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岑港街道司前街

整齐的石板路、斑驳的灰墙面、悠长的街巷蜿蜒向前……在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岑港街道有一条司前街,它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是定海的三大古街之一。

司前街古色古韵、朴素自然,它没有气派华丽的台门,木质结构的古民居沿街而建,鳞次栉比的店铺遗迹犹存,依稀可见当年“建客栈、开店铺、兴农商、利交通、成街道”的盛况。司前街浓缩着岑港的历史,在当地人看来,它是岑港的一道隽永风景。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岑港街道司前街

司前街又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司前老街”。老街呈“S”型东西走向,两端分别延伸至三官堂和海口的天后宫。从老街的主干又分支出6条巷弄,在街巷的格局中密布着商铺和民房。当地人习惯将老街分成上、中、下3部分,上街处于大碶桥和永安桥之间,中街位于永安桥至泥渡口,从泥渡口到冷蒲湾是下街。

行走在司前街,仿佛走进了沉甸甸的昨天。虽然街景早已换了容颜,但历史的印记从未在人们的心里消失。当指尖触及被青藤缠绕的残垣断壁,耳边仿佛听到了船舶的鸣笛声。

历史上,岑港也叫“岑江”。元《大德昌国州图志》就有记载:“岑江港,因海水入两山相夹处,形似江河而得名。”清《康熙定海县志》解释说:“以两碶夹山,故名岑;以海尾冲入,故名港。”岑港位于舟山本岛西部,是舟山连接大陆的交通枢纽和桥头堡,也曾是舟山岛西部区域的商贸中心。作为一个天然港口,岑港既得舟楫之便,又有山海之利,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环境。

司前街是岑港的中心,因元朝时在此设巡检司而得名。老街至今还保留着清末民初商铺的轮廓,建筑结构多为两层楼,单檐硬山式青瓦顶,下层商铺用石板作墙裙,可拆卸的木铺板纵向排列。不难想象,这里当年的繁盛景象。

元《大德昌国州图志》记载:“南北舟舶辐辏于此,亦海州一镇云。故有‘六国港口’之称。”每逢台风来临之际,岑港迎来避风的船只和路过停靠的商船,港内船桅林立,各色各样的船旗迎风飘扬。港口繁荣,商贾云集,老街上商铺林立,渔货行、水果铺、肉铺、酒坊、茶铺、粮店、布庄、铁铺等南北货一应俱全。白天,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吆喝叫卖,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到了夜间,老街上灯火璀璨,彻夜通明。来自异乡的船员、商人或闲逛于街头,或吃饭喝茶,不同的方言混杂在一起,让原本就热闹的司前街,更是增添了几许喧嚣与嘈杂。

岑港是海岛西部的重要关隘,历来是屯兵储将之地,也成为兵家争夺之地。元代为发展海运,不断壮大水师,造海船、习海战。连年的对外战争,导致民不聊生。元成宗即位后,停止对外战争,这时的岑港成了元朝同高丽、日本、安南、占城、缅甸、爪哇6国通航的港口。之后,岑港设巡检司,以防海盗抢劫来往商船,亦兼盐监之职,以使港口安宁和谐。

明朝实行海禁,使岑港成了海盗和倭寇的巢穴。倭寇率兵驻守,并与海盗勾结,一时间走私猖獗,烧杀抢掠,致使岛民“人心震骇,咸思避之”,繁华的司前街变得冷冷清清。后来,又遇抗倭之战,岑港遭战事牵连,生灵涂炭,一片狼藉。岛民们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清朱绪曾写下“岑港碇齿凿巉巉,六国舟航尾并街,欲指木城谈往事,白龙抱雨带腥咸”的诗句,隐含了岑港平倭之战的腥风血雨。

几百年过去了,烽火烟云早已散尽,岑港的前世今生一点一滴凝固在司前老街布满青苔的灰墙墨瓦间。往昔繁华似旧梦,唯有老街深处的那份古朴与宁静,依然散发着旧时光的余韵。岁月磨洗,让历史与记忆成为涓涓细流,永远流淌在人们的心底。(遥 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