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不務正業後果如何?有的炒房扭虧為盈,這家卻要退市

上市公司不務正業會有什麼後果?

導語:在中國,有一個神秘而龐大的“炒房團”,它們就是在上交所和深交所的一千多家上市公司!部分上市企業“不務正業”炒房地產,結果成功實現了扭虧為盈避免退市。


那麼,如果房地產上市公司不務正業會怎麼樣?結果可能會是:退市!


 上市公司不務正業後果如何?有的炒房扭虧為盈,這家卻要退市

A股市場驚現拆遷暴發戶!

上週,深圳證券交易所的老牌上市公司廣州浪奇發佈的一則公告,驚呆了股民:因為要出售公司擁有的一塊地皮,預計最高將可以獲得接近26億元的土地拆遷補償款。財經有料哥查閱了一下數據,這一筆鉅款可是相當於今年8月份時的公司總市值。

最近幾年,廣州浪奇主營業務的經營業績平淡無奇,去年公司實現淨利潤3000多萬元,結果如今把囤積多年的一塊地皮給賣掉後,就可以獲得相當於公司辛苦經營70多年的利潤總和。

 上市公司不務正業後果如何?有的炒房扭虧為盈,這家卻要退市

中國的神秘“炒房團”,坐擁上萬億房產!

財經有料哥查訪了Wind的數據,統計結果顯示截至到今年的三季度末,A股市場3700多家的上市公司當中共有超過1800家上市公司持有“投資性房地產”,也就是說有“炒房”的上市公司數量佔比接近一半,合計持有投資性房地產市值高達1.33萬億元!

因為“不務正業”炒房地產,讓這些上市公司獲利頗豐,甚至還讓連年嚴重虧損的*ST海馬,為了避免連續三年虧損導致退市的窘境,通過拋售400多套房子和部分股權大量回血, 今年有望保殼成功。

那麼,一個有趣的問題來了:

這些主業並非房地產的上市公司不務正業去炒房子獲利豐厚,那麼主業是房地產的上市公司如果不務正業又會是什麼結果呢?

在財經有料哥看來,由於最近十五年中國的房地產市場蓬勃發展,房價漲幅巨大,絕大多數的房地產公司當然是深耕主業大賺特賺,但也有個別房地產公司還真的“想不開”,捨棄了大好盈利前景的房地產主業去搞起了副業,結果虧得一塌糊塗,甚至還有一家上市公司如今即將被上海證券交易所處以退市處理!

 上市公司不務正業後果如何?有的炒房扭虧為盈,這家卻要退市

上交所的上市公司退市華業,也就是北京華業資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原名其實是叫“內蒙古華業地產股份有限公司”,從公司名稱上就能看得出來它原本是一家房地產公司,而上市公司簡稱有一段時間也正是叫“華業地產”。

根據退市華興公司的官網介紹,稱已經初步形成了房地產、醫療健康、金融和礦業四大業務板塊,將在做好房地產開發傳統主營業務的同時,繼續深化戰略轉型,加大醫療健康產業的投資力度,未來向健康管理集團邁進。

華業資本沒有堅持做好房地產這一公司原本的主業,去年他們在大力進軍的醫療健康產業上重重地摔倒了,發佈公告說遭遇了醫療健康產業投資騙局,導致公司出現百億元級別的鉅額投資虧損。

財經有料哥查閱了公司三季報,財報數據顯示退市華業淨利潤虧損金額高達50.5億元!而截止今天上午收盤的公司市值才不過區區8.83億元,也就是今年前三季度就虧掉了接近6個公司市值。

 上市公司不務正業後果如何?有的炒房扭虧為盈,這家卻要退市

由於上市公司因為“不務正業”在醫療健康產業上的鉅額投資出現了嚴重虧損,導致公司股價從2015年高峰時的24.08元跌到目前的0.62元,累計跌幅97%。

因為在10月16日至11月12日期間,連續20個交易日的收盤股價均低於面值一元,觸及了上交所《股票上市規則》規定的終止上市情形,華業資本已經從12月12日開始進入為期30天的退市整理期,公司簡稱也變為了退市華業。

非房地產公司不務正業炒房、炒地皮扭虧為盈;房地產公司不務正業去專心炒房,如今卻即將遭遇退市,是正在A股市場上發生的奇葩現象。

更多精彩的原創財經文章,公眾號:財經天天有料(ID:caijingyouliao),歡迎交流。

 上市公司不務正業後果如何?有的炒房扭虧為盈,這家卻要退市

今年以來,有不少著名房地產企業積極響應中央號召投資實體經濟,一方面可以有力地增加就業崗位和財政稅收,另一方面也解決了老百姓們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還有也順應了“房住不炒”的調控政策導向,更重要的一點是:這些地產商們通過進軍制造業工廠等等實體經濟,能獲得更加豐富的融資渠道,解決他們目前最急需的融資難和融資成本高的問題

今年央行要求商業銀行發放貸款時,以LPR利率這個商業銀行的“最優惠利率”為基礎,再相應浮動加點來確定執行利率。

不斷在忽悠“央行降息”的廣州某房地產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他的老闆是拿不到LPR利率的貸款融資的。

但是如果切入汽車製造產業,以此作為融資平臺,造車本身可以不賺錢,重點在於解決了房地產公司最急迫的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大幅降低他們的融資成本。

而且,工業用地和配套的性質為居住用地的員工宿舍用地,也是地皮

在十年、二十年後,這些“不賺錢”的工廠,可能會成為下一個“廣州浪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