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舊區改造等民生熱點出實招,上海蔘事國是論壇召開

民生問題關係到人民群眾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民生事業正在進入更高質量的發展階段。12月5日,在上海市政府參事室主辦的2019參事國是論壇上,圍繞“步入新時代的民生髮展”這一主題,與會人士聚焦舊區改造、養老保障等熱點問題深入交流、建言獻策。

舊區改造是上海當前正在大力推進的民生工程,受到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在論壇上,國務院參事、住建部原副部長仇保興作“改造城市老舊小區,設計應先行”專題報告。

“老舊小區改造起源於上海。”仇保興表示,新一輪的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工作,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偏重單項改造,每個部門都有改造項目,都想參與改造,缺乏整體設計。有的老舊小區改造存在“缺公共中心”現象,其實老舊小區最缺的就是公共服務中心,其中包括一切百姓最需要的服務項目。一些老舊小區改造存在“穿靴戴帽”現象,頂上加個頂,再粉刷一下就結束了,但住戶的基本需求如加裝電梯、託老托幼、停車等沒有解決。

在仇保興看來,舊區改造必須要有一些必備項目,還要有一些拓展項目,必備項目靠政府多參與多幫忙,拓展項目可以讓市民自己“點菜”,讓企業多參與。必備項目應包括建築性能檢測和加固、外牆保溫改造、雨水收集管網改造、加裝電梯適老改造、垃圾分類和廚餘垃圾處理等;拓展項目應包括社區綠化和立體綠化、社區對外通道增加、鄰里中心、建築物外遮陽等。“老舊小區改造要設計師先行。”他提出,設計師把圖紙直觀形象地畫出來,然後編制改造目錄和成本清單,讓居民選擇。

養老是上海面臨的緊迫民生問題。目前,上海65歲以上戶籍人口占比已達23%,快速逼近全球老齡化程度最高的日本(26%)。預計在未來30年,這個比例還會提高。

論壇上,上海市政府參事、上海交通大學行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宏民表示,根據人口測算,上海人口老齡化高峰要持續到2050年至2055年,然後才會逐漸緩慢地下降。面對迅猛老齡化的浪潮,上海現有的養老服務,無論是從供給模式、供給數量,還是從供給結構上,都較難適應未來的養老服務需求,尤其是養老服務的差異化需求。目前機構養老結構性矛盾突出,中端養老床位僅佔22%,不符合橄欖型的需求結構;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的力度、強度、靈活性都有待提高,社區為老服務中心在服務覆蓋面和服務多樣性上,難以滿足老人日益增長的需要。此外,現有養老服務管理體制存在多頭管理的現象,造成體制不順、效率不高的現象,影響到養老服務補貼的資金使用效率。15年後,上海養老服務市場將超過6000億元。總體上看,養老服務的每個環節有很多不同類型的服務項目,每個項目裡還存在各種不同層次的需求。養老需求的多樣化和靈活多變性,使得現有的政府直接供給模式難以適應。

“當前,上海在養老服務上,需要政府轉變觀念和職能,認清大勢,順勢而為,積極促進養老服務工作的轉型。”陳宏民表示,以政府財政直接投入為主的養老服務支撐體系已經不可持續,政府主導的養老事業,應轉型成為政府推動的養老產業。換言之,政府應從原先的“直接提供養老服務為主”,轉變為“提供養老公共基礎設施和加強市場監管為主”,從原先的“運動員”“教練員”轉變為“裁判員”。其中,要重點抓好養老發展規劃、養老託底、養老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養老市場監管和養老市場的信息披露。他建議,政府要分類施策,推進各個層次養老機構的發展。對於保障型的養老機構,要做好託底工作;對於中端養老機構,要培育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對於高端養老機構,要加強市場監管和市場規範。

與會專家學者還圍繞加強民生保障提出建議。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楊宜勇提出了“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觀點。他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須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既不能三心二意、留有餘地,也不能寅吃卯糧。“盡力而為是一種工作狀態,量力而行為的是可持續發展。” 他表示,民生髮展,要注重三性——層次性、發展性、需求剛性。當前要大力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的民生建設。所謂普惠性的民生建設,就是要人人都有份,不能你有我沒有。同時,隨著百姓生活條件的改善,民生工作也要與時俱進,不能用過去的標準套用現在的需求,要主動發現基層的需求。

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權衡表示,在民生髮展中,推動收入分配改革、促進共建共享發展是重要方面。他建議,堅持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勞動報酬提高與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同時,要加快完善初次分配製度,加快健全再分配調節機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