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系統“合體”,打破外企壟斷,擺脫“卡脖子”只是時間問題?

隨著智能設備的不斷升級,硬件方面可以說是越來越高端,但是作為一個智能設備,光有硬件還是不夠的,還需要有一款優秀的操作系統,這樣才能夠發揮出硬件該有的作用。近幾年來人們開始對於操作系統的認知不斷深入,大多數人對於微軟的Windows、谷歌的安卓以及蘋果IOS系統都十分的熟悉,畢竟這些系統對於我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國產系統“合體”,打破外企壟斷,擺脫“卡脖子”只是時間問題?

而隨著之前美國將華為列入了實體清單之後,人們開始對於國產操作系統開始翹首以盼,因為華為的鴻蒙有了消息。在這之前,雖然阿里有自己的系統——阿里雲,但是效果並不太好,很快的就被用戶所遺忘了,而鴻蒙的出現則是又讓國內消費者燃起了希望。

國產系統“合體”,打破外企壟斷,擺脫“卡脖子”只是時間問題?

但是話說回來,很多人認為手機操作系統並不是十分的重要,電腦端的系統才是重中之重,因為電腦是目前生活和工作的主要生產力,如果我們失去了電腦上的Windows系統,那麼對於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將會十分的不方便,參考之前沒有了Windows系統的華為電腦,所以一下子就體現出了電腦系統對於我們生活的重要性。

國產系統“合體”,打破外企壟斷,擺脫“卡脖子”只是時間問題?

嚴格來說,國內其實有自己的系統,像Deepin系統,中興的新支點,還有各種Linux系統,都是經過國產二次開發的系統,但是這些系統大多都是以自我為中心,並沒有形成一個整體的生態,這一點是系統生態的大忌。好在各個廠商認知到了這一點,之前中興和深度都聯合推出了UOS系統,共同發展國內的生態。

國產系統“合體”,打破外企壟斷,擺脫“卡脖子”只是時間問題?

而近日,又有兩個系統宣佈合體,而且這兩個系統的名字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有麒麟兩個字,不過沒華為這個麒麟啥事。這兩個企業就是中標軟件的中標麒麟和天津麒麟。這兩大麒麟的整合,讓國產操作系統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國產系統“合體”,打破外企壟斷,擺脫“卡脖子”只是時間問題?

不僅如此,根據相關的消息表示,這兩家操作系統都完美的支持國產CPU,像龍芯、飛騰、鯤鵬、申威等完美適配,硬件和軟件相互結合,讓國產在該行業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共同打造出一款適合國內企業和國內消費者使用的設備。

國產系統“合體”,打破外企壟斷,擺脫“卡脖子”只是時間問題?

自從個人電腦普及之後,都是美企在這方面有所成績,並且微軟、英特爾、AMD等公司對於該市場形成了壟斷的局面,其實這一切之前很多人都沒有在意,畢竟誰的好用就用誰的,不在乎是誰生產,不在乎是誰研發。但是隨著實體清單的不斷髮酵,國內消費者開始逐漸的看重自研,畢竟被人“卡脖子”是誰都不想見到的,尤其是在高科技領域當中,被別人卡脖子更是難受,所以也激發了國人在這方面的意識。

國產系統“合體”,打破外企壟斷,擺脫“卡脖子”只是時間問題?

雖說在該領域我們才剛剛起步,照比美企來說還欠點火候,但是我們還是堅信,在未來的一段時間當中,國內的各大企業還是能夠實現崛起,打破外企的壟斷,在核心技術方面實現自給自足,外企不再是唯一的選擇,徹底擺脫被“卡脖子”的命運。

你認為這個時間要多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