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德县:强化责任完善机制 创新举措转变作风 切实解决群众困难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充分发挥“村党组织便民服务厅”作用

贵德县各村级党组织在加强学习的基础上,以“村党组织便民服务厅”为平台,认真做好服务群众各项工作。

强化工作责任,充分发挥作用。突出村级党组织服务功能,全县各村“党组织便民服务厅”发放“便民服务卡”1.2万余张,办理涉及土地确权、创业贷款、户籍变更等方面事项1800余件;接受群众政策咨询2000余次,发放惠农政策、“扫黑除恶”、移风易俗等方面的宣传资料3万余张。

完善工作机制,促进规范运行。结合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21项工作事项作为“村级党组织便民服务厅”服务范畴,全面公开服务事项。并严格落实村干部“轮流坐班”制度,全县1161名村干部亮牌上岗。在各村确定10名群众监督员,对村干部履职情况进行监督,并纳入党组织“堡垒指数”考评范畴,作为年终评先评优重要依据。

创新服务举措,突出方便于民。全县118个村通过建立QQ服务群、微信服务群等方式,与各乡镇民生服务大厅之间开通网上“便民服务热线”,打通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实现在线随问随答。目前,群众通过“便民服务热线”咨询事项3800余次,办理涉及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精准扶贫等方面的事项750余件,群众满意度达到100%。

整治突出问题,转变干部作风。统一撤掉“书记室”“主任室”“会计室”等村干部办公室,将村干部集中到“党组织便民服务厅”办公,共清理各类门牌1464个,清理和完善制度488项。实行村级公章统一管理、专人负责,村级党员干部作风全面转变。

紧扣四大“建设”促机关党建提质达标

今年以来,贵德县直属机关工委和机关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州组织部长工作会议精神,找准定位,深化内涵,扎实推进机关党建工作创新发展。

紧扣政治建设。严格落实“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党组织生活规范化”达标工作要求,制定机关党工委工作例会制度,全年共研究支部改选、党员发展等各项事务55次,召开“三会一课”383场(次),组织党员到社区开展服务125余次,联点帮扶140余次,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43余次,开展谈心谈话活动60余次。

紧扣阵地建设。投入资金50万元打造修建了2个“功能完善、共享共用”的“机关党员活动中心”,开展各类党内活动80余次,有效解决了机关党建工作虚化弱化、机关各党支部缺乏党员活动阵地的问题,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紧扣组织建设。采取“排查、撤销、新建”的工作方法,全年共排查机关党支部60余个,撤销党支部4个,成立党支部7个,指导完成18个机关党支部换届工作,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0名,发展党员12名。

紧扣作风建设。坚持把改进机关作风,做好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作为推动机关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县委巡查组巡察工作,共梳理机关党建存在的问题15条,通过细化问题、责任到人、逐项销号的方式,已全部完成整改。

筑巢引凤聚才打造人才工作小高地

2019年,贵德县深入贯彻落实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为建设“强富美高”青藏高原旅游名县集聚优秀人才。

构筑帮扶平台。从内地发达地区医院对口柔性引进11名业务骨干到县医院重点科室开展医疗技术指导帮扶工作;与省医院签订紧密型医联体协议书,派遣6名专家组成的医联体团队入驻贵德县人民医院,全面实施双向转诊、远程会诊等工作。截至目前,实施疑难重症手术共计30余台,其中三级手术5台,四级手术4台,填补了贵德县人民医院无法实施复杂疑难手术的空白。

创新培养模式。邀请省内和对口支援地教育系统100余名专家和业务骨干来贵德县开展支援服务;成立了覆盖各学龄段的16个“中青年名师工作室”和由11名优师名师组成的贵德县“名师工作室导师团”,组织县级教研活动240多次;积极开展布贴画进校园活动,免费培训学生20余人次,制作布贴画30余幅。

抓实服务保障。建成平均居住面积50平米的人才公寓30套,并配备了家具家电等生活设施。为名家工作室解决了180平米的展览室,整合各类资金3万余元改造升级了名家工作室办公场地,提升了工作室的硬件设施。

三个“注重”并用激励干部担当有作为

今年以来,贵德县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建立健全正向激励机制,严管和厚爱相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激励广大干部紧跟新时代,彰显新担当,展现新作为,着力营造干事创业氛围。

注重德才兼备,为真抓实干干部鼓足干劲。坚持重德才、重实绩、重基层,把工作实绩作为衡量干部能力的重要标准,注重在精准扶贫、维护社会稳定、重大项目建设等工作中考察锻炼干部,年内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领导干部47名,6名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成员得到提拔重用。

注重正向激励,为担当有为干部保驾护航。坚持把严管厚爱融入到干部管理工作全过程,制定出台了《贵德县组织部门信访举报澄清保护暂行规定(试行)》《贵德县党员干部容错纠错暂行规定(试行)》《贵德县正向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若干措施(试行)》三项工作机制,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实干者鼓劲、为改革者撑腰,及时为受到不实举报的4名党员干部澄清正名。

