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火車站一百年變遷,南北廣場,歐式風格,沒有中國傳統風格

哈爾濱站(特等站)

哈爾濱站(Harbin Railway Station),位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隸屬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為特等站。始建於1899年10月,是原中俄共同修築的東清鐵路(中東鐵路)的中心樞紐站,址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鐵路街1號。哈爾濱站是京哈線(哈大線)、濱綏線、濱洲線、拉濱線和濱北線(哈佳鐵路)的交匯處,是哈齊高速鐵路、哈牡高速鐵路和哈佳鐵路的始發、終到站。


哈爾濱火車站一百年變遷,南北廣場,歐式風格,沒有中國傳統風格


哈爾濱站始建於1899年10月,是原中俄共同修築的東清鐵路(中東鐵路前身)的中心樞紐站,先後經歷了四次站房改造。

第一代站房

哈爾濱站的第一代站房設計者是俄國建築師基特維奇,設計方案完成於俄國聖彼得堡。

哈爾濱火車站一百年變遷,南北廣場,歐式風格,沒有中國傳統風格

第一代站房總建築面積2700平方米,採用當時風靡俄羅斯及西歐的新藝術運動建築風格。整個建築的門窗、牆墩、鑄鐵線條裝飾、女兒牆甚至車站名稱,都是曲線形。

哈爾濱火車站一百年變遷,南北廣場,歐式風格,沒有中國傳統風格


建築通體的柔軟曲線裝飾:令人眼花繚亂曲線的門窗、曲線的牆墩、曲線的鑄鐵線條裝飾、曲線的女兒牆甚至曲線的車站名稱,猶如各種自由曲線的海洋,如一首歡快的樂曲,跳躍著、盤旋著,時而高昂,時而 低迴,極富節奏感。

哈爾濱火車站一百年變遷,南北廣場,歐式風格,沒有中國傳統風格

站舍以寬敞明亮的中央大廳為核心,左側為一、二等候車室和餐廳;右側為售票室、三等候車室。以後又建了貴賓室和四等候車室。每個候車室都有各自的入口和檢票口,便於人流聚散。

哈爾濱火車站一百年變遷,南北廣場,歐式風格,沒有中國傳統風格


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10月,在東清鐵路(中東鐵路前身)上設秦家崗站,位於原哈爾濱站行李房。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7月24日,中東鐵路通車,秦家崗站正式改名為哈爾濱站。


哈爾濱火車站一百年變遷,南北廣場,歐式風格,沒有中國傳統風格

哈爾濱火車站一百年變遷,南北廣場,歐式風格,沒有中國傳統風格


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哈爾濱站第一代站房竣工投入使用,哈爾濱站是當時中東鐵路線上兩個一等站之一。

哈爾濱火車站一百年變遷,南北廣場,歐式風格,沒有中國傳統風格

據《哈爾濱站志》記載,哈爾濱站建站之初,客流量並不大,每天開行客車6對,混合列車3對,日均乘降旅客185人。


哈爾濱火車站一百年變遷,南北廣場,歐式風格,沒有中國傳統風格

民國34年(1945年)8月,蘇聯紅軍進攻東北,一群佔領哈爾濱站的蘇軍空降兵戰士,手持鋒槍站在哈爾濱站門前雨搭上,留下一張標誌著佔領哈爾濱的著名照片。


哈爾濱火車站一百年變遷,南北廣場,歐式風格,沒有中國傳統風格

民國35年(1946年)6月,東北民主聯軍任命朱子明為軍事代表,接管哈爾濱站。

1951年10月,哈爾濱站新建了軍人候車室和母嬰候車室。

哈爾濱火車站一百年變遷,南北廣場,歐式風格,沒有中國傳統風格

第二代站房

哈爾濱站的第二代站房舍最初由天津大學承擔設計,哈爾濱第三建築工程公司施工。由於種種原因,站房建設時斷時續, 先後經4次擴建,歷時29年,於1989年10月1日最後完成。車站候車室在此之間只有兩側配樓,沒有主樓。


哈爾濱火車站一百年變遷,南北廣場,歐式風格,沒有中國傳統風格

1955年,哈爾濱站站舍第一次擴建,將原有行李房舊倉庫拆除,修建了一座736平方米的售票廳,並將原小售票廳改為候車廳,改善了候車室條件。同時,在候車室設廣播室、問事處、小件物品寄存處;為旅客準備飲用開水、設旅客意見簿等。


哈爾濱火車站一百年變遷,南北廣場,歐式風格,沒有中國傳統風格


隨著哈爾濱站旅客運量不斷上升,老站舍再也無法適應需要,於1960年3月8日至28日拆除。據說老站舍十分堅固,拆除時使用了炸藥和坦克(撞牆)。同時在原址重建,當時只留下火車站前的蘇聯紅軍紀念碑。新站由主樓、東翼、西翼三部分的大型現代化站舍組成,規模和外形都近似北京火車站。但後期由於資金緊張,工程停工,當時成為笑談(外地人戲稱:哈爾濱一大怪,候車室兩邊蓋)。


