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这才是翻拍片的正确打开方式

第四季度的大荧屏,几乎成了“犯罪”类型片的天下,口碑之作层出不穷。从《少年的你》到《受益人》、《两只老虎》,或多或少都以“犯罪”为引,进而侧写生活,但这些影片严格来说并不算真正意义的犯罪类型片。

《误杀》:这才是翻拍片的正确打开方式

它们大多将“犯罪”做为影片的一个切入或爆发点,整体内容更多以生活与情感的刻画为基底,缩减“犯”讨论“罪”。直到12月,大荧屏才真正迎来两部犯罪类型片:《南方车站的聚会》、《误杀》。

《误杀》:这才是翻拍片的正确打开方式

前者因胡歌等人气演员的加盟,未上映时便获得相当可观的热度,上映后更因独特的暴力美学视角引发热议。后者由新人导演出品,陈思诚监制,肖央、谭卓主演,阵容不算华丽,但每个人又都是易出爆款的“元素”。

而事实证明,这个看起来没有人气却又有“爆款相”的主创团队,的确给2019的大荧屏带来一份独特惊喜。在七话心里,这部片子已是2019最佳犯罪片,也大概率会成为2019年度最后一个潜力爆款。

《误杀》:这才是翻拍片的正确打开方式

因为这一部国产犯罪片,有了观众期待的所有优点又敛去了影响观剧体验的常见缺陷,更拥有深刻有力的内核。(下文尽量不涉及预告片以外的内容,但微量剧透不可避免,担心影响观片体验的同学建议止步。)

剧情设计新颖,“作案”手法惊艳

盘点国产犯罪片曾经的困局,首当其冲便是案件设计不够新鲜震撼,要么看完过半剧情便能预知结果、要么故事没有记忆点,更缺乏惊艳感。但新片《误杀》的案件设计,完美的弥补了这一问题,为影片的精彩观感打下稳固基石。

《误杀》:这才是翻拍片的正确打开方式

这部电影名所用的“误杀”一词,其实已经“剧透”片中案件本质,整个故事都是围绕一个误杀事件进行的。少女误杀侮辱自己的富二代,妻子为了保护女儿掩埋尸体,丈夫为了保护妻女,又开启了与警方的博弈之路。

为保护所爱的人而不得不进行的犯罪,这在同类型影片中并不少见,《嫌疑犯X的献身》、《少年的你》里我们已经体验过类似设定。掩盖真相、伪造不在场证明甚至顶罪,是各国导演都钟爱的犯罪契机,这已经成为常见梗。

《误杀》:这才是翻拍片的正确打开方式

而让《误杀》将一个常见设定发挥到极致的,是烧脑又新颖的案件设计,它用老电影元素撑起了一部新的作品。

片中的男主并不是一个天才罪犯,甚至只有连女儿都看不起的小学学历,但他对刑侦犯罪电影异常钟爱。妻女作案后,曾经观看过的无数犯罪片镜头在他脑海中浮现,最终他选择了立意为“完美犯罪”电影《蒙太奇》作为脱罪思路。

《误杀》:这才是翻拍片的正确打开方式

《蒙太奇》是2013年上映的韩国电影,备受悬疑题材爱好者追捧,豆瓣评分高达8.0。蒙太奇,即剪接之意,是广泛用于电影剪辑的拼贴手法。它可以摆脱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将分裂的片断性素材,拼接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在电影《蒙太奇》中,女主为惩罚已经已过追诉时效的罪犯,在15年后用同样的作案手法制造了一起新的案件。前后两个案件的证据高度统一,在经过女主刻意“剪辑”后形成一个完美的证据链,最终让凶手伏法。

《误杀》:这才是翻拍片的正确打开方式

《误杀》中的丈夫以此片女主的作案手法为灵感,为一家人制造了完美的不在场证明,使警方无计可施。但不同的是,《蒙太奇》“剪辑”的是两个空间的犯罪证据链,而《误杀》“剪辑”的则是人类原本无法掌握的特定时间。

整个“剪辑”流程让观众脑细胞高度活跃,稍微一个分神便可能错过男主的拼接线,待到剧情点破男主作案手法之后,更有酣畅淋漓之感。具体细节观影后感悟更深,不过它的灵感来源于《蒙太奇》,却又与《蒙太奇》完全不同。

《误杀》:这才是翻拍片的正确打开方式

它以电影致敬电影、以犯罪片渲染犯罪片,最终呈现的效果,新鲜感十足而又让观众拍案叫绝。新颖“剪辑时间”概念更让观众无法预期后续,这才是犯罪片应有的剧情魅力,才能成为一部佳作。

逻辑缜密,节奏青出于蓝

七话虽惊艳于《误杀》案件的精彩设计,却也不得不承认,这部影片是继《你是凶手》后又一部翻拍片。它改编自印度高分电影《误杀瞒天记》,但与以往国产翻拍片难超越原版不同,《误杀》比原版更具观赏性。