注重关心关爱,为基层干部解除后顾之忧。健全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制定了《贵德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关爱帮扶办法》《贵德县关心关爱机关事业单位职工身心健康的十二项措施(试行)》,为全县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每年给予7000元—10000元生活补助,并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按职级将全县干部职工的年度体检费提高到1000元、1500元、2000元,全县共有1071人享受到了乡镇工作岗位补贴,从政治上、思想上、身心上、生活上给予基层干部全方位关爱关心。

四个“突出”并举探索干部培育新途径

今年,贵德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优化培训队伍,整合培训资源,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

强化政治统领,突出培训方向“正”。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为主线,特别强调理论教育、党性教育,比重达总课时70%以上,全年共举办相关培训50期(870余人次),完成4412名农牧区党员轮训工作。

强化政治素质,突出培训内容“实”。结合“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工作,通过“双谈双学”等培训学习方式,对全县80名党务工作者开展党建业务知识培训,加深党建干部对党的大政方针、党内法规的理解,并发放1400余份学习手册进一步深化培训效果。

强化政治训练,突出培训方式“新”。创新授课内容,邀请浙江大学特聘教授、清华大学EDP客座讲师梁飞教授举办2期“知人善任的领导力”“打造高效执行力”专题讲座,安排39名学员到7个乡镇、8个机关单位进行交叉轮岗见习锻炼。

强化政治觉悟,突出培训效果“好”。坚持培训效果与履职能力相结合,通过理论知识+参观调研+轮岗锻炼+讨论分析+知识测试的学习模式,将培训成果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

新街乡无职党员在乡村振兴中扛大梁

今年以来,贵德县新街回族乡全面推进“两化”建设,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增强广大农村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创新开展无职党员“领岗诺责”活动,发挥党员一户带十户、十户带百户的示范辐射作用,取得了良好成效。

挂牌亮户,让无职党员荣誉感和责任感同在。乡党委对全乡农村党员在遵纪守法、为民服务等10个方面开展评议,评议合格且家中有1名以上党员的,由乡党委统一制作颁发“共产党员户”门牌,各村党支部统一进行挂牌亮户,全年共颁发挂牌共产党员家庭220户,激发农村党员担当意识。

领岗诺责,为无职党员搭建干事创业平台。坚持“自主择岗、以岗定责、责任到人”的原则,设置政策法规宣传、文明新风引领等8种不同岗位,党员主动认领岗位并书面承诺,积极参与乡村建设、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营造“我承诺、我落实”的浓厚氛围,使党员做到有职有责、有岗有为。全年共有200余名党员认领了岗位,践诺率达95%。

年终考核,促无职党员在乡村振兴中扛大梁。年底,采取上岗党员“述职”、群众代表民主测评、党员之间互评“三评”形式,开展评议党员活动,进一步激发无职党员的活力,目前评选出群众满意的村社干部1名,优秀党员9名。

河阴镇以三个“聚焦”抓实主题教育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贵德县河阴镇党委坚持标准不降、力度不减,聚焦主题主线,持续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聚焦“细”字抓指导,着力提高教育质量。组织200余名党员参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轮训班,采取党校教授系统讲、先进党员现身讲、纪委干部正反讲等多种方式,为参训党员充电加油、补钙壮骨,不断推动主题教育向基层延伸。突出示范引领,开展“群众满意的村社干部和社区工作人员”网络评选活动,评选出优秀村(社区)干部4名,有效激励了全镇干部对标先进、立足本职、砥砺前行。

聚焦“讲”字抓思想,着力增强理想信念。全镇党员领导干部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初心与使命”开展主题教育讲党课活动,用大白话讲大道理,增强了党员干部对党的情感认同、理论认同和政治认同。目前,全镇已开展讲党课活动42次,参加人数达1280人(次)。

聚焦“严”字抓整改,着力破解民生难题。针对殡葬改革工作群众不理解、阻力大这一“硬骨头”,镇党委会同县民政局深入墓主家属家中,耐心解释、解开心结,目前20户群众墓地围墙已全部拆除完毕。同时,在红柳滩村修建深井1处,解决了全村人畜饮水问题。

河西镇“三学三看三做”树牢初心使命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贵德县河西镇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三学三看三做”为抓手,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统筹协调发展。

学原文悟原理,看“初心使命牢不牢”,做“两个维护”的忠实践行者。通过理论学习、讲授党课、交流研讨、唱红歌讲党史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教育引导党员争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忠实践行者。

学先进树典型,看“担当作为强不强”,做攻坚克难的排头兵。对照焦裕禄、张富清、尕布龙、慕生忠、黄文秀等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学习他们的爱党爱民情怀、拳拳赤子之心、担当斗争精神。注重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组织全镇党员群众评选群众满意的村(社区)干部,深入挖掘在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为民服务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营造了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的良好氛围。

