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老胶南”是这样的...曾经黄岛只是胶南的一个区

提到老胶南三个字,对于我们80后、90后们来说那就是西海岸经济新区成立之前的胶南市,2012年青岛市政府决定在包括黄岛区及胶南市全域建立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从此胶南在行政区划上成为历史。老胶南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是“胶南”这两个字已经融入胶南人的血脉,永远不会消失。

但是对于“老胶南”的说法,我们胶南土生土长的50后60后的大爷大妈们不同意了,“你们现在说的老胶南其实是新胶南,以前黄岛和辛安都是属于老胶南的!你们知道吗?”

来自粉丝的这一呼声无疑是把年轻的小编唬住了,吓的小编赶紧去图书馆苦读了一下文献资料,终于理清了顺序!

关于我们的“老胶南”,原来他的成长之路是这样的···

真正的“老胶南”是这样的...曾经黄岛只是胶南的一个区

虽然我们胶南所处的地方早在5000多年前的大汶口时期就开始有人类生活繁衍的迹象,但是“胶南”两个字真正出现在历史文献上是在1946年9月10日。当时政府决定建立胶南县,辖10个区(铁山、宝山、隐珠、环海、丰台、沙河、洋河、辛安、灵山卫、薛家岛)

当时藏马县是独立存在的,1944年8月,藏马县辖龙马、琅琊、石门、海青、旺山5区。1947年3月28日,藏马县将泊里、琅琊2区分为泊里、藏南、琅琊、寨里4区,共辖14区。4月,划藏马县洪凝、街头、五莲、户部4区归新建的五莲县。12月25日,建胶河县,藏马县石门区和胶南县丰台区、沙河区划入胶河县。

当然,这段文字也表明,事实上,现在日照的五莲县和我们青岛和我们胶南也是有着不可磨灭的近亲关系的!

真正的“老胶南”是这样的...曾经黄岛只是胶南的一个区

当然,我们上面所提到的胶河县并没有存活多久。

1953年5月,胶河县撤销,其丰台区、沙河区归胶南县。

1955年秋,胶南县设黄岛区。也就是说,我们80后90后所熟知的黄岛、辛安、薛家岛等以前都是我们胶南的管辖地!是不是突然有点凌乱?

好的,请整理思绪继续往下看!

真正的“老胶南”是这样的...曾经黄岛只是胶南的一个区

1956年2月,藏马县撤信阳、寨里、藏南、大山4区,辖龙马、吉利、贡口、琅琊、泊里、海青、桃林7区;胶南县撤黄岛、隐珠、胶河、洋河4区,(辖王戈庄、环海、张家楼、铁山、宝山、王台、红石崖、辛安、薛家岛、丰台、灵山卫11区和灵山岛镇。)

同年3月,藏马县撤销,将贡口、泊里、龙马、琅琊、海青、吉利6区及所辖73乡划归胶南县。胶南共辖17区、1镇(红石崖区、灵山卫区、薛家岛区、环海区、辛安区、王台区、王戈庄区、张家楼区、宝山区、铁山区、丰台区、贡口区、泊里区、琅琊区、龙马区、海青区、吉利区、灵山岛镇。)

是的,虽然胶南县突然将黄岛撤消了,但是,藏马县总算来到了我们的怀抱,自此,我们的胶南所辖区域也达到最大。在之后的5年里,胶南县的辖管区域相对比较稳定,这五年里,胶南县合并撤销部分区、乡,之后又在人民公社时期建立公社,后来又在人民公社的基础上成立村。

真正的“老胶南”是这样的...曾经黄岛只是胶南的一个区

想知道你们当时属于哪个公社?点这里!

不得不提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黄岛的成立也是跌宕起伏的。

1963年9月,胶南县新建黄岛人民公社。1972年11月,撤黄岛并入辛安人民公社。

1975年10月,胶南县划出黄岛、薛家岛、辛安3处公社,建立黄岛工委。

也就是说,从1975年开始,黄岛、薛家岛、辛安正式脱离了胶南的管辖,自立门户去了。换句话说,我们现在的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所辖区域,倒退四十年其实就是胶南!

真正的“老胶南”是这样的...曾经黄岛只是胶南的一个区

说了这么多,小伙伴们现在明白了么?

小编得出的结论就是,我们不能随意的喊2012年前的胶南市为“老胶南”,和40年前的胶南县比,他真的新太多了!但是想想,如果我们叫他“新胶南”似乎又怪怪的,我们究竟该如何称呼我们的故乡?来源:胶南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