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大消息!杭州地铁5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环评公示

1 项目建设特点

杭州地铁5号线二期工程调整是在5号线一、二期工程基础上再往西向老余杭镇延伸,以照顾老余杭镇、菜鸟物流基地等客流点。本工程与一期、二期工程贯通运营,将为未来科技城提供便捷的东西向轨道交通出行通道,有助于推动城镇发展。结合轨道交通TOD导向作用,对沿线的土地开发和经济发展产生正面影响,有利于未来科技城规划的进一步落实。

杭州地铁5号线二期工程调整段位于杭州市余杭区,项目起点老余杭站,终点绿汀路站(不含),线路全长4.95km,为全地下线,新增车站2座(老余杭站、金星站),区间风井1座。

本项目利用5号线一期工程的五常车辆基地及姑娘桥停车场,不新增车辆段、停车场;主变电所与一期工程共享,不新增主变电所。

本线为城市轨道交通制式,直流供电,双线,速度目标80km/h,采用6辆编组B型车加宽(即Ah型车,下同)。初期2024年、近期2031年、远期2046年全日开行列车分别152对、178对、202对。

本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共征、占土地面积3.18ha,其中永久占地1.63ha,临时占地1.55ha。根据杭州市余杭区林业水利局余水保批复〔2019〕5号《关于杭州地铁5号线二期工程调整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复》,工程建设土石方总量42.49万m3,其中挖方36.08万m3,填方6.41万m3,借方总量0.31万m3(从合法料场商购解决),弃方29.98万m3(运往指定地点回填)。

计划2019年开工,2021年通车运营。

工程总投资为303813.39万元,其中环保投资4717.12万元,约占工程总投资1.55%。

城西大消息!杭州地铁5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环评公示

杭州地铁5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线路走向示意图

2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

2.2.1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及规划环评概况

本项目建设单位为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8年6月26日,生态环境部以《关于〈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环审[2018]42号),对三期建设规划调整报告书提出了审查意见。2018年11月26日,国家发改委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2年)的批复》(发改基础[2018]1734号)批准了杭州市轨道交通三期建设规划调整的3条线路,增加线路长度68.3km,其中5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线路增加长度5km,增设车站2座。本次环评方案线路起终点、线路走向、车站设置等与发改委批复和规划环评依据的三期建设规划调整中5号线二期工程调方案是一致的,详见“1.7.2轨道交通线网及建设规划”。

注:本项目规划环评阶段项目名称为“杭州5号线西延工程”,之后国家发改委以发改基础[2018]1734号将本项目命名为“杭州地铁5号线二期工程调整”。

4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

杭州地铁5号线二期工程调整作为轨道交通项目,施工期以生态、噪声、大气等环境影响为主,运营期以噪声、振动影响影响为主。

(1)生态影响:项目对沿线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可通过采取生态恢复措施、加强施工管理进行有效控制。

(2)噪声、振动影响:工程建成后,对沿线评价范围内的居民住宅、学校等敏感点的声环境、振动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但通过采取风亭消声器加长、轨道减振措施等措施有效减缓噪声、振动影响,保证沿线噪声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达标或现状环境不恶化,保证沿线振动环境达标。

(3)水、大气、固废:本工程运营期产生的污水、风亭异味、固废影响,通过采取合理的污染防治措施后均能满足相应标准规范要求,不会影响环境质量。

(4)公众意见:环评公示期间收到2条余杭中学,意见内容是担心地铁施工会影响学校交通出行,并希望将金星站名称改为余杭中学金星站,建设单位逐条进行了采纳与否的说明。

5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结论

杭州地铁5号线二期工程调整属于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是一种绿色交通,使用清洁能源,污染排放量小,有利于改善城市大气环境,符合杭州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环境保护规划。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符合建设项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对建设项目的管理规定。本项目对环境影响可接受或环境风险可控、环境保护措施经济技术满足长期稳定达标及生态保护要求,有助于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设计方案与上位的《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2年)调整》方案一致。本工程总体符合《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审查意见的要求。

工程建设虽然将会对所经区域的生态、声、振动、水、大气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在工程施工和运营中,全面落实报告书提出的一系列的生态保护、减缓及恢复措施和污染控制措施,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可得到有效控制和减缓。

