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縣博物館:收藏小清單 弘揚正能量

在天祝縣脫貧攻堅工作中,湧現出了馬生祿、李洪錄等一批不等不靠不要,靠自己雙手勤勞致富奔小康的典型事蹟。他們用一紙申請書,一張清單傳遞著感恩祖國感恩黨,奮力拼搏奔小康的正能量。

連日來,天祝縣博物館先後到天堂、東大灘等鄉鎮收藏李洪錄、馬生祿的感恩清單和退出低保申請書。這兩張普通的洋溢著滿滿正能量的申請和清單,將會被永久珍藏,教育和感染更多的人懂得知足、懂得感恩。


天祝縣博物館:收藏小清單  弘揚正能量


天堂鎮的李洪錄老人從93年開始記錄每年享受到的政策和各類幫扶資金。後來他又繪製了一張表格,記錄了從2006年以來享受的低保、殘疾人補助、生活補貼、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等各種幫扶資金和項目,總計41萬多元。這是一串數字,但老人卻用這樣一串數字銘記黨恩,記錄時代變遷,並教育子女時刻知黨恩、感黨恩、跟黨走。

天堂鎮天堂村大宗臺組村民李洪錄:“我今天把這個清單,交給了天祝縣博物館,(目的)就是讓大家看一下,教育大家知黨恩,感黨恩,永遠跟著共產黨走。”

天祝縣博物館:收藏小清單  弘揚正能量


同樣是貧困戶,東大灘鄉上圈灣村馬生祿一家,2006被評為低保戶。2012年,鄉上調整一類低保每年收入8040元。加上重度殘疾人補助、養老金、草原補貼和冬春補貼等收入5000多元,他家政策性收入達到13000多元。2019年,女兒馬海霞考上了“三支一扶”衛生事業崗位,分配到松山鎮衛生院工作。這一下,馬生才哥倆心裡樂開了花。隨後,馬生祿便主動寫申請要求退出低保,想把低保讓給更需要的家庭。

東大灘鄉黨委副書記 蔣春暉:“馬生祿、馬生才兄弟倆是在今年脫貧攻堅工作中湧現出的,主動申請退出低保的典型。他們懂得知足,懂得感恩,他們不等不靠不要,將一個家庭戰勝貧窮的志氣寫在一頁申請書上,折射出了新時代中國農民堅強不屈,奮力拼搏的精神和勇氣,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天祝縣博物館:收藏小清單  弘揚正能量


寫感恩清單、申請退出低保,這是兩個普普通通的農民感恩祖國感恩黨,在脫貧路上把需要讓給其他人的一種最樸實的初心,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他們身上的具體體現。

天祝縣博物館幹部 劉德春 :“最近兩天,我們博物館收藏了天堂鎮天堂村李洪錄的感恩清單,東大灘鄉馬生祿、馬生才兄弟主動申請退出低保的申請書,他們這種精神讓我們在敬佩的同時又倍感鼓舞,我們博物館要積極傳遞正能量,提振精氣神,需要他們這種質樸的行動來感化和鼓舞其他人,為摘掉貧困的帽子,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

記者:高當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