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8,已预定奥斯卡最佳影片

今年可谓是斯嘉丽·约翰逊的大年。

《复仇者联盟4》席卷全球,《黑寡妇》独立电影提上日程,年中的《少年乔乔的异想世界》好评如潮。

豆瓣8.8,已预定奥斯卡最佳影片

在刚刚公布没多久的金球奖提名中,她主演的《婚姻故事》以六项提名领跑,直接碾压大热的《小丑》和《爱尔兰人》。

口碑上也是独占鳌头,豆瓣8.8,IMDb8.5,烂番茄96%,MTC94分,入选各种年度榜单十佳影片。

豆瓣8.8,已预定奥斯卡最佳影片

虽然片名叫《婚姻故事》,实际上讲的是离婚的故事。

妮可(斯嘉丽·约翰逊饰演)是美国性喜剧里一脱成名的青春派偶像,查理(亚当·德赖弗饰演)是先锋派戏剧的导演。

两人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相识,随之相恋,然后结婚,婚后的他们很快有了自己的孩子,一家三口幸福的生活着。

豆瓣8.8,已预定奥斯卡最佳影片

而影片长达八分钟的开场更是他们相爱的证明。

这是两人的两段以“What I love about……(我之所以爱……)”为题的独白。

查理说:“我之所以爱妮可——别人说话,她会认真聆听;遇到棘手的家庭破事,她知道如何正确处理;她知道何时让我独处……”

妮可说:“我之所以爱查理——查理毫无畏惧,他从不会因为他人看法或任何挫折,放弃自己想做的事;他很整洁,生活里我要靠他才能把事情弄得有条理……”

