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鄉區入圍全國“2019年民生示範工程”評選!為家鄉投票

由人民日報社指導,人民日報社《民生週刊》雜誌社等聯合主辦的第七屆中國民生髮展論壇將於2019年12月下旬在人民日報社舉行。

一年來,中國民生髮展論壇組委會通過實地採訪調研以及公開徵集等方式,在全國範圍內已收集了近千項民生工程案例,經組委會組織專家對案例進行分批初審,評選一批民生工程案例入圍“2019年民生示範工程”候選案例。

組委會將對這些候選案例進行網絡投票和專家評審(其中網絡投票權重40%,專家評審權重60%),綜合評出“2019年民生示範工程”名單,並在第七屆中國民生髮展論壇上隆重發布。

今天向您展示並開啟投票的是第六批候選案例(第101—120號),請為您支持的民生工程案例投上一票吧!

107

撫州東鄉區城鄉環衛一體化

實施單位:江西省撫州市東鄉區人民政府

項目概況:

江西省撫州市東鄉區結合自身實際,採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將全區城鄉人居環境交由專業環保服務企業統一管護,形成了“互聯網+城鄉人居環境管護”的智慧化管護新機制,實現了城鄉人居環境管護的專業化、一體化、智慧化、長效化。

近年來,撫州東鄉區各項民生工程同步有序推進。今年以來,東鄉區不斷推出多種優惠政策,就業創業政策優惠力度不斷加大,開展就業創業培訓3165人次,發放小額擔保貸款10751萬元;社會保障方面,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政策,失業保險參保人數為年任務的100%,工傷保險參保人數為年任務的100.01%;撫卹救助上,全區城市低保保障標準達到640元,農村低保平均保障標準達到385元,農村特困人員集中供養標準達到每人每月505元,分散供養標準由每人每月350元提高到400元,城市特困救助供養標準達到每人每月835元,退役士兵優撫對象撫卹和生活補助,提高到765元/月……還有教育文化、住房保障、扶貧開發等等。這一串串數字背後體現的是東鄉區政府對民生工程的高度重視,對提升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的不懈追求。

在東鄉區的各項民生工程中,以城鄉環衛一體化尤為亮眼,2018年,此項目被財政部評為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示範項目,在全國進行案例宣傳、經驗分享和模式推廣。

市場運作,管辦分離。東鄉區按照“政府嚴格監管、企業專業管護”的管辦分離新思路,通過公開競標,引入專業環保服務企業參與城鄉生活垃圾治理,讓政府由“運動員”迴歸於“裁判員”,實現城鄉人居環境管護的專業化。從效果來看,城鄉環衛一體化垃圾處理,實現了城鄉環境衛生“一家管”、全覆蓋、無盲區,推動了城市環衛向農村延伸覆蓋,構建了全民覆蓋、普惠共享、城鄉一體的城鄉環衛公共服務體系,農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得到顯著提升。

城鄉一體,功能融合。東鄉區以專業環保服務企業為主體,建立城鄉“統一收集、統一運輸、集中處理”的生活垃圾治理體系,較好地實現了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讓城鄉居民共享經濟發展成果。此外,在鞏固提升城鄉環衛一體化垃圾處理成果的基礎上,借鑑城市小區物業管理經驗,啟動農村人居環境“1+N”物業式管理試點項目,將單一的生活垃圾處理拓展為涵蓋環衛作業、路燈維護、生活汙水處理等全要素、多功能的農村人居環境管護服務,為農村人居環境的持續性改善創造良好條件。

全民參與,共享共治。東鄉區合理界定各方所擔負職責,建立起“政府—企業—群眾”三方共治模式,即政府出臺考核辦法監管運營公司,確保運營公司的服務質量。企業採取“互聯網+”新模式,建成全省領先的智慧環衛管理中心,對環衛全過程進行即時、量化監督考核,提高了運營效率,保證了環衛質量。推行“門前三包”制度,引導群眾自覺參與到城鄉人居環境管護當中,對落實“門前三包”較好的群眾實行階梯獎勵制度,充分調動了群眾參與人居環境管護的自覺性、積極性、主動性。

东乡区入围全国“2019年民生示范工程”评选!为家乡投票

△作為江西省唯一的智慧環衛管理中心,東鄉城鄉環衛一體化智慧管理中心,已實現環衛管理數字化、精準化、智能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