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野山參之鄉桓仁縣:天時地利成就一支參

桓仁是我國野山參之鄉,山參栽培已有 160年曆史,且在整個縣境內均有分佈,白山農夫種植地就在那。

白山農夫林下山參體靈秀、五形俱佳,素以體美、緊皮、細紋,色昧純正而聞名,林下山參具備的這些特點與桓仁地理、氣候等條件分不開的,可以說,白山農夫林下山參是來自大自然深山的饋贈。

今日,小編就深度解析桓仁特殊的地理環境、氣候、植被、土壤條件

一、桓仁氣候條件保證了林下山參足夠的低溫休眠時間和生長期的溫、溼度

一方面桓仁氣候居於中溫帶大陸溼潤性季風氣候,具有冷涼溼潤的氣候特點。春季溫暖溼潤;夏季較短,降雨集中;秋季早晚溫差大;冬季漫長,嚴塞多雪。活動積溫歷年平均為3015. 5C,最高氣溫37. 2C,最低氣溫-35.7C,年平均氣溫為6. 3C,年平均相對溼度為70%左右。桓仁地區全年太陽總輻射量為125. 9keal/cm'。

人參屬於陰性植物,對光的要求較為嚴格,光輻射強弱直接影響人參的發育、產量和質量,高輻射量有利於人參的有效物質合成,使桓仁山參皂試含量多於周邊地區的山參。

另一方面:桓仁全年無霜期135d,初霜一般在9月中旬,終霜一般在5月上旬,滿足人參整個生育週期生長的時間。年平均降水量870.4mm,年平均降水日數為130~160d,4~9月降雨量佔全年的86. 7%,降雨多集中在7~8月,降雨量高於其它地區,而7~8月間正是山參生長的最快時期,遼寧最大的淡水湖"桓龍湖”位於桓仁境內,形成了獨特的一年四季風調雨順,晝夜溫差小的小氣候特點。這樣的氣候特點能夠增加林下山參生育期,有利於山參自身營養物質的積累。

深度解析野山參之鄉桓仁縣:天時地利成就一支參

二、桓仁滿族自治縣的地理位置是人參生長的最佳區域

要知道,緯度越高,人參全生育期越短,出苗期也相應推遲;桓仁滿族自治縣位於遼寧東部,渾江中下游地帶,地理位置在E124*27'~125*40'、N40*54'~41°32'.處於人參分佈的最佳緯度範圍內,為中溫帶地區。

中溫帶往北緯度越高,人參全生育期越短,出苗期也相應推遲。

中溫帶向南緯度越低,人參全生育期越長,出苗期也相應提早。

桓仁正處於中溫帶以南地區。

在同一緯度下,隨著海拔的增高,人參全生育期隨之縮短,出苗期也相應推遲。而桓仁境內分佈著長白山脈延人的東西兩支餘脈,西為龍崗山脈,東為老嶺山脈,是歷史上山參分佈較多的長白山南麓,山勢崎嶇低緩.大部分海拔400~1000m,為低山丘陵山區,是人參生長的最佳區域。

深度解析野山參之鄉桓仁縣:天時地利成就一支參

三、林下山參質量特色與水資源的關聯性

桓仁境內水資源極其豐富,全省最大的淡水湖-桓龍湖坐落於境內,集水面積100km2以上的河流有8條,如同人體脈絡一樣分佈在全縣的溝溝岔岔,山水相互環繞,彼此依附,充足的水利資源改善了山區的氣候條件,為人參生長創造了良好的棲息環境,所以絕佳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獨厚的山水相依地貌構成是形成白山農夫林下山參質最特色的前提。

四、桓仁縣的植被資源庇護了林下山參的生長

桓仁縣屬長白植物區系與華北植物區系的過渡地帶,植被具有古老性、珍貴性、複雜性和多樣性等特點。

植被屬溫帶夏綠闊葉林帶長白植物區系,原生植物群落是以紅松為主的針闊混交林逐漸演替為目前的天然次生林。各種林木生長茂盛,森林覆蓋率高達76.6%。植物種類繁多,約有231科,1683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野生人參便是其中之一。林分多以柞林、雜木林為主的天然次生林,其面積佔有林地面積的74.99%。桓仁山參主要適合的植被選擇正是以柞、椴、色、樺樹等為主的闊葉林或針闊混交天然林,樹齡在20年生以上。所以特有的植被條件是構成白山農夫林下山參質量特色的保證。

深度解析野山參之鄉桓仁縣:天時地利成就一支參

五、桓仁山的土壤條件保證了林下山參的皂甙含量

桓仁的土壤有6個土類,10個亞類,33個土屬,62個土種。土壤肥沃,平均土壤有機質含量為3. 5%,土壤溼度40% ~50%,其中棕壤土面積廣,是桓仁分佈面積最大的1個土類,主要分佈在山地、丘陵和漫崗上。

適合山參生長的棕壤性土亞類主要分佈在石質山地,丘陵及陡坡山地,面積2.58萬hm2,佔棕壤土類面積的91. 3%,其中自然土壤面積2.57萬hm'。坡度較大,土層淺薄,其成土母質為岩石風化殘積物,有明顯的淋溶和澱積過程。表層(也稱淋溶層),為灰棕色,團粒結構,呈微酸性一中性,使白山農夫林下山參形成體態自然,表皮黃白色,有光澤,緊實,鬚根細長,有韌性、不易折斷的形態特徵,其生長植被也主要是柞樹、椴樹和雜樹及草本植物,土壤有機質含量最高達7. 26%,均多於其它地區,也是增加白山農夫林下山參皂甙含量的一個重要因素。

深度解析野山參之鄉桓仁縣:天時地利成就一支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