豆瓣8.8,已预定奥斯卡最佳影片

那时的他们许一世不变心,把余生交给对方,所以那些一地鸡毛的琐事都会化成平淡生活里的浪漫。

热恋时的激情也会遮蔽掉所有问题,但当潮水散去,沙子露出水面时,每一粒都成了硌脚的阻碍。

婚姻就此有了裂痕,双方不再相互包容,不再彼此谦让,即使洒进来的是阳光,也会觉得刺眼。

生活就是这样子,不如诗,转身便会撞倒现实,热恋时的你侬我侬终究会被时间消磨殆尽,直至把日子过成刺,感情也就此淡漠。

豆瓣8.8,已预定奥斯卡最佳影片

他们之间破裂的感情,没有再维持下去的必要,离婚似乎是唯一的选择,妮可和查理的确这样做了。

起初查理并不觉得他们的婚姻已经走到了尽头,以为只是夫妻之间因沟通有了点小矛盾,直至妮可递上离婚协议书他才明白感情已不可挽回。

为了不辜负那些年的相爱,两人决定让分离来的体面一些,可当回忆夹杂着怨气泥沙俱下时,请律师出面就成了无可避免的事儿。

当妮可对律师的诉说过去时,这段婚姻走向尽头的原因便昭然若揭。

豆瓣8.8,已预定奥斯卡最佳影片

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让他们的婚姻分裂成了两个极端。

查理自小与父母不和,很早就出来打拼,他喜欢一个人独处,不善于社交,只愿意跟熟悉的一切待在一起。

妮可则是来自好莱坞世家,热情奔放,对待人或物总是激情满满,钟爱浪漫的生活和自主的职业。

性格迥异的两人结合在一起,要么互补双赢,要么互斥双输,很显然,他们走向了后者。

豆瓣8.8,已预定奥斯卡最佳影片

很多时候,打败婚姻的不是出轨、吵闹、金钱,而是温润如水的习惯。

妮可和查理除了夫妻外,还有一层身份就是演员与导演。

豆瓣8.8,已预定奥斯卡最佳影片

与查理结婚后,妮可放弃了自己前程似锦的演员生涯,转而投入到查理执导的舞台剧中。

一来是自己所主演的电视剧不入流,与世俗相悖,二来是查理所代表的舞台剧是艺术的象征,这种艺术高低上的差异,让妮可选择依赖查理。

这种话语权的失衡,让这段婚姻从一开始就埋下了分崩离析的种子。

豆瓣8.8,已预定奥斯卡最佳影片

妮可渐渐地由众星捧月变成了偏隅一角,她习惯了被查理指导和挑错纠正,因为他是导演,自己是演员。

但是查理却一直沉迷在这种习惯里不可自拔,他没有分清生活与工作,所以不论在家中还是舞台上,都会直言不讳地指正妮可。

妮可的声音自然会越来越弱,直至不受重视,如一件事情,按照查理的意思去做就是商量过了,若依照妮可的想法来办,仅是讨论而已。

就连两人在即将离婚的档口,查理还是会以权力最高者的身份,对妮可的最后一场戏的演技进行点评。

豆瓣8.8,已预定奥斯卡最佳影片

在这种环境下,查理的舞台剧事业愈发光彩,而妮可却只能戏院演戏,失去很多机会,导致事业停滞不前。

尤其是生了孩子后,查理对家庭的关注度不够,一心扑在他的戏剧上,让带孩子这件事由“我们”变成“我”。

如此不对等的事业发展,妮可产生了更多的自卑感。

豆瓣8.8,已预定奥斯卡最佳影片

而且查理一再无视妮可,根本没有意识到妮可的妥协与迁就。

妮可想要当导演,被他否决,妮可想要回到洛杉矶,依旧被拒,他几乎从来没有正视过妮可的想法。

豆瓣8.8,已预定奥斯卡最佳影片

甚至在妮可已经决定离婚,从纽约搬到洛杉矶后,让他来与自己商量离婚事宜,可查理到来的第一件事却是告知妮可自己获奖了。

因为在他以往的生活里,妮可没有被摆到最重要的位置,而妮可呢,听到后,还是像以前一样,习惯性的称赞,而后神情落寞。

每次话到嘴边,都会被查理打断。

豆瓣8.8,已预定奥斯卡最佳影片

妮可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这种习惯。

她习惯了查理回家后收拾起自己扔满地的内裤和袜子,习惯了打开橱柜不关门,等待查理顺手关上。

由小及大,这些细小的习惯逐渐让妮可觉得查理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

豆瓣8.8,已预定奥斯卡最佳影片

然而这种日常的消耗让生活黯然褪色,这样略带畸形的关系,让妮可感到自己很渺小,对自我存在和自我价值产生了怀疑。

她开始重新思考自己是否只是查理的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附属品,能不能拥有自主决定的后半生。

那些细碎的感知和错位的期望让彼此疏离,她不想再为查理放弃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放弃自己事业上更多的可能性。

豆瓣8.8,已预定奥斯卡最佳影片

婚姻意味着牺牲,如果各自都有追求,爱情自然不会圆满,两人的坚持让日常的微小被放大。

再加上对对方的寄予的希望一旦变成失望,恨意便如野草般滋长。

曾经的甜言蜜语也就变成了如今的恶语相向,就像毒箭一样刺向对方,每留下一道痕迹都是爱过的证明。

豆瓣8.8,已预定奥斯卡最佳影片

爆发的前奏则是法庭上的那场对峙。

妮可和查理分坐在两端,双方的律师坐在中间,为了孩子的抚养权,争锋相对,冷言冷语。

昔日的温情、下意识的关怀、只有彼此才知的秘密、相互的扶持等都成了律师口中的恶。

豆瓣8.8,已预定奥斯卡最佳影片

他们为了占据道德的最高点,全然不顾当事人的窘迫。

正如查理在咨询律师时所说:“刑事律师会看到坏人最好的一面,离婚律师会看到好人最坏的一面。”

本想保持的体面,在庭审那一刻荡然无存。

豆瓣8.8,已预定奥斯卡最佳影片

豆瓣8.8,已预定奥斯卡最佳影片

之后,长期缺乏正常沟通的两人决定坐下来好好的聊一聊,从尴尬、沉默到激动、争执,直至互戳对方痛楚,只用了三分钟不到。

在逼仄的空间内,到处充斥着两人人身攻击的咒骂,妮可责怪查理不考虑自己的感受,对此很反感。

查理还击道:“你个邋遢鬼,”我每天醒来,都希望你死了”。

也许意识到自己话语较重,话音刚落就跪倒在地,掩面哭泣,妮可走了过去,抱住了他,以行动给了这段感情最大的温柔。

他们还相爱,只是无法在一起了。

豆瓣8.8,已预定奥斯卡最佳影片

混乱结束,尘埃落定,儿子判给了妮可,他们常住洛杉矶。

又一年的万圣节,查理来接儿子,告知妮可自己要定居洛杉矶一年,两人相顾无言,便纵有千种情绪,已无人可说。

此时的两人都是痛苦的,可他们的感情又是细腻的。

豆瓣8.8,已预定奥斯卡最佳影片

一个人已经放弃一直期待的一件事却在兜兜转转间意外达成了,另一个人总算学会了奉献却已失去最爱之人。

他们的无语凝噎,让之前所有的良辰好景都成了虚设。

最后剩下的只有遗憾。

豆瓣8.8,已预定奥斯卡最佳影片

当查理念妮可对他写的信,读到“我见到他两秒钟后,就爱上了他。我永远都不会停止爱他,尽管现在已经没什么意义了”时,情绪再也抑制不住。

湿了的眼眶和抽搐的嘴角都让他懊悔,自己的改变来得太迟,可一切又难以回到从前。

站在门口看到此番情景的妮可,同样极力在控制眼泪,她还爱着他,只是这份爱已过了保质期,不再新鲜。

豆瓣8.8,已预定奥斯卡最佳影片

后来的他们什么都有了,却丢了我们。

后来的他们什么都懂了,却丢了时间。

这不是一部婚姻劝退指南,只是在告诉你熬得住平淡才是生活,彼此付出才算夫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