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听老辈人说,昆明马街那边的一个村子里,以前有一家十分出名的臭豆腐糊辣鱼,作为一个资深的吃货,我很有必要推荐给大家,翻阅了大量资料后,目的地锁定在马街中心学校旁。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寻觅美食的历程总是艰辛而刺激,要达到目的地,首先要穿越马街摩尔城下面的“黑洞”,然后再穿过马街大道,难找系数可达十颗星。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直行就到了春雨路,开车在春雨路上绕了4个圈才找到了路口,原本可以直接右转的路口,主干道限行,得从辅道通行右转。进入马街下村左转右转,对于没有方向感来说的人瞬间就迷路了。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与其跟着导航走,不如下来问路,这个村子里的人都知道,会给你热情的指路。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马路两边都是上世纪90年代盖起的单元房,南北或东西向,非常好住,每家的窗台上都会种满花花草草,过着诗情画意一般的生活,这种幸福感,是城里人无法感受到的。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第四次转弯,可以看到一个建筑标识——红河电缆。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马街向来以电缆厂而出名,这么优秀的企业,居然藏在这么偏僻的位置。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电缆厂旁边就是马街中心学校。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终于七拐八绕,在村民的带路下终于到达了目的地——狮子塘。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狮子塘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方圆十公里,提起狮子塘,上到七八十岁的老人,小到上学的孩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占地10亩,藏在马街村子里的“桃花源”,早些年以一道“臭豆腐糊辣鱼”而闻名整个春城,传承人更是换了一代又一代,前几年因为内部纠纷,这道菜才渐渐淡出江湖。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经过第五代人改造后,环境好了10倍,菜品也丰富了许多,而且价格相当亲民,还有超大的垂钓塘,深受垂钓爱好者的喜爱。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多数人并不是喜欢钓鱼而来这里的偷懒的,而是冲着那道经久不衰、经典传奇的臭豆腐糊辣鱼而来的,关于这道菜的配方,村民透露曾一段时间被第四代传人藏在对面那栋“凹”字形的建筑里,由于家族纠纷,在一个暴风雨的黑夜里,这位传人偷偷地抄了一部分,从此隐姓埋名在外大展宏图,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配方的精髓恰巧没有抄到,所以只能成半仙。了解到这里,不得不感叹,历史总是惊艳的相似啊!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世人都瞩目的臭豆腐糊辣鱼,做法神秘,即便是我这样的身份也不可细拍。

厨房大厨三个,现杀活鱼,现切鱼片。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切鱼对刀工非常讲究。比巴掌还大、薄如宣纸的鱼片,在灯光下晶莹剔透,质感极佳。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其实,他家的臭豆腐糊辣鱼之所以那么出名,是因为对食材要求的极度苛刻,加上对各种食材搭配的深蹲研究,在今天透露一下,他家的臭豆腐选用的是远近闻名的呈贡七步场臭豆腐,传统工艺制作,品质上乘。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没有一点浪费,鱼排鱼骨做锅底,配料丰富。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浇上羊油秘制炝料,香气四溢,这个就相当神秘了。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我们点了一条鱼,就满满的摆了一桌,这场面,惊世骇目。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鱼片虽薄,但不能当作刺身哦,要拿来涮着吃。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除了鱼片,剩下的鱼头、鱼尾、鱼排通过烹饪后作为锅底,汤汁会更鲜。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开火片刻之后,汤汁沸腾,臭豆腐和糊辣椒的香气四散开来。小编我看见图片又忍不住咽了一哈口水。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比巴掌大的鱼片准备下锅。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涮煮片刻之后,鱼片就可以捞起来吃啦。色泽诱人,好吃到咬舌头。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来一勺伴着汤汁的臭豆腐,自带“屎臭屎臭”的上乘气味,嫩鲜可口,十分入味。如果能来点米饭就更棒了!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最惊艳的是,锅底中还有秘制卤肥肠。又粗又厚,一口下去,爆汁的感觉真爽。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锅底里的鱼排鱼块多煮一会儿,吸收羊油和臭豆腐的香气,吃起来更过瘾。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美味浓郁的汤汁,重口味的宝宝一定不要错过的。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有人不能吃辣,但是他家的糊辣椒真的是香,辣度可以选择微辣,中辣,特辣。总之吃一次就爱上了,难怪在江湖中传得那么神奇。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这一大桌子的臭豆腐糊辣鱼,包含鱼片锅底配菜,才170多块,足够5-6人吃的饱饱哒。这性价比也太良心啦!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用餐环境也是相当的独特,有人说是“躲在竹林里吃鱼”。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第五代传人思想比较前卫,想得很周到,小朋友来也可以玩一玩。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下午可以晒着太阳,吃着烧烤、炒菜,好生惬意。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停车就不用担心了。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早上来这里,可以看到水面上飘着一层淡淡的轻纱,还能聆听后山里的鸟叫声,如此诗情画意的地方,在这样的冬季里,更是唯美得不敢相信自己眼睛。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院落里的柿子也都熟透了,来游玩的朋友们,注意别被它砸到!牛顿知道后,会很伤心的。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在哪:马街街道办事处下村居民小组狮子塘场地房屋(马街中心小学正大门左转50米)


昆明马街传了5代人的宝藏美食,40年历史,配方藏在凹字形建筑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