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暴政的證據在哪裡?考古學家挖掘的文物,解答了這些疑惑

東亞,公元前230年。在經歷了數百年的血戰後,一位征戰無數的君王把七個交戰的國家統一稱為一個帝國。

秦始皇的故事已成為傳說,其真相仍然隱藏在世界上最大的帝王陵中。

秦始皇陵,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前259—前210年)的陵寢,中國第一批

世界文化遺產、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城東5千米處的驪山北麓。


秦始皇暴政的證據在哪裡?考古學家挖掘的文物,解答了這些疑惑

秦始皇陵建於秦王政元年(前247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歷時39年,規模龐大,

秦始皇陵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和寶貴財富。

秦始皇陵建於秦王政元年(前247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有內外兩重夯土城垣,象徵著帝都咸陽的皇城和宮城。陵冢位於內城南部,呈覆鬥形,現高51米,底邊周長1700餘米。據史料記載,秦陵中還建有各式宮殿,陳列著許多奇異珍寶。秦陵四周分佈著大量形制不同、內涵各異的陪葬坑和墓葬,現已探明的有400多個,其中包括舉世聞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蹟”兵馬俑坑。


秦始皇暴政的證據在哪裡?考古學家挖掘的文物,解答了這些疑惑

秦始皇兵馬俑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充分表現了2000多年前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藝術才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和寶貴財富。

據說,這個陵墓位於世界上最大墓葬群的正中央。這個佔地約56平方公里的中國考古遺址,比埃及的帝王谷還大,而其中的寶藏遠勝過圖坦卡蒙的陵墓。


秦始皇暴政的證據在哪裡?考古學家挖掘的文物,解答了這些疑惑

秦始皇陵--驪山

秦始皇就長眠於這座土堆之下,而整個遺址的面積卻與曼哈頓一樣大。在東邊約1.5公里的地方有一個巨大的大棚。這裡保存有世界聞名的兵馬俑,而這只是這座宏偉陵墓中的600個俑坑之一。考古學家在這裡有了驚人的新發現,比如軍事技術上的發現,一顆可能是被處決的皇子的頭顱,甚至還有肢體殘缺不全的妃子。這些發現都可能會改寫歷史。這裡十分巨大,你能想象為自己的來生建造這一切嗎?

調查這個遺址的每一寸土地,將是一次重大而艱鉅的課題。這成為了許多考古學家查出埋藏於此的皇帝的真面目。皇陵構建複雜,謎團重重,如何揭開神秘面紗呢?

秦始皇兵馬俑的挖掘,揭開了謎團的冰山一角。

1974—1977年在秦始皇陵東1千米處, 發掘出作為秦始皇陵陪葬墓坑之一的兵馬俑坑。這8000多名士兵被埋藏了2000多年,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奇蹟之一。這就是秦始皇的軍隊。秦始皇下令用黏土如實塑造他的軍隊,並和他一起下葬,好在來生繼續為他戰鬥。兵馬俑的每一張臉都是獨一無二的。

大家可以看出來,秦始皇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比如,他的自我意識,以及他對來生的想象。這真的是不可思議。這些士兵隨時準備上戰場,就像秦始皇真實的軍隊一樣。


秦始皇暴政的證據在哪裡?考古學家挖掘的文物,解答了這些疑惑

秦始皇兵馬俑

位於前面的是輕裝步兵,然後是重裝步兵,最後甚至還有騎兵,以及520匹真實大小的駿馬。這裡迥然成為了世界文化遺產的正中心。從很多層面上講,這也象徵著中華民族的燦爛文明以及我們祖先遺留下來的世界珍寶。

《史記》的記載,奠定了我們瞭解秦始皇這位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的基礎。

2000多年來,中國人對秦始皇的瞭解都來自一本書——《史記》。

《史記》記載了秦始皇統治時期的官方歷史,這本書是在他死後100年撰寫的。它講述了秦始皇經歷的史詩般的戰爭,以及他如何建立起一個帝國,並打造出這樣一個地方。但書中描述的一些成就很不可思議。為了驗證這些傳說,許多考古學家對這個陵墓遺址展開了不懈努力的調查。

秦始皇擁有一直強大的軍隊,這支軍隊訓練有素,是七國中最強大的。這支軍隊成為了未統一六國時既殘暴又安排有序的殺戮機器。


秦始皇暴政的證據在哪裡?考古學家挖掘的文物,解答了這些疑惑

秦始皇軍隊

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國的最後一場血戰爆發了。《史記》中提到:“秦王少恩而虎狼心,殺人如不能舉……”

即將稱帝的他統治了六國,只有一國仍不臣服,她就是齊國。齊國的君王完全不知秦軍是多麼來勢洶洶。秦王花了多年時間訓練他的士兵,併為士兵配備精良的武器。他打造了中國第一支專業軍隊,他是一名勇猛的軍事領導者。九年來,他的士兵一直為他奮勇作戰。由徵召而來的村民和農夫組成的齊國軍隊,完全不是秦軍的對手。戰力虛弱的齊軍,根本無法抵擋秦軍最強大的武器。一支由一萬人組成的騎兵部隊,瞬間踏平齊軍擺好的陣勢。

