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氣短,中醫治療方!效果很不錯!

麻仁[má rén]

別名:

火麻仁;麻子;麻子仁;大麻子;大麻仁

藥性:平性

藥味:

歸經:入脾、胃、大腸經

功效:潤燥,滑腸,通淋,活血

主治:治腸燥便秘,消渴,熱淋,風痺,痢疾。月經不調,疥瘡,癬癩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錢;或入丸、散。外用:搗敷或榨油塗

禁忌:脾腎不足之便溏、帶下、孕婦以及腎虛陽痿、遺精慎服

心悸,氣短,中醫治療方!效果很不錯!

人參[rén shēn]

別名:人街;鬼蓋;黃參;玉精;血參;土精;地精;金井玉闌;孩兒參;棒錘;幹曬參;紅參;白參;園參;神草;百尺杵

藥性:微溫性

藥味:甘;微苦

歸經:歸脾經、肺經、心經。

功效: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主治:勞傷虛損、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洩、虛咳喘促、自汗暴脫、驚悸、健忘、眩暈頭痛、陽痿、尿頻、消渴、婦女崩漏、小兒慢驚及久虛不復,一切氣血津液不足之症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大劑量10-30g,宜另煎兌入;或研末,1-2g;或敷膏;或泡酒;或入丸、散。

禁忌:反藜蘆;畏五靈脂。

心悸,氣短,中醫治療方!效果很不錯!

炙甘草湯

出處:《傷寒論》

組成:甘草(12克),生薑(9克),桂枝(9克),人參(6克),生地黃(50克),阿膠,麥門冬(12克),麻仁(10克),大棗(10枚)。

功效:益氣滋陰,通陽復脈。

主治:氣陰兩虛,心悸,脈結代;肺痿,心中溫溫液液者。

用法:上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內膠烊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

原文:《傷寒論》第177條: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 《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第七》:炙甘草湯,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溫溫液液者。

各家論述:

1.《醫方考》:心動悸者,動而不自安也,亦由真氣內虛所致。補虛可以去弱,故用人參、甘草、大棗;溫可以生陽,故用生薑、桂技;潤可以滋陰,故用阿膠、麻仁;而生地、麥冬者,又所以清心而寧悸也。

2.《醫方集解》:此手足太陰藥也。人參、麥冬、甘草、大棗益中氣而復脈;生地、阿膠助營血而寧心;麻仁潤滑以緩脾胃;姜、桂辛溫以散餘邪;加清酒以助藥力也。

3.《血證論》:此方為補血之大劑。姜、棗、參、草中焦取汁,桂枝入心化氣,變化而赤;然桂性辛烈能傷血,故重使生地、麥冬、芝麻以清潤之,使桂枝雄烈之氣變為柔和,生血而不傷血;又得阿膠潛伏血脈,使輸於血海,下藏於肝。合觀此方,生血之源,導血之流,真補血之第一方,未可輕議加減也。

心悸,氣短,中醫治療方!效果很不錯!

麥門冬[mài mén dōng]

別名:麥冬;沿階草;寸冬

藥性:寒性

藥味:甘;苦

歸經:肺;胃;心經

功效:清心潤肺,養胃生津

主治:治肺中鬱火、血熱妄行、乳汁不下、心氣虛損。

心悸,氣短,中醫治療方!效果很不錯!

阿膠[ē jiāo]

別名:傅致膠;盆覆膠;驢皮膠

藥性:平性

藥味:

歸經:歸肺、肝、腎經

功效:補血滋陰,潤燥,止血

主治: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心煩不眠,肺燥咳嗽

用法用量:內服:烊化兌服,5~10g;炒阿膠可入湯劑或丸、散

禁忌: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者慎服

心悸,氣短,中醫治療方!效果很不錯!

生地黃[shēng dì huáng]

別名:地髓;原生地;幹生地;生地

藥性:寒性

藥味:甘;苦

歸經:入心、肝、腎經。

功效:清熱,涼血,生津

主治:溫病傷陰,大熱煩渴,舌絳,神昏,斑疹,吐血,衄血,虛勞骨蒸,咳血,消渴,便秘,血崩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4-1兩;搗汁或熬膏。外用:搗敷。

禁忌:脾胃有溼邪及陽虛者忌服。

心悸,氣短,中醫治療方!效果很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