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毁誉参半的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墓

袁世凯墓袁林又叫袁公林,始建于1916年6月,建成于1918年6月,墓地占地面积9万多平方米,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袁世凯及其夫人于氏的合葬墓。

探寻:毁誉参半的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墓

袁世凯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北关区胜利路洹水北岸的太平庄,墓地南临洹水、北望韩陵、东接御道、西依京广线。袁林的营建是按照明清皇陵的格局、采用中西合璧的手法进行建造的,是我国古今并存、中西并蓄的建筑特例,在我国陵墓建筑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探寻:毁誉参半的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墓

袁林于1982年11月21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1月被安阳市旅游局公布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2018年12月25日,袁林通过国家旅游局景观质量评审,荣获国家3A级旅游景区。

【为什么不葬在项城】

1916年6月6日,时任中华民国总统的袁世凯病逝,当时主政的北洋政府按照其遗愿“葬吾洹上”,委派河南巡按使田文烈赴安阳选址为其选址建墓。经过两年多的时间,这座耗资70余万元、占地40余亩的墓地在洹河畔建成了。

探寻:毁誉参半的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墓

那么生于项城的袁世凯,为什么不把墓地建在老家呢?原来袁世凯母亲去世后,因母亲的安葬问题,与其异母兄长产生了矛盾,后定居于河南省彰德府(今安阳市)洹上村,死后遂葬在这里。

袁世凯小时候就知道安阳的洹上村,相传商朝宰相伊尹在朝中遭人诽谤,到洹河上隐居三年,后来商王亲自到洹河上接他上任。同时安阳也是袁世凯的远祖——东汉军阀袁绍的发祥地,于是就觉得这里是属于自己的吉祥宝地。加之其在小站练过兵,遂在这里买下了二百多亩地,只是没想到很快就派上了用场。因此袁世凯去世后,归葬其曾阅兵、隐居过的安阳,也是在情理之中。

探寻:毁誉参半的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墓

【袁世凯墓为什么称“林”】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冒天下之大不韪而称帝,实则名不正言不顺,最后四面楚歌,不到六十岁便去世了。袁世凯去世后,他的大儿子袁克定曾想效仿历代帝王,把袁世凯的万年吉地称为“袁陵”。

探寻:毁誉参半的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墓

时任北洋政府的当政者徐世昌却极力反对,他说:“项城生前称帝未成,未曾身居大宝,且已取消洪宪年号,如果采取袁陵之名,实为不妥。林与陵谐音《说文解字》上解释陵与林两个字可以相互借用,毕陵之名、乃陵之实,这多好啊”。以当时的政治环境,徐世昌的话自然是起了效用,于是袁克定便舍弃“袁陵”而称之为“袁林”了。

【主要景点】

整座袁林以神道为中轴线,南北绵延两公里。硕大的壁照是整个袁林的最南端,壁照内侧饰满砖雕图案,其技术精湛、庄重典雅,是中国现存璧照中规模最大、纹饰最美的一个。

探寻:毁誉参半的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墓

牌楼:绕过照壁、沿神道向北跨过糙石桥、青白石桥后,袁林内的标志性建筑——牌楼赫然呈现在眼前。与传统木结构、石结构的牌楼不同,袁林牌楼采用铁筋洋灰石子建成,这在历史上是极为少见的。据说为了修建这座陵墓,北洋政府专门从日本进口了大量水泥。如今这座六柱五楼的高大牌楼,雄踞于袁林神道中央,为整座陵园增添了雄浑、壮阔之美。

探寻:毁誉参半的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墓

望柱:是袁林陵地的标志,高一丈五尺,耸立于基座之上。柱身六面,满饰花纹。上面的花纹称为“章”,因为总共有十二种,所以称作“十二章纹”。十二章纹是中国传统的帝王专用纹样,它以黼黻为中心,四周围绕着日、月、星、龙等不同的图案,经过石匠的巧手雕琢,共同组成了一件难得的浮雕佳作。

文武翁仲:最能体现袁世凯时代特色的是神道两旁的文武翁仲,翁仲的体型与真人般大小,装束完全是袁世凯执政时期的特色。文官头顶平天冠、袖手肃立、神态恭谨;武官身着北洋军服、腰扎皮带、手握军刀、神态威武,文武共同守卫着袁林,时代特征鲜明,即反映出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又充分体现了袁世凯时期的礼仪风貌。

探寻:毁誉参半的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墓

碑亭

是袁林中比较重要的建筑之一。它面阔三间,亭内伏卧着一座巨大的石雕,叫作赑屃。传说龙生九子,各有所好,其中之一的赑屃喜好负重,所以人们安排它来驮碑。在这个高达5.5米的墓碑上,雕刻出了数条蟠龙,翱翔云中,显现出墓主人身份的非比寻常。墓碑正面则镌刻“大总统袁公世凯之墓”九个苍劲挺拔的端楷大字,这出自于袁世凯好友徐世昌的手笔。

探寻:毁誉参半的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墓

堂院:

是袁林最重要的、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堂院大门,为单檐歇山顶建筑,上覆绿琉璃瓦,面阔三间。在堂院大门的每一扇门板上,都有横七排、竖七排的铜门钉,它不仅起到装饰门面的作用,更重要的体现出一种森严的等级,表明它的主人虽然比故宫里的皇帝低一个等级,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贵人物。

探寻:毁誉参半的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墓

墓庐:这里与前面的景象迥然不同,一派欧式风格。罗马式的大柱子、浑铁铸就的大铁门、青石砌成的墓庐,与前面的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墓台前的大铁门是呈“山”字形,以浑铁铸成,镶嵌在西洋柱廊式的白石双柱之间。铁门的上端各有一个八角徽章,徽章的中心仍是十二章纹,反复强调着墓主人的独特身份。墓庐作圆形,由三层台阶隆起,周围雕有十二尊石狮,更加显示出了一种威严之势。(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