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心悸有生命危險嗎?我們應該怎麼做?

經常心悸有生命危險嗎?我們應該怎麼做?

經常心悸有生命危險嗎?

心悸是臨床上容易碰到的一類症狀,很多人感覺心裡不舒服。有時發作次數很少,有時也經常發生,所以要對心悸做一個評估,評估其風險性。

經常心悸有生命危險嗎?我們應該怎麼做?

大多的心悸是安全的,一般無需過於擔心,但也有部分心悸需要引起重視。

如果心悸合併有明顯的黑蒙,甚至昏倒,即有的人心悸以後很快就倒地,或者在心悸以後出現呼吸困難、接不上氣的情況,則屬於高風險的心悸。但大多數心悸,偶爾發生早搏等情況很安全,可以不必驚慌。如果經常發作,可以考慮在醫院環境下捕捉心電圖,捕捉正在發作時的心電圖。

如果在發作時候不容易捕捉到,即到醫院去以後,又沒有心悸,就不好下結論,所以建議做24小時動態心電圖。因為現在已經有48小時動態心電圖,能夠監測一天一夜甚至兩天兩夜的心率情況,可以捕捉到更多的心電圖,同時也能排查其心悸發生的原因,所以自動檢測很有必要,能更準確給予病人風險性評價。

心悸也會引發猝死嗎?

心悸當然會猝死,因為本身心臟出現問題,猝死大部分因素是心源性的問題。沒有器質性疾病的導致心臟驟停,也有本身心臟有器質性疾病的,基礎性疾病。

心臟有疾病很重要的一個表現,病人自我的感覺就是心悸。無論是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或者是心臟瓣膜的病,讓病人自主的感覺就是心悸。有這個基礎疾病的存在,就增加心臟驟停的危險的因素。所以有心悸的病人,如果沒有及時的去做治療跟防範,很容易就會出現心臟的猝死。

經常心悸的患者究竟該怎麼做?

1、多休息少活動:若為輕度心功能不全患者,要限制體力活動,儘量不做重體力活,如擔重物或從事長時間、強勞力工作等;鍛鍊身體應選擇運動量不是很大的項目,如散步、太極拳、八段錦健身操、慢速度的游水等,每次20—30分鐘左右,以不疲勞為宜,夏季要根據自覺症狀(如疲乏、活動後胸悶、出汗等)及時調整休息和活動計劃。

2、避免生氣煩躁:睡眠不佳或精神緊張,容易使人產生煩躁的情緒,引起交感神經活動增強,腎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導致血壓的明顯升高,從而加重了心臟功能的損害。所以,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保持穩定的情緒和平靜樂觀、神清氣和的心態,避免情緒異常、發怒等。

3、飲食要有節制,少食多餐:每天可以進食五餐,三餐加兩次點心。晚餐避免過飽,易導致胃腸過度充盈,壓迫心臟 。若夜間出現呼吸困難者,晚飯後不再進食物或飲水。

4、低鹽:每天鹽量控制在3克以內。如果面部及雙下肢水腫明顯、尿量減少、氣短、心慌、不能平臥時,應嚴格無鹽飲食。禁止食包括鹹菜、醬菜、鹹肉、醬油及一切醃製品,另外喝水的量也應控制。

經常心悸有生命危險嗎?我們應該怎麼做?

5、娛樂活動要少:休息不好、睡眠不足易出現心跳增快、心臟耗氧量增多,會促使和加重心衰的發生。所以在睡覺前要停止一切容易引起興奮的活動,如看電視、打麻將、朋友聚會等等,使情緒平靜下來,利於快速入睡,每天的睡眠時間保證有6小時左右,中午要午休1小時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