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这个城市普铁时代默默无闻,如今建设8条高铁,成为全国枢纽

在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位于中部地区的省份因为占据着地利,无疑要比其他地方更具有优势!比如,在普铁时代,中部地区的河南郑州、湖北武汉,都是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成为了人们中转出行的重要落脚点,为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在高铁时代,中部地区的地理优势得到了进一步的释放和彰显,原来一些在普铁时代默默无闻的城市,随着高铁的快速建设,逐渐形成了高铁枢纽,有的甚至成为了全国性的高铁枢纽城市。比如湖南省会长沙,是中部地区第二个跨入万亿俱乐部的城市,在普铁时代可以说是默默无闻(湖南铁路枢纽城市是株洲),但是进入高铁时代以后,大力建设米字形高铁,将打造全国性高铁枢纽。下面我们来看看长沙的米字形高铁枢纽将由哪些高铁组成?

中部这个城市普铁时代默默无闻,如今建设8条高铁,成为全国枢纽

先来看看长沙米字形高铁枢纽的“一纵一横”。对于米字形高铁枢纽来说,其中的一纵一横是最重要的,起到支撑性框架作用,那么长沙的一纵一横分别是谁呢?长沙米字形高铁枢纽的“一纵”就是我国南北向干线高铁——京广高铁,京广高铁是全国三大高铁之一自北向南经过长沙,京广高铁的开通让长沙进入了高铁时代,使长沙与首都北京、一线城市广州、深圳以及武汉、郑州等主要城市实现了互联互通。长沙米字形高铁枢纽的“一横”是我国东西向干线高铁——沪昆高铁,沪昆高铁的开通运营,让长沙拥有了至直辖市上海和贵阳、昆明等西南省会的直达高铁。京广高铁和沪昆高铁一纵一横在长沙交错互通,使长沙成为高铁枢纽城市。

中部这个城市普铁时代默默无闻,如今建设8条高铁,成为全国枢纽

再看长沙米字形高铁枢纽的“两斜”。长沙米字形高铁枢纽的第一斜是我国东西向干线高铁(全国八纵八横干线高铁的渝厦通道)渝长厦高铁。渝长厦高铁起于西部直辖市重庆,经过湖南省会长沙和江西赣州等城市,最终抵达福建计划单列市厦门;渝长厦高铁打通了我国西南与东南的交通要道,形成了长沙与重庆、成都以及厦门等主要城市的直达高铁。长沙米字形高铁枢纽的第二斜是合长高铁+长沙至南宁高铁。合长高铁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区域性干线高铁,可以形成长沙至、合肥、南京、苏州、上海的高铁通道,是长沙至上海的第二高铁通道;长沙至南宁高铁目前由京广高铁和湘桂铁路组成(湘桂铁路时速仅200公里、远期有望新建高速铁路)。合长高铁和长沙至南宁高铁在长沙交汇,形成江浙沪皖至西南地区南宁、昆明的高铁通道,成为了长沙米字形高铁枢纽的另外一斜。

中部这个城市普铁时代默默无闻,如今建设8条高铁,成为全国枢纽

而长沙要打造全国性高铁枢纽城市,其规划的高铁远不止上面这些,除了上面这些高铁外,还有西北地区经过长沙至东南地区的高速铁路。根据长沙的高铁建设规划,还将建设西北地区国家中心城市西安至长沙的西长高铁。西长高铁其中的西安至湖北襄阳段与西武高铁共线,而襄阳至长沙段,先期会与呼南高铁和渝长厦高铁的长益常高铁共线组成,远期将新建襄阳经过荆州至岳阳的高速铁路,从而形成西长高铁的襄阳经过荆州、岳阳至长沙段;而西长高铁与渝长厦高铁在长沙交汇后,形成了西安经过长沙至厦门的高铁,打通西北至东南的大通道。而合长高铁未来与合青高铁连通后,形成长沙至青岛和山东省方向的高速铁路,从而彻底完善了长沙的全国性高铁枢纽城市。

中部这个城市普铁时代默默无闻,如今建设8条高铁,成为全国枢纽

在普铁时代,我国的铁路一些是解放前建设的,而建国后的铁路建设主要是围绕一些工业城市来布局的,并没有特别突出省会城市和一些大城市的地位;但是进入高铁时代以后,随着省会城市和大城市的行政地位提升以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作用的提升,高铁建设的重心开始向这些城市倾斜,于是高铁资源也逐渐越来越集中于大城市。这样就出现了普铁时代的铁路枢纽城市比如安徽蚌埠、湖南株洲、广西柳州都开始衰退,取而代之的分别是安徽省会合肥、湖南省会长沙和广西首府南宁,而这样资源的集中也有利于建设一个强有力的区域中心城市(可以争取到更多的国家政策红利,比如成都就是最鲜明的例子),引领省域经济发展,因此未来将成为大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