因此,从环境影响角度而言,杭州地铁5号线二期工程调整项目是可行的。

1.7.2轨道交通线网及建设规划

(1)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杭州市人民政府以杭政函[2018]40号文《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杭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局部调整的批复》批准了杭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局部调整,同意新增机场轨道快线及3、5号线局部调整方案。线网局部调整后,远期2024年形成11条轨道线,线网总规模约488.6km,设站245座,换乘站51座。见表1.7-1、图1.7-2。

城西大消息!杭州地铁5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环评公示

(2)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①建设规划概况

2018年6月26日,生态环境部以《关于〈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环审[2018]42号),对三期建设规划调整报告书提出了审查意见。

2018年11月26日,国家发改委以发改基础[2018]1734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2年)的批复》批准了杭州市轨道交通三期建设规划调整的3条线路,其中5号线二期工程调整为中央公园站至老余杭站,线路增加长度5公里,调整为8.2公里;增设车站2座,调整为4座。5号线二期工程的中央公园站至绿汀路站3.2km线路、2座车站已在原杭州市环境保护局杭环函[2018]83号《杭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审查意见的函》中予以批复。

建设规划环评依据的建设规划中本工程方案与发改委批复的方案一致。

②建设规划调整与设计方案的对比

本次设计方案线路起终点、线路走向、车站设置等与发改委批复和规划环评依据的三期建设规划调整中5号线二期工程调方案是一致的,对比分析结果见表1.7-2。

城西大消息!杭州地铁5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环评公示

1.8杭州地铁5号线二期工程环评及其批复要求落实情况

1.8.1杭州地铁5号线二期工程概况

杭州地铁5号线二期起于绿汀路站,沿水乡北路东西向设站,线路出站后向北拐入创景路向北走行,在创景路与溪望路交叉口设创新路站,车站沿南北向设置,线路出创新路站后往东北方向拐入中央公园站。线路全长3.2km。全为地下线,新增车站2座(绿汀路站、创新路站)。

2018年3月,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杭州地铁5号线二期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2018年4月,杭州市环境保护局以杭环函[2018]83号文《关于审查意见的函》对报告书予以批复。

目前杭州地铁5号线二期工程正在施工,项目实施时的起终点、线路走向、长度、车站设置等工程内容与环评批复方案是一致的。

2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2.1工程概况

2.1.1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项目名称:杭州地铁5号线二期工程调整

建设性质:改扩建工程

总投资:303813.39万元

建设单位: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项目组成

杭州地铁5号线二期工程调整位于杭州市余杭区,项目起点老余杭站,终点绿汀路站(不含),线路全长4.95km,为全地下线,新增车站2座(老余杭站、金星站),区间风井1座。

本项目利用5号线一期工程的五常车辆基地及姑娘桥停车场,不新增车辆段、停车场;主变电所与一期工程共享,不新增主变电所。

本线为城市轨道交通制式,直流供电,双线,速度目标80km/h,采用6辆编组B型车加宽。初期2024年、近期2031年、远期2046年全日开行列车分别152对、178对、202对。 

本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共征、占土地面积3.18ha,其中永久占地1.63ha,临时占地1.55ha。根据杭州市余杭区林业水利局余水保批复〔2019〕5号《关于杭州地铁5号线二期工程调整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复》,工程建设土石方总量42.49万m3,其中挖方36.08万m3,填方6.41万m3,借方总量0.31万m3(从合法料场商购解决),弃方29.98万m3(运往指定地点回填)。

计划2019年开工,2021年通车运营。

工程总投资为303813.39万元,其中环保投资4717.12万元,约占工程总投资1.55%。

2.1.2线路

(1)正线情况

杭州地铁5号线二期工程调整在一、二期工程基础上再往西向老余杭镇延伸,以照顾老余杭镇、菜鸟物流基地等客流点。线路出老余杭镇站后沿凤新路布设,然后斜穿马鞍山体育公园进入文二西路,正穿东西大道后进入水乡北路,再接入5号线二期起点站绿汀路站。线路长4.95km,设置老余杭站、金星站。