它完美消化了原版缜密的逻辑,又弥补了节奏上的欠缺。

《误杀》:这才是翻拍片的正确打开方式

将蒙太奇手法概念化后去“剪辑”时间,这是原版电影最精彩的创新,它又用了大量的细节铺垫与人物刻画来佐证主角的完美计划。整个故事逻辑缜密、人物行为演变也经得起推敲,但不同地区的作品还是有他们独特的风格取向。

印度版《误杀》带有当地明显的叙述风格,喜欢印度电视剧的观众,会觉得相当熟悉。但对于普通中国观众来说,印度版《误杀》虽逻辑铺垫更有消化空间,整个故事却显得冗长了一些,待到高能情节出现之时观众已经历不少“尿点”。

《误杀》:这才是翻拍片的正确打开方式

而新《误杀》在整个剧本的打磨上,巧妙地压缩了男主角的行为铺垫线,用更短的时间为故事打好了基底。待到后期案件开始时,也适当进行了细节改动,采用更接地气的方式,呈现了同样缜密的逻辑,并加深剧情冲突。

比如,改编后的故事加大了反派桑坤与男主的矛盾点,并插入了颇有寓意的羊。

《误杀》:这才是翻拍片的正确打开方式

前者既可以让男主发现误杀事件后的反抗更为合理,又能增加了戏剧冲突,让节奏更为紧凑。后者的存在则有强烈的烘托性,“羊”有替罪、救赎之意又有歧路亡羊的暗示,与男主心境变化交相辉映,这便无需再花费大量时间铺垫人物内心。

《误杀》:这才是翻拍片的正确打开方式

《误杀》的改编方式,使整个故事干净利落又严谨不浮躁,这是许多国产翻拍片甚至剧情片都值得借鉴的。不少翻拍无法超越原作,便是因逻辑呈现与节奏几乎与原版一模一样,忽略了本土化与观赏性的全新把控。

这样一来,整个故事都会有浮于空中之感,难在观众内心萌芽,更难快速绚烂。希望这一次,《误杀》的全新精彩能让翻拍片以及戏剧节奏把控过于平缓的剧情片制作方,反思自己的创作态度。

《误杀》:这才是翻拍片的正确打开方式

立意丰富有层次,寓意深远

与节奏改编同样精彩的,是《误杀》带来的全新触动,立意更加深刻。七话一直更赞赏有内核与担当的影视作品,比如想要促成大开大合世界观完善的《奇遇人生》,比如借古喻今、保留赤子之心的《大宋少年志》。

以及,如今的《误杀》。

《误杀》:这才是翻拍片的正确打开方式

它的故事触动最为直观的是亲情,男主为了保护家人铤而走险,一家四口为了彼此而团结一致。但与原版守护家庭这个唯一内核不同,剧情持续呈现之时,你会发现这部作品更多的是为受害者“发声”,但它的声音又是通透圆润的。

整个案件产生的根源,其实是“未成年人犯罪”,死者成为受害者之前先是施害者。剧中谭卓、陈冲饰演的两位母亲可以为孩子付出一切,但前者外表懦弱却内心坚强、后者看似强大却不堪一击,同样的爱却不是同样的果。

《误杀》:这才是翻拍片的正确打开方式

当死者的劣行被捅破后,谭卓一句“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就是个禽兽”引发影院一众叫好声,这句在民间广泛讨论的声音终于出现在我们的大荧屏。有些悲剧的发生早已注定,但它原本可挽回的契机被无视,更应该去深思。

《误杀》:这才是翻拍片的正确打开方式

它的声音也不止于“未成年人犯罪”,结尾一句“羊有草吃就够了,他们才不在意会不会被薅羊毛”,相信能触动每一个观众。一个误杀的故事,编剧站在多个视角去看它因、去为它发声已经让人惊艳,但同时也给出更圆润的“果”。

这个“果”,便在结局。

《误杀》:这才是翻拍片的正确打开方式

对于观众一些来说可能这部电影的结局不够“爽”,甚至会质疑编剧太刻意,但七话却觉得改编后的结局更有深度。这个结局告诉观众“爽”并不代表光明,男主知道罪行的存在,看到开始学会欺骗的小女儿,更目睹由抗议变为暴动的世态。

他代表被压迫小人物的反击,他给了民众一个宣泄的契机,但当保护家庭的脱罪计划已经开始影响到每个家人的心态,当他面对强权不得不借助的力量开始反噬,甚至慢慢演化成社会动荡,便是另一重的悲剧。

《误杀》:这才是翻拍片的正确打开方式

这个视角的增加,赋予观众更深入的思考,也让作品格局更加完美有力。

如果说剧情节奏改编的成功让《误杀》成为一部有观赏性的犯罪片,那么内核的加深更夯实了它的佳作质感,让它真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它给了翻拍片立了一个新标杆,也将成为国产犯罪片中浓郁的一笔,余韵必悠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