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金华这一发展规划出炉,将打造“八咏诗路”!涉及这些地方→

诗路是一条以文化为精神,以诗歌为象征,以水路古道为织带的生活栖居之路。先人们沿着水路,纵情于自然山水之间,书写了大量诗篇文章。

从“八景诗之祖”南朝沈约的《八咏》发韧,中经“初唐四杰”骆宾王的《咏鹅》、中唐张志和的《渔歌子》、南宋李清照千古绝唱《题八咏楼》繁盛一时,直至现代爱国诗人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千年诗路绵绵不绝、生生不息。

重磅!金华这一发展规划出炉,将打造“八咏诗路”!涉及这些地方→

为推进大花园、大都市、大湾区、大通道的建设,省委省政府创造性提出“诗路浙江”建设构想,在全省规划四条诗路文化带。其中,钱塘江诗路文化带以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兰江—婺江—衢江为主线,一路风光独绝,如诗如画,是一条充满诗情画意的水上画廊。

就金华而言,在市发改委的牵头下,委托浙江诗路文化研究院编制了《金华市诗路文化带发展规划》,依据金华水系、古道、现代交通体系和名城名山等分布情况,以“一轴三线七区八景”为空间布局,构筑起具有金华特色的“八咏诗路”,以期打响“江南邹鲁、八咏胜地”文旅金名片。

重磅!金华这一发展规划出炉,将打造“八咏诗路”!涉及这些地方→

金华诗路 浙江诗心

“一郡之形胜,两浙之要区”。金华位处浙中,山水资源丰富,交通发达,无论北上、南下、东出、西进,金华都是重要的中转点。历代文人雅士纵情于金华山水之间,挥洒才情,吟咏珠玉,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据不完全统计,浙中生态廊道流域仅唐诗就留下了3000多首。可以说金华不仅是浙江的地理之心,也是浙江的“诗心”。

重磅!金华这一发展规划出炉,将打造“八咏诗路”!涉及这些地方→重磅!金华这一发展规划出炉,将打造“八咏诗路”!涉及这些地方→

作为“诗路浙江”的重要枢纽和节点,金华这种得天独厚的地位,为“诗路金华”建设打开了足够宽广的开放合作空间。

向东,以金华江、义乌江、东阳江、文溪为水脉,经义乌、东阳、磐安、临海、新昌连接“浙东唐诗之路”。磐安是浙东唐诗之路的发源地之一,“十里红枫”古道留下了孟浩然、陆羽、陆游等诸多名人的背影,遗存诗作数百首,因其“四州交汇地”的独特地理位置,具有与临海、新昌、天台、嵊州、丽水跨地域共建诗路的巨大合作空间。

向南,经金华江、武义江、永康江,连接“瓯江山水诗路”,南宋吕祖谦在武义明招山开设的“明招讲堂”,不仅是“浙学”的中心支点,也是“浙学东渐”的传播中枢。

向西,兰溪扼守“钱塘江诗路”之“门户”,经兰江、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向北对接“大运河文化诗路”,这一流域是留下名人足迹最深、诗作最多的一条“诗路”。

重磅!金华这一发展规划出炉,将打造“八咏诗路”!涉及这些地方→

金华诗歌薪火相传,历代俊才佳作辈出。“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的《咏鹅》,成为我国唯一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科书的儿童诗。中唐张志和首创了“渔歌体”,脍炙人口。五代十国“琴棋诗书画样样皆绝”的一代名僧贯休,留下了“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的佳作。南宋李清照的“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成为千古绝唱。元初宋室遗民吴渭开设的浦江“月泉吟社”,是历史上人数最多、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诗社之一。清代李渔被称为“东方莎士比亚”,他不仅是戏曲家,更是诗人,留下描写金华的诗作百余首。被称为“诗坛泰斗”的艾青,“湖畔诗社”创始人冯雪峰、潘漠华等,更是书写了金华现代诗路的灿烂一页。

“三面环山夹一川,盆地错落涵三江”。金华独特的地貌造就了秀美的自然生态,诗路沿线景色如画,分布有传统村落、古建筑、码头、民俗、非遗等人文古迹,堪称一条美丽画廊和黄金旅游线。

根据2018 年我市文旅资源综合评估结果,全市9处五级、93处四级文旅资源中,分别有7处和83处密布于“诗路金华”周围。2018年“诗路金华”沿线集聚了全市90%以上的优质旅游资源,沿线景区接待的游客量占比超过95%。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行浙中生态廊道和交通廊道建设,“诗路金华”所涉及的自然资源基本都在廊道建设范围内,基础建设、生态涵养、旅游开发、乡村振兴等全面提升,以美丽蝶变为诗路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资源支撑。