哈爾濱火車站一百年變遷,南北廣場,歐式風格,沒有中國傳統風格


同時,第二代站房由主樓、東翼、西翼三部分的大型現代化站舍組成,規模和外形都近似北京站。但後期由於資金緊張,工程停工。

1972年5月為迎接柬埔寨國家元首西哈努克親王來哈為期6天的訪問,有關部門在東、西兩翼間的空白地帶建起了一個連廊。同時,哈爾濱站進行第三次擴建工程,候車室面積增加一倍。


1988年哈爾濱站第二代站房開進行了第四次修建改造,也就是拆除前的樣子。新建主樓,兩翼增加一層、重新裝修,新建第三、第四候車室,新建兩座高架天橋、室外通廊,新增兩部自動扶梯。主樓鋪裝了大面積的茶色鏡面玻璃、安裝了大鐘、興建了與防洪紀念塔遙相呼應的半圓弧環狀雨搭,完成後一直是哈市標誌性景觀。

哈爾濱火車站一百年變遷,南北廣場,歐式風格,沒有中國傳統風格

1989年10月1日,經過三十年斷斷續續的施工,哈爾濱站第二代站房全部建成,哈爾濱新站舍全部建成,建築總面積2.8萬平方米。


哈爾濱火車站一百年變遷,南北廣場,歐式風格,沒有中國傳統風格

1992年4月20日,哈爾濱站前廣場工程開工,原蘇聯紅軍紀念塔被拆除,而留下的只有哈站主樓前半月形的環廊。

哈爾濱火車站一百年變遷,南北廣場,歐式風格,沒有中國傳統風格

第三代站房

1999年,為配合原哈大電氣化鐵路工程,哈爾濱站經歷了第五次改造——站場改造及新建高架候車室,在原有站房的基礎上新建了高架候車室,使發送旅客能力提高一倍。新站舍有4個主候車大廳,6個輔助候車廳,總建築面積42122平方米,大於1904年的老站舍近16倍,且現代化設施齊備,成為國內著名大型火車站之一。


哈爾濱火車站一百年變遷,南北廣場,歐式風格,沒有中國傳統風格

2014年10月19日,在哈爾濱站前落成並開放安重根義士紀念館。1909年10月26日,第一任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哈爾濱站一站臺,被朝鮮愛國人士安重根刺殺,震驚當時的世界。

哈爾濱火車站一百年變遷,南北廣場,歐式風格,沒有中國傳統風格

哈爾濱火車站一百年變遷,南北廣場,歐式風格,沒有中國傳統風格

2014年10月19日,在哈爾濱站前開放安重根義士紀念館


2015年8月17日,哈齊高速鐵路正式通車,哈爾濱站成為主要始發站。

2015年12月,哈爾濱站進行全面改造升級


哈爾濱火車站一百年變遷,南北廣場,歐式風格,沒有中國傳統風格

2015年哈爾濱站開始改造。改造工程包括哈爾濱站南、北廣場,以及周邊14條市政道路。根據工程的施工時序,先進行北廣場及地工街、地德里街和安寧街道路工程的施工,北廣場及周邊道路通車後再進行南廣場及其他道路工程的施工。

哈爾濱火車站一百年變遷,南北廣場,歐式風格,沒有中國傳統風格

第四代站房

2017年4月初,為解決列車接發能力不足、候車室滿負荷運轉等問題,哈爾濱站進行主站房拆除改造工程。


哈爾濱火車站一百年變遷,南北廣場,歐式風格,沒有中國傳統風格

哈爾濱火車站一百年變遷,南北廣場,歐式風格,沒有中國傳統風格

拆除中哈站第三代站房

哈爾濱火車站一百年變遷,南北廣場,歐式風格,沒有中國傳統風格


哈爾濱火車站一百年變遷,南北廣場,歐式風格,沒有中國傳統風格


哈爾濱火車站一百年變遷,南北廣場,歐式風格,沒有中國傳統風格


2017年8月31日,哈爾濱站北站房及北廣場投入使用。與老站相比,新建的哈爾濱站在功能上具備了現代化高鐵車站所具備的一些要素,更能滿足未來市民便捷、舒適出行的需求。北站房能容納6000人。

哈爾濱火車站一百年變遷,南北廣場,歐式風格,沒有中國傳統風格


哈爾濱火車站一百年變遷,南北廣場,歐式風格,沒有中國傳統風格


哈爾濱火車站一百年變遷,南北廣場,歐式風格,沒有中國傳統風格

哈爾濱站第四代站房北站房整體面積10844平方米,長114米,寬40米,地上3層,地下1層。

哈爾濱火車站一百年變遷,南北廣場,歐式風格,沒有中國傳統風格

2018年12月25日,哈爾濱站南站房投入使用,至此第四代站房已經完成建設。南站房建築面積29030平米,長214米,寬44米,地上4層,地下1層;高架站房建築面積33750平米,長185米,寬114米,分為高架層及旅服夾層,新建哈爾濱站站房2018年末投入使用。


哈爾濱火車站一百年變遷,南北廣場,歐式風格,沒有中國傳統風格

截至2018年12月,哈爾濱站設有8站臺14線,是全國第二大歐式風格火車站。總建築面積73624平方米,其中北站房建築面積10844平米,南站房建築面積29030平米。設計承載量為年發送旅客2800萬人次。


哈爾濱火車站一百年變遷,南北廣場,歐式風格,沒有中國傳統風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