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滿分的福建理科狀元,曾是廈門中考狀元,去過肯尼亞實習調研

談到理科高考狀元,相信首先浮現在大家腦海中的是一個嚴肅嚴謹的少年形象。

然而福建省2010年理科高考狀元——駱雅婷,絕對能讓你大吃一驚。

這位“狀元女郎”時而活潑俏皮,時而嚴謹細緻,可謂是“文理結合”。

作文滿分的福建理科狀元,曾是廈門中考狀元,去過肯尼亞實習調研

駱雅婷


然而瞭解了她的經歷後,你會發現,她做了很多家長們口中的“無用功”。

我們不禁會想,駱雅婷究竟是怎樣的一個高考狀元?

“忙得不見人影”的高考狀元

這位與眾不同的理科狀元,其實早就當過狀元了。

初中時期,駱雅婷就以成績優異在廈門五中聞名,最終在中考時,她不負眾望地摘得市狀元的桂冠。

作文滿分的福建理科狀元,曾是廈門中考狀元,去過肯尼亞實習調研

兩次摘得狀元桂冠的駱雅婷


然而剛上高中時,因為對新環境不適應,她成績也出現過起伏。

這段日子裡,她尋師問友,接受批評,同時不斷地總結思考自己的過錯,從不給自己的失敗找藉口。

沒多久,她的成績就穩定了起來,一直保持在年級前三名,讓同學們佩服不已。

除此以外,她還是班級的班長。實驗班實行的是淘汰制度,駱雅婷始終積極和同學們溝通,鼓勵離開的同學,幫助剛加入的同學。

她為離開的同學們組織過多次的歡送會,在她的帶動下,同學們互相之間加油鼓勁,即使離開,也並不會感到沮喪,反而衝勁十足,更努力地學習,以求回到這個溫暖的大家庭。

對於剛加入的同學,駱雅婷會細心的安排他們和剛剛失去同桌的同學坐在一起。這樣一來,通過互相幫助,新來的同學很快就能融入這個班集體,成為卓越的一員。

同學們都非常認可這樣一位盡職盡責的班長,而駱雅婷也享受為集體服務的感覺。

作文滿分的福建理科狀元,曾是廈門中考狀元,去過肯尼亞實習調研

除了班級這個小集體,高二時,她還當上了校學生會主席,開始為全體學生忙活。

她籌備各種活動,與不同的人溝通,處理各種事情,正式成為了同學口中那個“一下課,就跑得沒了影”的人。

雖然平時學習壓力大,工作繁忙,駱雅婷仍然堅持在每個週末閱讀美文,尋找寫作靈感。有時,她還會發發呆,想想作文題目,寫一些優美的句子。

多年的積累,讓她一直以來都以文筆優美著稱。

終於,她的高考作文《我與真善美詩意棲居》拿了滿分,並且被評為優分作文。而對此,她的老師絲毫不感到驚訝,畢竟駱雅婷多年的付出,老師都看在眼裡。

努力付出,終會有回報,駱雅婷忙碌的高中生涯就是證明。

在實踐中繼續成長的高考狀元

出人意料地,作為理科狀元,駱雅婷最終卻選擇在香港大學社會科學院學習社會學。用她的話來說,這是因為她“喜歡文科,喜歡跟人打交道。”

同時,“社會科學涉及的知識比較多,可謂廣博”和她的興趣一致。

在香港上學的第三個年頭,外向樂觀的她參加了在肯尼亞的一個實習項目。這段經歷讓她像鳥兒一般展翅,她的各項能力得到充分展現。

作文滿分的福建理科狀元,曾是廈門中考狀元,去過肯尼亞實習調研

在非洲大地上實踐的駱雅婷


在採訪調查那些沒有收到大使館推薦信的企業時,她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她打過很多電話,跑過很多地方。

雖然常常碰壁,然而終於憑藉著自己多年來培養出來的出色的人際交往能力,設身處地為被採訪者著想,得到對方的信任,最終得到有價值的信息。

她還憑藉自己出色的分析能力,根據當地不同宗教教徒聚會時間來安排自己的出行計劃,參觀了當地多個景點,更好地瞭解了當地的風土人情。

而這是其他在非洲的工作的國人沒有做到的。

作文滿分的福建理科狀元,曾是廈門中考狀元,去過肯尼亞實習調研

駱雅婷與她的新朋友們


高考狀元和她的“無用功”

通過對駱雅婷的瞭解,我們不難發現,她其實並不是我們刻板印象中的“學霸”。

她是個非常外向,甚至有點“不安分”的人。

在高中時期,她做了很多家長口中的“沒用的事情”,然而正是這些“無用功“,讓她最終脫穎而出。

第一個“無用功”,就是班級事務。

駱雅婷是班級的班長,平日裡為班集體做了很多的事情,這當然佔去了她大量的時間。而這些事情,並不能直接幫助提高她的學習成績。

在廣大家長眼中,高中就應該專心學習,尤其是這樣成績優異的學生,更需要全身心投入學習。

然而駱雅婷對班級事務的上心,並沒有拖她的後腿。在某種程度上,還培養了她多方面的綜合能力,例如溝通能力,理解能力等。而這些能力對她後來的學習實踐都非常有幫助。

作文滿分的福建理科狀元,曾是廈門中考狀元,去過肯尼亞實習調研

第二個“無用功”,就是學生會事務。

駱雅婷作為廈門一中學生會主席,盡心盡力完成好自己的工作,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這樣的社團工作,在家長們的眼中更是“無用”。駱雅婷很好地平衡了學生會工作和自己的學業。

據她所說,當學生會主席的經歷培養了自己的團隊協作能力,“工作時也特別快樂,算是學習生活的調節”

同時,“經過很多活動的組織,看過大場面,也可以鍛鍊心理素質,考試時更不緊張了。”

家長該如何看待“無用功”的課外活動

如何平衡學習和課外活動一直是個大難題。駱雅婷的經驗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的範本。家長們至少可以學到以下這些方法:

首先,應該端正對課外活動的態度。

認為社團活動,課外書的閱讀,志願活動會拖累到學習的觀點需要拋棄。只有先端正態度,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是平衡學習和課外活動的基礎和前提。

其次,懂得取捨。

不是所有的課外活動都是值得付出大量精力的。要根據孩子的個性,長處,興趣等有所選擇地去做。

例如駱雅婷,她喜歡與人溝通交流,喜歡有挑戰性的事情,學生會的工作就適合她。這也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則。

作文滿分的福建理科狀元,曾是廈門中考狀元,去過肯尼亞實習調研

其三,要有規劃。

在學習和課外活動中,一個好的規劃是非常重要的。沒有明確的目標,和在這個目標指導下制定的計劃,一切都會陷入被動。

駱雅婷的學習時間和課餘時間分配得很清楚,並且嚴格執行,這樣她的學習才不會脫軌。

最後,要鼓勵孩子自主思考。

家長們不要全都一手抓,畢竟未來只能由孩子創造。早點讓孩子們學會規劃,學會取捨,百益而無一害。參考駱雅婷,她就早早地知道了自己的興趣以及潛力所在,於是能夠從容應對成長路上各種挑戰。

作文滿分的福建理科狀元,曾是廈門中考狀元,去過肯尼亞實習調研

只要把握得好,“無用”也能變“有用”!

參考鏈接:

http://gaokao.eol.cn/news/201706/t20170607_1523430_1.shtml

http://fj.sina.com.cn/news/z/2010-07-02/173250220.html

http://learning.sohu.com/20100624/n273050900.shtml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7040787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