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江西100縣」銅鼓縣:紅色銅鼓,醉美天柱峰

「走遍江西100縣」銅鼓縣:紅色銅鼓,醉美天柱峰

銅鼓縣地處贛西北邊陲,修河上游,東鄰宜豐縣,南接萬載縣,西界湖南省瀏陽縣(市)、平江縣,北連九江市修水縣。全縣人口14萬,轄6鎮3鄉4個生態公益型林場,是典型的地廣人稀山區縣。

「走遍江西100縣」銅鼓縣:紅色銅鼓,醉美天柱峰

銅鼓縣森林覆蓋率高達87.4%,居江西省之首,是中國百佳深呼吸小城;境內有世界上分佈面積最大的紅豆杉群,是中國南方紅豆杉之鄉;銅鼓縣是秋收起義前委所在地和指揮中心,是毛澤東同志的福臨之地,是中國紅色福地;銅鼓縣全縣人口的70%為客家人,是客家之鄉。絕佳的生態環境、薈萃的客家文化,讓銅鼓縣成為廣大省內外遊客的重要旅遊勝地。

紅色銅鼓

秋收起義紀念地 蕭家祠

「走遍江西100縣」銅鼓縣:紅色銅鼓,醉美天柱峰

蕭家祠,又名蕭永翁祠,是一所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築,建於清光緒初年。蕭家祠是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前敵委員會舊址、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三團團部所在地,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毛澤東化險地景區

「走遍江西100縣」銅鼓縣:紅色銅鼓,醉美天柱峰

毛澤東化險地景區,位於銅鼓縣排埠鎮月形灣,是毛澤東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被國民黨團防局扣押併成功脫險,“一腳踏兩省、四圓定乾坤”的紀念地。

萬壽宮

「走遍江西100縣」銅鼓縣:紅色銅鼓,醉美天柱峰

萬壽宮,位於銅鼓縣排埠鎮,建於清朝光緒年間。1927年,秋收起義部隊一、二、三團相繼受挫後,毛澤東同志率第三團回師銅鼓排埠萬壽宮,並決定放棄攻打長沙,轉戰廣大農村地區的決定。從此,排埠萬壽宮成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戰略思想的萌發地,被稱為“智慧宮”。

綠色銅鼓

天柱峰景區

「走遍江西100縣」銅鼓縣:紅色銅鼓,醉美天柱峰

江西天柱峰景區是國家AAA級景區、江西省省級生態旅遊示範區,是天柱峰國家森林公園的核心景區,綿延12公里的水上丹霞地貌,以“峰險、水秀、石異”特色而聞名。景區內標誌性景觀——天柱峰,有“修河第一峰”之美譽,是銅鼓縣天柱峰國家森林公園的象徵。

「走遍江西100縣」銅鼓縣:紅色銅鼓,醉美天柱峰

景區主要特色為碧水丹霞,幽谷叢林,漂流疊瀑,客家風情,絕對是旅遊、休閒、養生的絕佳去處。

湯裡森林旅遊度假區

「走遍江西100縣」銅鼓縣:紅色銅鼓,醉美天柱峰

湯裡,大山深處的一個古村莊,因村中有一口熱水井,古代人們稱熱水為湯,裡為小村落,故此地叫湯裡。湯裡位於湘贛邊陲的銅鼓縣大塅鎮,這裡四面環山,地貌獨特,風光迤邐,山青水綠,林茂人康。

尖尾峽森林探險漂流景區


「走遍江西100縣」銅鼓縣:紅色銅鼓,醉美天柱峰


尖尾峽漂流位於宜春市銅鼓縣排埠鎮永豐村,全程漂流河道約3公里,滑道此起彼伏,蜿蜒曲折、驚險刺激。共有38個標準滑道,最長滑道60餘米,單個落差20餘米,漂流高程總落差300多米,為全國漂流之最,河水清澈見底,兩岸風景宜人。

銅鼓大塅鎮滸村

「走遍江西100縣」銅鼓縣:紅色銅鼓,醉美天柱峰

這裡青山綠水,枯藤老樹,如詩如畫。是一個風景好、文化底蘊深厚的好地方,已經有800年曆史了。村裡比較有觀賞價值的古建築有滸村時氏宗祠、滸村文崇塔,除此還有村裡兩棵千年古樟值得一看。

尋味銅鼓

銅鼓包圓

「走遍江西100縣」銅鼓縣:紅色銅鼓,醉美天柱峰

銅鼓包圓中的“包”字有“一定”的意思,“圓”有“團圓”的意思,所以“包圓”就是寓意歡歡喜喜,平平安安,一定團圓。包圓以芋子、薯粉為主要原料,包以餡心的風味小吃。包圓呈玉色,軟而不粘,鮮香可口,甜而甘肥,松韌爽口。

銅鼓撐酒

「走遍江西100縣」銅鼓縣:紅色銅鼓,醉美天柱峰

撐酒是農家土法釀造的糯米酒,這種酒色澤青亮,香氣濃郁,味正微甜,酒力火厚,入口溫和,喝了還想喝,直至飄然欲仙……頗受人們青睞。

乾子茶

“客人進門茶當先”,這是居住在這裡的客家鄉親流傳已久的待客習俗。如果有幸來到銅鼓縣,走進任何一戶人家,你都能品嚐到獨特的客家“乾子茶”。


「走遍江西100縣」銅鼓縣:紅色銅鼓,醉美天柱峰



乾子茶分茶和乾子,主要以蔬菜、水果和野菜為原料。它們雖然不是豔麗的五彩繽紛,但口感卻讓人停不住嘴,酸的是那樣正,甜的是那樣醇,咀嚼幾下口舌生津,回味無窮。

文化銅鼓

“曬紅節”

位於贛西北銅鼓縣三都鎮一個叫西向村的山間盆地,至今傳承一種獨特民俗活動—“六月六·曬紅節”。


「走遍江西100縣」銅鼓縣:紅色銅鼓,醉美天柱峰



相傳宋朝年間,一位年長客家老伯在六月初六曬衣物時,轉身發現太陽照射在自己身上不見身影。詫異間,寓為天意,讓所曬的東西四面八方的接受陽光。從此以後,每年六月初六,家家戶戶都要把新舊衣服,都拿出來曬,以示見太陽,圖吉利,寄託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嚮往。“曬紅節”由此而來。


「走遍江西100縣」銅鼓縣:紅色銅鼓,醉美天柱峰


“曬紅節”儺事活動有開壇、請神、敬神、祈神、娛神、酬神、送神等環節,“司祭”身穿長袍、頭戴花帽,手拿法器,口裡喃喃吟語,似說非說,似唱非唱。器樂者,有鼓、嗩吶、大鑼、小鑼,大鈸、小鈸。鑼鈸鼓樂與“司祭”的吟唱,時高時低地配合著,司樂者不時和唱,聲韻悠揚。期間儺神會被請下神臺,由村民們用轎子抬著,九節草龍引路,鳴鑼開道巡遊鄉村。每到一巡遊之處,家家戶戶都會出來放鞭炮迎接九節草龍和眾儺神,祈盼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國泰民安。

歷史上,許多名人都在銅鼓留下傳說!

蘇軾遊銅鼓,留下游蘇巷;

李大鑾戰銅鼓,八大山寨顯神威;

鄧子龍徵銅鼓,試劍石上留字跡;

毛澤東臨銅鼓,歷險脫險傳佳話;

胡耀邦過銅鼓,溫泉美食美名揚…

來銅鼓留下你的故事吧!

「走遍江西100縣」銅鼓縣:紅色銅鼓,醉美天柱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