(2)辅助线设置情况

本工程设辅助线2处,详见下表。

城西大消息!杭州地铁5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环评公示

2.1.3车站

工程新增地下车站2座,详见下表。

城西大消息!杭州地铁5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环评公示

2.1.9行车组织

(1)全日行车计划

初期计划全日开行列车152对,近期计划全日开行列车178对,远期计划全日开行列车202对。全日行车计划见下表及图2.1-2。

城西大消息!杭州地铁5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环评公示

(2)运行时间

运营时间为早5:00点至晚23:00点,全日运营18小时。

车站风机大系统运行时段为4:00~24:00,计20个小时。

当列车停止运行时,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进入夜间运行模式,此时公共区及大部分人员管理用房的空调系统关闭,夜间空调负荷大幅度降低,但新风亭、排风亭小系统设备需要在24:00~4:00期间运转,以保证车站内及管理用房一定的温湿度。

2.1.10建设工期及工程筹划

(1)工程筹划

计划2019年开工,2021年通车运营。

(2)工程施工方法

1)车站

本工程车站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汇总于表2.1-5。

城西大消息!杭州地铁5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环评公示

本线地下车站施工方法为明挖顺作法。明挖顺作法是先从地表面向下开挖基坑至设计标高,然后在基坑内的预定位置由下而上地施工主体结构及其防水措施,后回填并恢复路面。其施工步骤为:①施作基坑围护结构(桩或地下墙等);②进行基坑内降水或基坑外降水(根据具体工点确定);③自上而下开挖土层随挖随架设支撑至底板;④自下而上施作车站结构;⑤回填土方恢复管线及路面交通。

2)区间结构

本工程区间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见表2.1-6。

城西大消息!杭州地铁5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环评公示

注:区间隧道是指城市轨道交通两个站点之间的隧道。

(4)工程土石方

根据杭州市余杭区林业水利局余水保批复〔2019〕5号《关于杭州地铁5号线二期工程调整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复》,工程建设土石方总量42.49万m3,其中挖方36.08万m3,填方6.41万m3,借方总量0.31万m3(从合法料场商购解决),弃方29.98万m3(运往指定地点回填)。

工程所需砂石料及混凝土均外购,不在项目区设置混凝土搅拌站。

(5)拆迁

工程建设拆迁房屋建筑物以钢混、砖混房为主,主要是商业、公建等,不涉及化工企业。拆迁建筑物面积3948m2,工程拆迁安置由区政府统一负责实施。

4.4.3预测技术条件

(1)预测评价量

预测评价量为昼间、夜间运营时段等效连续A声级。

(2)预测年度

预测时段按照设计年度,初期2024年;近期2031年;远期2046年。

(3)运行时间

列车运营时间为早5:00至23:00,全日运营18小时。车站风机大系统运行时段为4:00~24:00,计20个小时。车站新风亭、排风亭小系统设备需要在24:00~4:00期间运转,以保证车站内及管理用房一定的温湿度。

9.3.2.2 地面工程周边用地、景观现状及用地规划概况

(1)工程沿线车站(出入口、风亭)所在地用地、景观现状及规划概况

工程沿线车站(出入口、风亭)所在地用地、景观现状及规划概况详见表9.3-3。

城西大消息!杭州地铁5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环评公示

沿线规划敏感地块示意图1

城西大消息!杭州地铁5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环评公示

沿线规划敏感地块示意图2

15环境影响评价总结论

15.1《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调整(2017-2022年)》概况

(1)建设规划及规划环评概况

建设单位为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8年6月26日,生态环境部以《关于〈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环审[2018]42号),对三期建设规划调整报告书提出了审查意见。2018年11月26日,国家发改委以发改基础[2018]1734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2年)的批复》批准了杭州市轨道交通三期建设规划调整的3条线路,增加线路长度68.3km,其中5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线路增加长度5公里,增设车站2座。建设规划环评依据的建设规划中本工程方案与发改委批复的方案一致。

