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老婆讓部下吃的名將

智勇雙全,草人借箭

歷史上諸葛亮草船借箭只是個傳說,唐朝張巡草人借箭卻是真事兒。

安史之亂時,叛將令狐潮率重兵包圍了雍丘(今河南杞縣)。企圖一鼓作氣一舉攻下雍丘城。

這時雍丘城內兵力薄弱,約有兩千士兵,而對手則有四萬大軍,城內軍民人心惶惶。可是,張巡卻胸有成竹,不慌不忙的對眾將士分析到:"敵知城中虛實,有輕我心。今出不意,可驚而潰也,乘之,勢必折。"眾將士聽後,大為鼓舞。

於是,張巡派一千人負責守城,親自率一千人,分數個小隊,突然從城中殺出。張巡身先士卒,直衝殺向叛軍陣中。張巡身先士率,衝進敵陣猛砍,兵士個個奮勇,敵軍雖然人數多,但由於事發突然,驚懼無措,頓時大亂,叛軍潰敗。

第二天,惱羞成怒的令狐潮駕起雲梯,指揮士兵登城。張巡又率領士兵把用油浸過的草捆點燃拋下城來,熊熊烈火燒得登城的土兵焦頭爛額,非死即傷,慘叫之聲不斷。

此後60多天裡,只要一有機會,張巡就突然出兵攻擊,或是夜裡從城上縋下一隊勇士殺入敵營,不斷騷擾叛軍,叛軍不得休息,日夜驚慌。

雍丘被圍時間長了,城中糧食開始確乏。恰在這時,恰好有大量為叛軍補給的運糧船,剛停靠在河邊,仍末卸糧。

張巡從城上發現這個情況,決定利用調虎離山之計,實施奪糧。

於是假裝在夜間把軍隊集中到城的南面,造了很大的聲勢,裝出好像要出戰的樣子。

令狐潮見巡軍集中到城南,也把軍隊調到城南來抵拒巡軍。張巡知叛軍完全調到城南後,便派遣勇士靜靜的到達河邊,把叛軍運糧船上的糧食奪走一千多斛,然後放了一把火,把剩下的糧食通通燒光。

糧實雖有了,確又出現了新的問題,城中箭矢已消耗得差不多了,怎麼辦?

張巡又想出一條妙計。他讓兵土紮了許多草人,給它們穿上黑衣。當夜,月色朦朧,張巡命令兵士用繩子把草人陸陸續續地縋下城去。

城外叛軍見這麼多人縋下城,以為城裡的想進攻。紛紛開弓放箭,一時間箭如飛蝗。射了半天,叛軍才發覺不對勁,因為他們始終沒聽到喊聲慘叫聲,而且又發現這一批剛拉上城去,那一批又墜下來了,方知中計,所射的都是草人。

這一夜,張巡竟得箭10萬支。當天深夜,張巡把外罩黑衣、內穿甲胃的士兵從城上放下去。叛軍見了,都認為城裡守軍故伎重演,鬨堂大笑起來,以為又是草人。

以後數夜,張巡都是如此,城外叛軍全不在意。看到時機成熟,一切準備就緒,張巡決定發起總攻。

這一日,張巡又把500名勇士趁夜色縋下城去,勇士們奮勇突進敵營。叛軍一點準備也沒有,立時大亂。接著,叛軍的營房四處起火,混亂中,也不知來了多少官軍,張巡率軍直追殺出10餘里,大獲全勝。

殺老婆讓部下吃的名將

張巡殺妾饗三軍

彈盡糧絕,殺妾饗士兵

《新唐書》有這樣一段關於張巡的記載,原文如下:

“初,睢陽穀六萬斛,可支一歲,而巨發其半餫濮陽、濟陰,遠固爭,不聽。濟陰得糧即叛。至是食盡,士日賦米一勺,齕木皮、煮紙而食,才千餘人,皆癯劣不能彀,救兵不至。賊知之,以雲衝傳堞,巡出鉤銘幹拄之,使不得進,篝火焚梯。賊以鉤車、木馬進,巡輒破碎之。賊服其機,不復攻,穿壕立柵以守。巡士多餓死,存者皆痍傷氣乏。巡出愛妾曰:"諸君經年乏食,而忠義不少衰,吾恨不割肌以啖眾,寧惜一妾而坐視士飢?"乃殺以大饗,坐者皆泣。巡強令食之,遠亦殺奴僮以哺卒,至羅雀掘鼠,煮鎧弩以食。”

用今天的話說就是這樣

開始,睢陽存有糧食六萬斛,可夠軍民吃一年,而李巨把其中的一半調發給了濮陽、濟陰兩地,大將許遠據理力爭力爭,李巨就是不聽勸告。

而濟陰得糧後就投降了叛軍。這樣糧食很快就吃完了,每個士兵一天只能吃到一小把米,只好啃樹皮、煮紙充飢,戰死餓死的人越來越多,僅剩一千餘人,都瘦弱不堪,而救兵又遲遲不到。

賊兵知道這個情況,用雲梯、衝車攻城,張巡用鉤幹頂住,使它不能前進,然後用鐵籠罩火燒梯。賊以鉤車、木馬進攻,張巡都擊毀了它。叛軍佩服張巡的機智,不再進攻,挖壕溝樹柵欄以防守。圍困城池,士兵餓死的越來越多,活著的也奄奄一息。

張巡牽出自己的愛妾說“:各位將士終年缺糧,而忠義報國的心一點也不減弱,我恨不得割下我的肉給大家吃,難道還愛惜一妾而坐視士兵捱餓嗎?”

於是就殺掉了妾來犒賞大家,在座者都痛哭流涕,不肯吃。張巡強令大家吃,許遠也殺自己的奴僕作為士兵食物,最後以至於捕捉小鳥,挖老鼠洞捉老鼠,煮鎧甲、弓弩來吃。

艱苦守城二年多,最後城破,張巡被殺。睢陽城中戰前有戶口四萬,至城破僅剩四百個活人。

後來有人認為:張巡開始守睢陽時,有兵六萬,既然糧食吃完,不如保存實力,到城外尋求再生之路,與其吃人,何如保全人?

但是李翰等好多人都認為張巡護衛江、淮,挫賊氣焰,天下不亡,是他的功勞。李翰等都是名士,從此天下沒有異議。

天子下詔書,追封張巡為揚州大都督,許遠為荊州大都督,南霽云為開府儀同三司,再追封為揚州大都督,並對他們的子孫加以恩寵。

殺老婆讓部下吃的名將

張巡殉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