学党章明党纪,看“廉洁自律严不严”,做永葆本色的共产党员。通过学习党章、《廉洁自律准则》等,提升党员的政治意识和规矩意识。党员干部逐条对照“18个是否”、中央及省委、州委11项专项整治清单,深入剖析问题根源,制定整改措施,确保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到为民、务实、清廉行动自觉上来。

拉西瓦镇四个“奔着去”助推基层党建

今年以来,贵德县拉西瓦镇坚持把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标尺,以“四个奔着去”力促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奔着问题去,着力解决党员队伍管理力度不够的问题。创新党员教育培训方式,依托“帐篷课堂”“实践课堂”“流动课堂”“指尖课堂”四大课堂完成336名党员轮训,组织开展村“两委”业务培训4次120人,培养以创业青年、复转军人为主的村“两委”后备干部118名。

奔着困难去,着力解决基层活动阵地设施不全的问题。对标省委“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和州委“两化”建设安排部署,把加强党员活动阵地建设作为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投资24.7万元实施了村级党组织便民服务大厅改造项目和设备配置工程。

奔着落实去,着力解决党建引领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全面实施“建过硬支部、创先锋党员、促产业发展”党建品牌,对全镇《五年产业发展规划》进行调整完善,打造了“千头牦牛育肥基地”2处,流转土地2100亩,发放流转金84万元。

奔着服务去,着力解决办理群众事务质量不优的问题。完善村“两委”轮流坐班、村民事务代办等制度,搭建村级事务远程办理平台,配备视频设备11套,办理相关业务86件,解决群众诉求683件,实现了镇村两级业务咨询“面对面”交流和零距离服务。

非公经济党组织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2019年,贵德县非公经济党组织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主线贯穿工作全过程,鼓励企业在学习中查找差距来增强党性、提高能力、改进作风,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学促行,做到知行合一。制定印发了《贵德县非公企业党支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计划》,紧紧围绕《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摘编》《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思齐》等内容,共开展主题党日活动25场(次)330余人(次),举办特色教育活动34场(次)600余人(次)。

坚持问题导向,做到整改见实效。坚持把解决问题的成果作为检验主题教育的成果,广泛征求意见,深入调查研究,共查找问题35条,征求意见建议28条,已整改落实25条,整改不规范的党员活动室8个,解决职工活动场所6处,提档升级职工食堂2个,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党支部凝聚力和组织力。

坚守初心使命,践行社会责任。结合脱贫攻坚工作,非公经济党组织已累计捐助社会资金达155万元,办实事35件,资助白内障患者手术费用30余万元,认领新街乡藏盖村滞销大葱6750公斤,有效促进了互学互帮互促的信心,有效增强了非公经济党组织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河东乡用三个“创新”树立党政新形象

近年来,贵德县河东乡高扬创新主旋律,用创新的理念引领工作,用创新的举措落实工作,用创新的平台承载工作,以自信的姿态和突出的成效树立了党政新形象。

创新理念引领工作。突出党支部在村级产业发展引领上的主导地位,在阿什贡村成立了以“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的贵德县曲什丹种植专业合作社,全村84户347名群众加入合作社并集中种植中藏药材、蚕豆、马铃薯等经济作物,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万元,社员户均分红4000余元。

创新举措落实工作。为充分调动群团组织工作积极性,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河东乡团委、妇联采取对村级团支部、妇联实行年终优秀典型表彰、绩效考核等措施,有效激发了村团支部书记、妇联主任工作积极性,达到了村级党组织高效有序开展各项工作的目的。

创新平台承载工作。投资30余万元建成“智慧河东精细化管理大数据平台”,有效解决了精准服务“点对点”质量不高、基础信息搜集率和普惠服务覆盖率低下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全乡基层党建、精准扶贫、综治维稳、社会保障等工作基础数据和推进信息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周屯村史教育馆让乡愁更有“味道”

2019年,贵德县常牧镇紧紧围绕省委“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和州委“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党组织生活规范化”工作,充分挖掘镇域内独特的屯边文化和民俗文化,打造修建了周屯村史教育馆,真正实现了以身边事、身边物感化教育身边人的目的,让乡愁有了根,让乡村记忆有了归宿。

村史教育馆占地120㎡,共分为党建墙、屯边文化展示区、农耕文化展示区、民俗文化展示区和非物质文化影像区等5个板块,馆内珍藏的18件不同时期的文书、50余件年代各异的生产生活用具、5幅同一地点的新旧照片、3位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事迹和1部文化视频记录片,全方位展示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贵德县农牧区发生的巨大变化,集中反映了在党的领导下贵德县各族干部群众携手奋进,共奔小康的奋斗历程。该馆自2019年1月开放以来,累计接待省、州、县及镇域内机关干部、党代表、人大代表、农牧民党员等调研、观摩达2000余人(次),现已成为全县党员干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阵地,取得了较为良好的反响,达到了宣传发展成果、教育干部群众、引领文明乡风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