(2)设计方案与建设规划对比现设计方案与规划环评阶段的建设规划在线路起讫点、线路走向、敷设方式及线路长度、车站数量、车辆选型及列车编组等方面均一致。

(3)规划环评审查意见落实情况

1)本工程设计采纳规划环评建议,工程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等生态环境敏感目标。

2)本次评价根据预测结果,针对沿线评价范围内的居民区、文教区等环境敏感区段,提出了轨道减振措施;地下车站采用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设在地下,地面无冷却塔,风亭采用片式消声器,减缓环控设备噪声对噪声敏感目标的影响。采取措施后,使得噪声敏感目标声环境质量达标或现状环境不恶化、沿线振动环境达标。

针对规划敏感地块,提出了采取减振降噪的措施要求及提出了做好线路两侧的规划用地控制的要求。

3)本次评价根据达标距离预测,提出了沿线用地的合理规划要求。加强了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本项目不占用基本农田。对于沿线车站风亭、出入口等配套设施,提出了优化布局和开展景观设计的要求,确保与城市环境相协调。

4)本次评价提出了对沿线噪声、振动环境影响进行长期跟踪监测,结合定期监测结果适时完善相关环境保护措施的要求。

因此,本工程总体符合规划环评审查意见的要求。 

15.2工程概况

杭州地铁5号线二期工程调整位于杭州市余杭区,项目起点老余杭站,终点绿汀路站(不含),线路全长4.95km,为全地下线,新增车站2座(老余杭站、金星站),区间风井1座。

本项目利用5号线一期工程的五常车辆基地及姑娘桥停车场,不新增车辆段、停车场;主变电所与一期工程共享,不新增主变电所。

本线为城市轨道交通制式,直流供电,双线,速度目标80km/h,采用6辆编组B型车加宽。初期2024年、近期2031年、远期2046年全日开行列车分别152对、178对、202对。 

本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共征、占土地面积3.18ha,其中永久占地1.63ha,临时占地1.55ha。根据杭州市余杭区林业水利局余水保批复〔2019〕5号《关于杭州地铁5号线二期工程调整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复》,工程建设土石方总量42.49万m3,其中挖方36.08万m3,填方6.41万m3,借方总量0.31万m3(从合法料场商购解决),弃方29.98万m3(运往指定地点回填)。

计划2019年开工,2021年通车运营。工程总投资为303813.39万元,其中环保投资4717.12万元,约占工程总投资1.55%。 

15.3.9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结论

本工程环保投资净效益为1098.65万元/年,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是以有利的方面为主;本工程环保投资效益比为1.58>1,环境保护投资效果较好。

15.3.10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结论在施工与运营期通过制定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加强环境监控,并予以充分的资金保障,使工程在实施与运营期间产生的噪声、振动、污水等方面的控制措施得以监督实施,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相关环保措施,使工程的建设与运营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得以最大限度的控制。

15.3.11产业政策符合性

杭州地铁5号线二期工程调整属于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名录》要求,国家发改委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2年)的批复》(发改基础[2018]1734号)批复了建设规划,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

15.3.12清洁生产水平项目为以电力驱动的城市轨道建设项目。施工期采取节能、低噪等先进设备和工艺,采用地下盾构法等施工方式,降低污染物的发生;运营期电力驱动,无机车燃料废气排放,采取消声减振等措施,项目建设符合清洁生产要求。

15.4总结论

杭州地铁5号线二期工程调整属于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是一种绿色交通,使用清洁能源,污染排放量小,有利于改善城市的大气环境,工程的建设符合杭州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及环境保护规划。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要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

设计方案较上位规划方案一致。通过采取控制施工场地、施工废水排放及出入口风亭等地面构筑物景观设计等一系列影响减缓措施后,本工程的建设不会对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及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对于沿线预测超标的噪声振动敏感点,通过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各声环境敏感点运营期噪声均可达到相应标准要求或维持现状水平,振动环境敏感点运营期振动均可达到相应标准要求,其他污染物排放均符合国家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项目建设符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对建设项目的管理规定。

本项目无重大环境制约因素、环境影响可接受或环境风险可控、环境保护措施经济技术满足长期稳定达标及生态保护要求,有助于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因此,从环境影响角度而言,杭州地铁5号线二期工程调整项目是可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