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博弈:在“不確定”的股市裡,往往存“確定性”的投資機會

股市投資的本質,是風險與機會的博弈。避開“確定性”風險,尋找“確定性”機會,是精明的投資者屢戰屢勝的法寶之一。


股市的一大特點和魅力所在就在於它的“不確定”性。只要交易沒有結束,任何人都無法肯定大盤和個股最終究竟是漲還是跌。正因為股市存在這種“不確定”性,多數投資者在實際操作中都會有兩手準備,不輕易滿倉或空倉。但多年的投資實踐表明,在“不確定”的股市裡,往往存在“確定性”的投資機會。

股市博弈:在“不確定”的股市裡,往往存“確定性”的投資機會

存在“確定性”機會的股票,大多質地優良、估值偏低、漲幅不大、未被炒。有的生不逢時“被破發”。但多數股票隨著日後行情轉暖,都有機會使股價重回發行價之上。從破發價漲到發行價這段升幅,便是這類股票的“確定性”機會。有的承諾“最低減持價”。一些上市公司大股東對所持股票頗有信心,不僅自願將其所持有的已解除限售的股份進行鎖定,而且明確作出在二級市場減持的最低價格承諾。從市場價至承諾的最低減持價之間的溢價部分,便是這類股票的“確定性”機會。有的實力機構不斷增持。一些潛力巨大的公司當股價跌至一定低位後,投資機會逐步顯現。此時,實力雄厚的機構,往往會抓住這種難得的建倉良機,在二級市場大量增持這類股票。增持後,有的股票短時間內又出現大幅下跌。從下跌後的市場價到增持價之間的差價,便是這類股票的“確定性”機會。

股市博弈:在“不確定”的股市裡,往往存“確定性”的投資機會

股市裡的“確定性”機會,除了上述三種以外,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是,這種“確定性”機會都是相對性的機會而非絕對性機會,在實際投資中還需理性應對,兩手準備。一般來說,“限價減持”的公司、不該破發而破發的公司以及大股東持續增持的公司,其二級市場的價格最終多有機會超越減持價、發行價和增持價,只要二級市場的價格在減持價、發行價和增持價以下,或多或少都存在這種“確定性”機會。

尋找、發現並抓住“確定性”機會的關鍵在於做個有心人。投資炒股,不要奢望天上會掉餡餅,沒有人會把好端端的“確定性”機會白白地奉送給你。發現“確定性”機會的唯一途徑,是在大量雜亂無章的信息面前,自己去尋找、辨別和發現。在平時讀報、上網、看電視時多留心,勤思考,一旦發現“確定性”投資機會,就不要讓它輕易溜走。

股市博弈:在“不確定”的股市裡,往往存“確定性”的投資機會


“確定性”機會的投資操作與尋找發現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機會大小與獲利與否也沒有必然的聯繫。讓“確定性”機會變為實實在在的收益,需要投資者在實際投資中加強鍛鍊,不斷提高操作技法和能力。需注意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好消息不等於好買點。

與日常交易中“會買更要會賣”不同的是,抓住“確定性”機會的操作“買比賣更重要”。一般來說,存在“確定性”機會的股票的賣點是相對確定的,取勝的關鍵在於買點要好、成本要低。當有關“確定性”機會的消息公佈時,往往股價已被炒高,再加上市場關注度較高,第一時間高開的可能性很大,此時建倉成本就會很高,獲利空間非常有限。弄不好,遇到莊家洗盤,還會吃套甚至深套。

(2)被拋棄時別放棄。

經過一段時間的沉寂,許多存在“確定性”機會的股票又會恢復“平靜”,漸漸被市場淡忘。隨著人氣下降、股價下跌,存在“確定性”機會的股票開始被眾人拋棄,此時恰恰為投資者提供了難得的建倉良機,買入後獲利的勝算和空間大大增加。


股市博弈:在“不確定”的股市裡,往往存“確定性”的投資機會

(3)題材兌現早退出。

投資存在“確定性”機會股票的目的是獲取“確定性”收益,一般情況下,投資者可採取“不見兔子不撒鷹”策略。只要“確定性”題材沒有兌現,股價未達減持價、發行價和增持價,就一路持有,與莊家比耐心。當股價觸及減持價、發行價和增持價時,無論獲利與否、收益多少,都要趕在題材兌現、莊家減持之前無條件離場。離場後,無論是漲還是跌,都不要輕易進行回補,因為此時“確定性”題材已經兌現,機會已經喪失,這也是操作“確定性”機會股票與日常交易的一大區別。


喜歡的老鐵可以關注我,關注留言區!

怎麼跟,怎麼學去微頭條文章後面找方式方法!

也可以留言交流探討,解疑答惑,讓你趨利避害!

讓我們一起努力,做好交易,實現財富自由和人生的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