抓住建设“诗路金华”的历史机遇,使之成为人文富庶、旅游发达、生态良好、经济发达、开放灵活的诗路文化带,必将有力地助推我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构筑起浙中文旅新高地。

重磅!金华这一发展规划出炉,将打造“八咏诗路”!涉及这些地方→

一轴三线 八婺八景

“一轴三线七区八景”这是《金华市诗路文化带发展规划》为“诗路金华”构筑的空间形态。规划编制专家介绍,这一框架布局充分吸收了浙中生态廊道建设成果,也参考了“一圆三廊一轴两带多组团”的市域发展规划。

重磅!金华这一发展规划出炉,将打造“八咏诗路”!涉及这些地方→

“一轴”就是以兰江、金华江、东阳江为主干的金华诗路文化带核心轴,“三线”是朝北、东、南方向的三条风情线,“七区”是按照山、水或城(镇)组合并具有发展特色的七个区块,“八景”是彰显市、县、乡、村各个层级诗情画意的标配,点、线、面、带有机结合,构筑起完整的“诗路金华”文化版图。

主轴既串连金华诗路全局,又是金华诗路与浙江诗路的最重要连接带,着力做强做优水文化文章,展示城水相依、湖库相嵌、江河相连、山水相融、人水和谐的美丽画卷,再现往昔“鸣棹下东阳”的诗路意境。

“诗路金华”北线以金浦古道为主轴,起自金华市区东关,经二仙桥、曹宅,或越太阳岭,或经上溪越仙坪古道至浦江。再越马岭古道入桐庐,或顺浦阳江而下,都连接钱塘江诗路和大运河文化诗路。此线分布着较多的古道、老街,拥有丰厚的诗歌文化、书画文化,独特的万年上山文化、信义好家风文化等。

东线以南江—文溪为主线,起自佛堂,东溯南江而上,过画水、南马、横店、湖溪,越岭过安文、大盘,直至天台,亦与浙东唐诗之路相连。此线拥有诗歌文化、古镇文化、影视文化、教育文化、养生文化等丰富资源,横店影视文化独步海内外,磐安中药养生文化、榉溪南孔文化独具特色。

南线以武义江—永康江为主轴,自金华双溪溯武义江至武义,溯永康江至永康,复溯新建溪入缙云,转入好溪,沿好溪至丽水,即与瓯江山水诗之路相连。

此线拥有中国五金城永康、温泉名城武义,江南小九寨牛头山和方岩景区,由武义明招山吕祖谦明招讲堂、永康五峰书院构成了独特的婺学高地,是“浙学东渐”的重要通道。

“七区”以山、水、产、城(镇、村)、文、景深度融合为重点,优化集聚、多型组合,打造七个特色文化鲜明、发展潜力巨大、辐射带动明显的诗画区。具体包括金华山—古子城诗画区、九峰山—兰湖—横山诗画区、仙华山—通济湖—上山诗画区、东白山—大盘山诗画区、义乌—横店诗画区、方岩—五金城诗画区、牛头山—明招山诗画区。

“金华开八景,玉洞上三危”。南朝沈约出任东阳太守时登玄畅楼作“八咏”组诗,开启了古代八景诗先河。“八景”以诗、图等形式为载体,融合了地域风物景观与人文文化,是金华诗路文化特色“山水交融、诗学合一、诗画同辉”的集中体现。

重磅!金华这一发展规划出炉,将打造“八咏诗路”!涉及这些地方→

规划中的“八景”以八咏楼为核心,构建“中国山水八景诗文化朝圣地”“中国唐律之父沈约纪念地”两大文化高地,打造“八婺八景”“一地八景”的景观格局,分级分层绘好市、县、乡、村的“八景”图。各个层级的“八景”将连线并网,百珠生辉,勾勒出诗中有景、景中有诗、处处有诗、步步成景的全域“八景图”,让“八景”成为八婺大地上最亮丽的文旅底色。

“诗路金华”规划的编制,为开辟“诗+”模式摸清了家底、描绘了蓝图,也理清了发展思路。未来我市将重点实施文化传承、遗产保护、产业融合、文旅创新、乡村振兴、宣传推广等六大任务,将文化的力量真正转化为产业新动能,振兴乡村诗路,打响“诗路金华”战略品牌、“八咏诗路”特色品牌,为“诗路浙江”建设贡献金华力量。

来源| 金华新闻客户端

作者|徐朝晖 陈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