力爭用5年時間實現糖業轉型升級,提升國際競爭力。廣西農科院甘蔗機械化研究團隊通過對甘蔗生產的耕、種、管、收等環節進行技術創新,在國內率先實現了標準化供種。

A 優質種苗生產技術填補國內空白

“這一大片‘青紗帳’都是先進科技的成果,是用廣西農科院生產的標準化健康甘蔗種莖種的。你們看看這些甘蔗粗壯挺拔,高度一致,我們估算了每畝至少比去年增產0.5噸。明年我再繼續擴大種植面積。”近日,南寧市桂民農機合作社理事長、甘蔗種植大戶覃建才指著眼前一大片長勢喜人的甘蔗點贊標準化健康種莖生產技術。

讓覃建才嚐到甜頭的標準化健康種莖生產技術是農科院甘蔗機械化研究團隊的科研成果。

2018年底,該團隊自主研發的這項創新成果使廣西糖料蔗在國內率先實現了標準化供種。

記者在11月21日召開的國家甘蔗良種重大科研聯合體技術培訓班上獲悉,為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力國家扶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啟動了國家甘蔗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工作。據聯合攻關首席專家李楊瑞教授介紹,攻關體以甘蔗生產需求為導向,集中全國的資源和力量,搭建甘蔗種質資源發掘、新組合篩選、苗頭品種測試和優良品種展示平臺,針對甘蔗種苗產業化系列技術進行攻關研究。農科院甘蔗研究所作為牽頭單位自主研發建成的國內首家“標準化甘蔗健康種莖工廠”和高效節本綠色甘蔗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開創了我國甘蔗商品化供種的新模式,使甘蔗用種由傳統的農民自留種向專業供種轉變,提升了甘蔗產業技術水平和全程機械化水平,該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目前,一座標準化甘蔗健康種莖工廠每天生產的優質種莖量,可供種植面積500畝以上,每年可供種植面積8萬畝以上。

農科院甘蔗研究所副所長王維贊告訴記者,自留種和標準化健康種莖最大的區別在於是否採用優質種源加上包衣處理。包衣可以通俗地理解為呵護甘蔗種莖健康生長的營養藥膜。專家根據不同甘蔗品種的特徵特性,調製獨特的生長配方,其中包括促生根的營養液、幫助早發芽的生長素、提高分櫱率的分裂素、防病防地下害蟲的藥水、抗倒伏的調節劑……甘蔗健康種莖採用甘蔗脫毒健康種苗經專業苗圃標準化種植而得的一代優質種莖,經工廠化加工和包衣處理,具有純度高、殺菌、殺蟲、促生根、促分櫱、抗倒伏等優點,風乾、冷藏處理後可存放20天以上,種莖種植發芽率高達90%以上,種莖加工副產品可資源化利用,可生產飼料、飲料、酒等。目前該項技術已申請專利20多項,獲授權專利6項。在武鳴、隆安、崇左、江州、柳城、象州等2萬多畝的甘蔗示範種植區都能看到該技術成果的身影。

B 傳統自留甘蔗種的弊端

“與‘第一產糖大省’桂冠不相稱的一個事實是,目前我區甘蔗生產用種主要採用傳統的農民自留種,比例佔到75%以上。”廣西大學農學院的陳超君教授指出。

採用傳統的自留種方式種甘蔗會有哪些問題?陳超君列舉了以下4點弊端:一是種子的純度差,由於農民是從自己蔗田留種的,難以確保種苗的純度,往往會混雜2-3個品種,而不同的品種生長特性不一樣,混合種植不易管理。二是種苗的質量差,甘蔗是無性繁殖作物,多年連續種植後,受多種病原物的反覆侵染後病菌會在蔗株內積累,導致蔗種出芽率低,生長勢弱,使甘蔗品質和產量下降。三是存在留種時間長的情況,由於甘蔗收穫季節正是甘蔗種植時間,農民只能砍收完甘蔗後才有時間種,這樣砍下的蔗種往往要留一二個月才能種植,這期間不可避免再次遭受病蟲鼠害的危害,影響出苗,發芽率降低。四是下種量大,由於傳統自留種苗質量差,為了確保種植後有足夠的苗數,只能加大下種量,一般農民下種量為每畝1噸,而種苗的發芽率僅為40%。

來賓市武宣縣雄博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莫金雄對此體會頗深。他說,武宣縣不少蔗農說種甘蔗不賺錢,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自留種的弊端讓農戶在勞動力、農藥、用種量方面沒法降低成本,事倍功半。

C 標準化甘蔗健康種莖的優點

與傳統的自留甘蔗種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標準化甘蔗健康種莖的諸多優點。

採訪中這樣一個數字讓記者印象深刻,標準化甘蔗種莖比傳統自留種種植效率高出30倍。對此農科院甘蔗研究所成果轉化科副研究員龐天解釋道:標準健康種莖長度標準化有利提高機械化種植效率,傳統人工種植每天只能種0.5畝,在人工緊缺的情況下種植成本約每畝240元,而機械化種植一臺機組一天可種50畝,比傳統人工種植提高效率30倍以上,種植成本僅為每畝100元,每畝立減140元。

大大減少用種量也是標準化甘蔗種莖吸引種植大戶的一大亮點。崇左市江州區一位種植大戶給記者算了這麼一筆賬,自留種用種量為每畝1噸,而標準化健康種莖用種量為每畝0.2噸,僅為傳統用種量的1/5,每畝成本400多元,比前者節約100元。因減少了用種量,農民可把留種的蔗莖變為原料蔗入廠,增加了收入,同時有效增加糖廠的入榨量,緩解了目前我區糖廠普遍存在原料不足而導致的生產成本高的問題。據測算,以2000畝專業苗圃繁育甘蔗健康種莖為例,應用該技術可供種植甘蔗約6萬畝,蔗農不留種可為糖企增加榨蔗量3.8萬噸,按原料蔗每噸500元計算,蔗農可增收1900萬元;按榨8.5噸原料蔗產1噸糖及糖價5500元/噸計算,增加工業產值約2459萬元,實現了糖企增效、蔗農增收,工農“雙嬴”。

此外,確保種苗純度和質量,可恢復甘蔗品種優良種性;種苗發芽率、分櫱率、生長速度、成莖率、葉片光合效率顯著高於自留種苗,有利於壯苗;可以減少農藥使用;可以實現訂單生產,按需按時按量供應蔗種,確保蔗種新鮮度……一系列的明顯優勢使標準化甘蔗健康種莖收穫了一批忠實用戶。

目前,除了區內已建成的4家標準化甘蔗健康種莖工廠和在建的3家工廠外,該技術已在廣東湛江成功落地,新建的工廠預計明年初可以供種。專家表示,下一步將通過示範推廣、免費培訓學習、贈送標準化健康甘蔗種莖等方式推廣技術成果,從根子上讓“甜蜜的事業”更甜蜜。

來源:廣西日報;作者:XXX;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