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为何没评上元帅?5条硬杠杠,有2条达不到

粟裕为何没评上元帅?5条硬杠杠,有2条达不到

粟裕为何没评上元帅?5条硬杠杠,有2条达不到

1955年评定将帅是广受热议的话题,其中又以十大元帅的评定最受关注,特别是关于战神粟裕为何没评上元帅,说法颇多,本文试图作一分析。

首先要说明一下,评帅不是只看战功,也要综合各方面的考量,如资历履历、当时职务,以及平衡不同时期各支队伍的人选等等。

(一)关于评选元帅的标准

首先来看一看,1955年通过的军官服役条例。

元帅评选标准: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或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授予元帅军衔。

具体来讲,主要有这么几个硬杠杠:

1,我军创建时期重要武装起义的领导者或参加者;

2,我军各个时期的重要领导者;

3,领导和指挥或参加了我军重要的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

4,在授衔时的职务级别高。

粟裕为何没评上元帅?5条硬杠杠,有2条达不到

那么粟裕是否够格呢?个人认为,前两条就容易把他排除在外。这样讲可能比较抽象,结合粟裕的具体情况可作一下分析:

1,红军时期主要根据地的领导人和创始人。粟裕不是,还是基层战士呢。

2,长征时期各主力方面军的主要指挥员。粟裕不是,当时他是红七军团参谋长。

3,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三大主力师的师长政委和新四军军一级指挥员,粟裕当时是新四军一师师长。

4,解放战争时期五大野战军的主要领导和负责人,粟裕是华野代司令员兼代政委,司令员兼政委是陈毅。粟裕的职务前面有这个“代”字,就存在重要差别。

5,1955年授衔时的国防委员会委员,粟裕不是。

粟裕为何没评上元帅?5条硬杠杠,有2条达不到

并且,元帅还要综合考量不同历史时期,各个队伍都要有人选。

1,红军时期的人员区分:

朱德,刘伯承代表红军总部,林彪,彭德怀,聂荣臻,罗荣桓,叶剑英代表红一方面军,贺龙代表红二方面军,徐向前代表红四方面军,陈毅代表南方八省游击队。由于陕北红军规模较小,故没有评选为元帅的将领,而是直接把徐海东排在大将第二位。

2,抗战时期的人员划分:

朱德,彭德怀,叶剑英为八路军总部代表,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为115师,贺龙为120师,刘伯承、徐向前为129师,陈毅为新四军军长兼政委。

3,解放战争时期的人员划分:

朱德,叶剑英为军委,彭德怀、贺龙一野,刘伯承二野,陈毅三野,林彪、罗荣桓四野,徐向前、聂荣臻华北野战军。

而粟裕所在的南方八省游击队,新四军,三野,都已经有资历更老、地位更高的陈毅为代表。其他元帅在不同时期也都是各个队伍的主要负责人,粟裕的资历显然还差一点点。

粟裕为何没评上元帅?5条硬杠杠,有2条达不到

粟裕为何没评上元帅?5条硬杠杠,有2条达不到

(二)元帅里为何有罗荣桓没有粟裕?

有人很好奇:罗荣桓所在的四野已经有了林彪元帅,为何还会再将罗荣桓评定为元帅?

第一,是因为罗荣桓是政工干部的代表,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政工干部在元帅中显然要有一席之地;第二,是因为罗荣桓的资历比粟裕高,从井冈山时期就已经在政工岗位建树很高;第三,是因为罗荣桓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和发展了山东解放区,而山东解放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做出了突出贡献,解放军主力三野、四野有相当大的部分,是由山东解放区发展而来的,罗荣桓功不可没;第四,是四野作为我军主力,从黑龙江一路打到海南岛,兵力最大,战斗力也最为强悍,林彪、罗荣桓同时入选元帅,也是对四野战斗力和历史贡献的肯定。

综上,元帅们都是“老总”级别的人物,无论是考量资历履历,还是不同时期各个队伍的人选分布,粟裕都还有所欠缺。但是他的战功非常卓著,所以排在大将第一位,也是实至名归。

粟裕为何没评上元帅?5条硬杠杠,有2条达不到

(三)粟裕为何没有参加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战争,领兵出征者必须是能够指挥大兵团作战的优秀将领,当时考虑了三个人选:彭德怀,粟裕,林彪。

林彪当时身体很不好,衡宝战役后期就已经躺在担架上指挥作战了,在武汉养病。而粟裕也好不到哪里去,在艰苦卓绝的战争中,粟裕患上了严重的胃病和精神衰弱,在青岛养病。这样的身体条件,当然不太合适派到东北半岛那种极度恶劣的环境中指挥作战的。

彭德怀则要好一些,他当时在主持西北大局,召他进京的时候,他还带着西北建设发展的蓝图。

考虑到首批入朝作战的是当时战斗力最强的四野13兵团,这并不是粟裕带过的部队,他不太了解这支部队,让他指挥也有所不妥(首批入朝的五个军里没有三野部队,38军好歹还是彭总平江起义的建立的)。

除了九兵团外,后期入朝轮战的十九、二十兵团也不是三野的。以粟裕的履历资历,在三野时很多时候还要陈毅出面镇一镇,放到全军就不一定了。部队打大仗,对这一点也是有所讲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