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州区:农村党员城区有了“家”

 针对当前农村党员大量外出、党员回村参加学习教育不方便和“党员活动日”活动难开展等问题,今年9月以来,陕州区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空心村”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在城区租用会议室作为活动场所,大大提升了流动党员参与学习教育的积极性,拓宽了覆盖面。


  异地建“家”,让外出党员学习教育有阵地。目前,陕州区80%以上农村外出党员常住在三门峡城区。为此,该区以乡(镇)为单位,在湖滨城区通过租赁闲置房屋的形式,建立外出党员活动室,以“一室多用、分村共用”的形式,为每个村明确每月的活动日期;在陕州城区,以村为单位,结合区直机关党支部结对联系农村党支部活动,由相关区直单位为所联系村的外出党员提供活动场所、共享教育资源。此举极大方便了外出党员参加学习教育。
  集散结合,让村党组织议事决策有保障。为了既方便外出党员学习,又不影响村级事务决策,该区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每季度前两个月外出党员统一在常住地开展活动,第三个月全部回村参加“党员活动日”活动,召开党员大会,集中开展上党课、“党员积分评定”、“四议两公开”等重大活动。王家后乡坟上村党支部书记柴关青说:“现在三个月让外出的党员回来一次,村里的党员大会好开了,需要商议决策的一些事项也能按规定进行了。”
  强化管理,让外出党员学习教育规范化。陕州区把农村外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纳入基层党建目标考核和乡镇党委书记年度党建述职评议内容,并不定时进行抽查通报。乡镇党委明确专人加强外出党员学习教育管理,建立支部工作群,强化督导,跟踪问效,确保各项制度落实。村党支部为在外参与活动党员登记造册,分别成立党小组,每月通过微信等形式向在外党小组发布学习内容等,并适时由党支部书记或委派党支部委员参加在外党小组活动,各党小组组长负责日常学习教育组织实施,并做好签到和记录工作。

  “党员到哪里,党组织工作就开展到哪里,这样才能受到党员的欢迎,党员教育管理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陕州区相关负责人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