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京城今冬第二場降雪不及預期?釋疑:預報本來就有偏差

理性看待!京城今冬第二場降雪不及預期?釋疑:預報本來就有偏差

△北京市12小時降水圖(北京市氣象信息中心/發)

民聲天下12月16日北京快訊 “大雪在那兒呢?”,這是今天(16日)一大清早,遍及京城小夥伴兒們朋友圈裡被“吐槽”最多的一番調侃。確如大家所嘆,預報中的明顯降雪天氣過程,與公眾所期待的出現了一定的偏差。對於這樣的質疑,在專家看來,還是要理性客觀看待天氣預報的不確定性,特別是降雪的預報。

根據北京市氣象臺統計,通過15日19時至16日06時全市毫米降水量可見,全市平均1.7,城區平均1.4,西北2.4,東南1.7,東北1.5,西南1.3;城區最大朝陽常營2.1;全市最大降雪地點,出現在了位於京郊延慶的四海,達到了6.6。

專家表示,目前來看降雪偏弱,高空槽相對還算湊合;昨晚(15日) 700和500槽也還可以,特別是700槽和“11·29”初雪幾乎一樣,因此,美國氣象機構GFS數值預報完勝歐洲氣象中心EC數值預報。上游還有系統東移,降雪可能持續到中午,且看能否達到2.5毫米中雪門檻。

據專家介紹,本來這次京津冀地區不確定性很大,低空溼度不夠會導致降雪偏弱。歐洲方面的數值預報一直盲目看好,而美方在這次預報上,合理性更強。中方預報員更願意採信歐洲方面的數值預報,最後就是這樣的結果。其實,我們有自己的模式預報,短期內中尺度模式也不錯,且優於歐美。但是,時空尺度更大的數值預報,不如歐美準確;這個很正常,畢竟我們起步晚。歐美髮展的早,我們的衛星原子彈也比西方晚,航空航天也比人家晚,但一步步在追趕。

很多人對於這次的降雪預報,持批評態度,認為被欺騙了。對此,業內人士強調指出,這不能叫欺騙。因為,大多數人看到的還是氣象部門的官方預報結論,大家還是會很不滿意這次預報。但是,要知道預報本來就有偏差。這種不確定的時候,往大報,加強防範是一種策略。正所謂,寧大勿小。(責編/翔宇)

*編者注:

以上文字,旨在傳遞更多新聞資訊。

(您可將新聞線索私信我們,也可在文章末尾評論留言即可將您手中的新聞線索第一時間反饋。我們將第一時間派員調查事件、報道事實、揭開真相。)

【互動話題:你對降雪預報滿意嗎?

歡迎在底部留言,發表您的見解。

↓↓↓覺得還不錯,隨手訂閱我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