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新羅陵墓中,發現“玉蟲”鞍橋,專家說,這種工藝基本已絕跡

今年9月份,中韓博物館交流特展,在河南洛陽博物館盛大開幕。此次特展上,韓國國立扶余博物館展出了16件國寶級的文物,其中有一件玉蟲鞍橋(馬鞍的一部分)格外引人注目。經專家介紹,玉蟲鞍橋上的“玉蟲”可不一般,它究竟有什麼奇特之處呢?下面就讓小編來給您揭秘吧:

這座新羅陵墓中,發現“玉蟲”鞍橋,專家說,這種工藝基本已絕跡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據考古文獻資料記載,1970年的時候,韓國的考古專家在慶州市地區,發現了一處規模巨大的陵墓群,後來經過發掘和清理,累計出土了3萬多件珍貴的文物,還推斷其年代為新羅時期,即公元前57年到公元935年。而墓主人的身份,則是當時新羅國的國王和貴族等,並將該陵墓群命名為大陵苑,也是該國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最大的古墓群。

這座新羅陵墓中,發現“玉蟲”鞍橋,專家說,這種工藝基本已絕跡


在大陵苑中,皇南大冢是等級最高,規模最大的墓葬,而在洛陽博物館展出的玉蟲鞍橋,就出自於皇南大冢。在一開始,考古專家們在墓室發現它時,還沒太在意,或許是因為其他的隨葬品太過精美和奢華了吧,不過後來在博物館中清理的時候,專家們發現鞍橋表面是純金鏤空的花紋,但鏤孔裡面還有一些綠色的物質,看起來十分的奇特,令所有人都疑惑不解。

這座新羅陵墓中,發現“玉蟲”鞍橋,專家說,這種工藝基本已絕跡


後來專家們經過化學鑑定,發現其中的綠色物質,竟然是吉丁蟲的翅膀。在《昆蟲百科》中,吉丁蟲是一種寄生在植物樹幹上的害蟲,因為甲殼呈現出墨綠色的金屬光澤,在陽光下顯得斑駁絢麗,所以也被叫做玉蟲,而玉蟲鞍橋也由此得名。由此可見,在古代社會時期,人們就利用吉丁蟲的外殼來裝飾器物了,但其實它除了裝飾的作用之外,還有另外的作用。

這座新羅陵墓中,發現“玉蟲”鞍橋,專家說,這種工藝基本已絕跡


根據《中國藥用動物志》中記載,吉丁蟲對治療皮膚瘙癢等症,都有不錯的療效。另外,在《中華本草》中還提到,吉丁蟲泡酒服用,還能起到清熱祛溼的作用。不過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說,吉丁蟲還能治療狂犬病。對於吉丁蟲的價值,讀者們僅供參考,請勿貿然嘗試。


近年來,有些商家又開始研究吉丁蟲了,並且還利用其翅膀來定製高端奢侈品。比如,著名腕錶公司Angular Momentum,就在2013年推出了一款玉蟲腕錶,是將玉蟲翅膀剪成1000多個小方塊,然後均勻地鑲嵌到腕錶錶盤上,在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燈光下,都能顯現出不同的色彩。除了腕錶之外,還有戒指,耳釘,項鍊和服飾等奢侈品,也都開始和玉蟲相結合。

這座新羅陵墓中,發現“玉蟲”鞍橋,專家說,這種工藝基本已絕跡


如此的設計,不僅是一種令人無法抗拒的美麗,還是一種令人腦洞大開的創新,更是一種融合了歷史和傳統的現代工業美學。或許有的讀者還有疑惑,為什麼玉蟲會成為一種“奢侈品”呢?其實原因有很多,不過其中最主要的在於玉蟲的色彩是天然的,而且永遠不會褪色,除非受到物理性的破壞,否則可以永恆的保存下去,所以它就成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裝飾色彩。不過可惜的是,隨著環境的改變,玉蟲的數量也越來越少,在我國很多地方也都已經絕跡了。

這座新羅陵墓中,發現“玉蟲”鞍橋,專家說,這種工藝基本已絕跡


不過幸運的是,珍貴的玉蟲鞍橋保存了下來,為我們展現出了千年以前古代工匠的智慧。如今,我們也希望從這件玉蟲鞍橋開始,能重新去認識玉蟲,以及玉蟲所形成的玉蟲文化,從而更好的保護和利用它們,為我們人類創造出更美好的藝術,以及更大的文化價值。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劉立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