秦王滅齊,將士們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秦始皇暴政的證據在哪裡?考古學家挖掘的文物,解答了這些疑惑

秦始皇

秦軍和秦國人民將他視為英雄,但秦王對敵軍將士毫不留情,抵抗者一律斬立決,不留活口。而俘虜來的敵國士兵則被充當修築秦陵的勞役工。秦王統一六國後,中國的一切都落入他的手中,包括權力,財富和人民。

據說,這位即將登基的皇帝,是一位英勇無比的戰士,但這個傳說是真的嗎?

陵墓周邊新的文物的挖掘,讓謎團更接近一些。證實了他所打造的軍隊,所向披靡。

最近有考古團隊正在陵墓遺址挖掘新的寶藏,這可以讓我們更多地瞭解,這位皇帝和他的軍隊。目前為止,已有87套盔甲出土,每一件都由小石片精心串連而成。

如果在這裡都能找到這樣的文物,那在地下9米處,還藏著什麼秘密呢?

秦始皇暴政的證據在哪裡?考古學家挖掘的文物,解答了這些疑惑

考古挖掘


秦始皇暴政的證據在哪裡?考古學家挖掘的文物,解答了這些疑惑

秦軍的頭盔和盔甲

考古現場的其他儲藏室中,還有更多秦始皇的高科技軍隊存在的證據。 因為有很少人知道,這些兵馬俑原本佩戴著致命的兵器,少數士兵身上有佩劍,這些都是真正的兵器。雖然已經埋在地下2000多年了,這些兵器依然非常鋒利,幾乎可以用來刮鬍子。兵馬俑入土後的幾年中,陵墓屢屢被盜,許多武器也被拿去進行戰鬥。所以,到目前為止,考古團隊只找到了大約20把這樣的佩劍。


秦始皇暴政的證據在哪裡?考古學家挖掘的文物,解答了這些疑惑

佩劍

秦始皇用一生時間征服了六個國家,一統天下,用的就是這樣的兵器。他打造出這支軍隊,想帶到來世,你會發現他們依舊處於戰鬥狀態,時刻準備戰鬥。埋藏在這裡的工藝種類繁多,而且非常先進,這顯然表明,這位傳說中的戰爭之王,組建的軍隊是多麼空前絕後。 但被挖掘出來的兵馬俑只是冰山一角,秦始皇把他的整個世界都埋藏在這裡,而這組葬墓群究竟埋藏著什麼?

秦始皇陵墓周邊的挖掘,他殘暴施政的證據逐漸呈現。

秦始皇陵的中央是秦始皇陵寢,前方是他的便殿,考古學家有了令人毛骨悚然的發現。東側是他的軍隊,東南側的俑坑中埋葬了一具屍體,可能是他的兒子,也就是繼承人。秦始皇陵寢附近的一座俑坑中,有許多神秘的半裸塑像,更遠處還有大量的墳墓。在這座陵園中發現的殘暴證據,將會改變我們對這位統一中國的人所瞭解的一切。

他怎樣征服了整個中國,但他究竟靠什麼來統治如此龐大的國家?

據《史記》記載,公元前220年,秦始皇在國內巡遊,發現路況十分糟糕,於是下令以都城為中心,建造通往各地的馳道。

書上說,那是一個龐大的公路網,貫穿秦始皇剛剛打下的國土。就像一條條高速公路,將帝國各地連接起來。如果傳說屬實,秦始皇可能是比羅馬人更偉大的築路者。為了證明這些,考古學家為之不懈努力的尋找這些證據。兩千多年前的道路車轍被發現,車在泥土上軋出來的痕跡。令人驚訝的是,這些車轍並不是縱向的,而是橫向的,從車轍可以看出,寬度有將近66米,是一個超級“公路網”,相當於16條車道的現代高速公路。史料中提到的這個道路網確實存在。


秦始皇暴政的證據在哪裡?考古學家挖掘的文物,解答了這些疑惑

挖掘出的車轍

在如此龐大的陵園中,要達成這個目標談何容易。

秦始皇不僅通過城牆與馳道統一了中國,更讓中國人真正的凝聚在一起。正史是這麼說的,秦始皇竭盡全力去除人們對戰國的記憶,讓天下大同。所以,秦始皇面臨的第一個挑戰,就是真正統一他的人民,這裡的人民在被他征服之前,已經彼此交戰了250年。

他下令統一文字,這種文字一直沿用至今,他統一了貨幣,並徹底改變了統治中國的方式。統一六國後不久,他召集大臣來到都城咸陽,宣佈他的新政,與他同行的有他的長子兼繼承人,還有他的小兒子。他們或許以為自己能跟父親共享權力,但秦始皇即將開啟的一連串事件,將讓他的國家陷入動盪,並瀕臨滅亡。

相傳,他推翻了中國數百年的統治方式,建立了所有人都要對他俯首稱臣的專制制度。公元前221年,這位驍勇善戰的秦王,準備宣佈一個極端的計劃,而他的丞相與心腹,正是這個計劃的幕後推手。為了這一刻,他們已經準備了多年。

這位帝王堅信他有與生俱來的權力,來統治天下。為了彰顯自己的權力,他宣佈,所有人都要以新的尊號稱呼他。

秦始皇在百官面前宣佈:“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至高無上的皇帝。”這個宣佈震驚朝堂。而接下來的話,更讓他們措手不及,秦始皇振振有詞:“我們將不再分封土地,不再世襲等級權力,不再讓諸侯們建立自己的小國。我們將有新的立法,規範你們的生活,每一個人將由法律來約束。”朝堂譁然一片。

諸侯們本以為會獲得財富與土地,卻沒想到被秦始皇獨攬一切。他們不敢直接挑戰皇帝,只好向全國最年長的勢力求助。


秦始皇暴政的證據在哪裡?考古學家挖掘的文物,解答了這些疑惑

唯吾獨尊

接下來的事件,開啟了中國歷史上最血腥的時期之一。

秦始皇重典刑罰,利用法律鎮壓的範圍有多廣呢?據說有人慘遭滅門,屍骨遍野,數十萬人淪為奴隸,這些證據就在秦始皇陵裡。

秦始皇痴迷於神仙法術,這一點從他的陵墓就能看出來,似乎直接通向天國。相傳他曾來到山腳下,聽國師對自己王朝的預言,但他以天子自居,所以自以為這些徵兆都是吉兆。如果臣民得知是凶兆,可能會造反。他將忠言納諫的國師和眾學者全部殺光,並將記載的竹簡書全部焚燒,這就是歷史有名的“焚書坑儒”。他一意孤行,不採用儒家思想治國,唯獨用李斯的法家思想,讓他的臣民必須遵守他立下的法律,違者斬立決。


秦始皇暴政的證據在哪裡?考古學家挖掘的文物,解答了這些疑惑

焚書坑儒

他為了鞏固權力而進行的殘暴殺戮,是真的嗎?答案就在一條2000年前的線索裡。

一名朝廷官員的墳墓裡,發現了大量的竹簡。 殘酷的真相就隱藏在其中。秦始皇統治時期的法律是什麼樣的呢?竹簡中提到了,適用於每個人的法律與懲罰,不分貴族或平民。這些懲罰有點極端,比如,凌遲,宮刑,戮刑,一些讚美敵國的、非議秦始皇的人將被拖到大眾面前,在公眾場合以叛國者的身份示眾,就地斬首。這些法律的頒佈,多數人都能知道會遭受哪種懲罰,竹簡上寫的很清楚。你的生死不是由某個封建帝王因個人喜好隨便決定的,而是這部法律。

相傳,秦始皇利用法律,來消滅對抗他的人。他把質疑自己權力的學者,變成全民的公敵。正史記載,秦始皇坑殺了400多名學者,併為了愚民焚燒百家書。撰文批評秦始皇政權的學者,即將見識到他的殘暴,而謀劃這場文化清洗行動的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他要殺一儆百,一人有罪,全家都將受到牽連。據說,數十萬的人被定罪。和學者一樣,許多人成了秦始皇大興土木的勞役,修道鋪路,築建長城,現在則要修建世界上最大的陵墓之一。正史記載,秦始皇剛剛登基,就從全國各地抓來70多萬名男子,用來修建陵墓。在苛刻的條件和嚴厲的懲罰下,許多人都活不久。

秦始皇暴政的證據在哪裡?考古學家挖掘的文物,解答了這些疑惑

70多萬名男子在酷刑下修建陵墓和長城

這座陵墓還要再過10年才能完工,能活下來的勞役已經很幸運了。如果秦始皇真的利用暴政來打壓和奴役人民,來建造他的陵墓,那麼陵墓中,一定有相關的證據。從被挖掘出土的一個頭顱來看,這是一名被迫修建秦始皇陵墓的年輕男子,在勞役過程中犯錯誤,被殺害。

秦始皇陵以東大約兩公里處,挖掘出一些刑具,這些是工匠的枷鎖,套在手腕或腳踝上,這些工匠要在這裡忍受嚴厲酷刑的同時,賣力勞作。這些人的屍體被隨便丟進土坑裡,脖子上還套著枷鎖,真讓人不寒而慄。


秦始皇暴政的證據在哪裡?考古學家挖掘的文物,解答了這些疑惑

奴役人民的腳鐐


秦始皇暴政的證據在哪裡?考古學家挖掘的文物,解答了這些疑惑

秦始皇陵周邊出土的遺骸

看到這些被挖掘出來的文物,想想這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的人,感覺這種暴政變得非常真實的存在。

您對秦始皇陵的千年謎團有何看法?請關注文史包袱鋪,大家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