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不动煤炭卖石油,卖完石油卖天然气,俄罗斯靠能源家底“活着”

作为世界上土地面积最为广阔的国家,俄罗斯的能源资源储量令人羡慕:石油储量位列全球第7,煤炭储量位列全球第三,天然气储量位列全球第一。

正因如此,俄罗斯也是全球能源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就算世界对能源需求在不断更新换代,俄国人也总能在家底中找到与之相匹配的能源开采。

卖不动煤炭卖石油,卖完石油卖天然气,俄罗斯靠能源家底“活着”

曾经很长一段时期,俄罗斯是欧洲最大的卖炭供应商,最高峰的时候,欧洲煤炭进口的40%来自俄罗斯。但是从2010年开始,在能源革命的推动下,欧洲煤炭进口需求以每年6.4%的比例在下降,到了2019年更是断崖式减少,同比下降达到13.7%。

欧洲市场枯萎之后,俄罗斯将煤炭出口的重点放到了亚洲市场,中国、印度、日本和韩国成为其主要客户。确实,按照去年的统计,亚洲国家煤炭进口量是欧洲的3.5倍,但是毫无疑问这是个短暂的过渡期,就好像中国、日本和韩国都在逐渐使用更为的液化天然气来代替煤炭作为能源补充。19年开始,这三个国家的煤炭进口量降低的幅度都在10%左右。

更重要的,在亚洲市场上,俄罗斯有个非常强劲的竞争者印尼——同样是世界煤炭出口量排名前三的国家。和印尼相比,俄罗斯在运输成本上很不占优势,所以在同质同价的条件下,其煤炭公司利润急剧下降。

根据俄罗斯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俄罗斯煤炭出口量下降12.6%,2019年至今同比下降16.9%,这两年倒闭的煤炭企业接近260家。

卖不动煤炭卖石油,卖完石油卖天然气,俄罗斯靠能源家底“活着”

不用展望未来都知道,煤炭的需求肯定越来越少,实在卖不动了。所以,前几年开始,俄罗斯的能源出口越来越依赖石油。

使用欧元代替美元作为结算国币后,突破成功的俄罗斯石油贸易达到了高峰。2019年,俄罗斯的石油产量高达1120万桶/天,仅次于美国的1200万桶/天,成为世界上与沙特相持的第二大产油国,但是他们的新增探明石油储量却比沙特少了70%。

乌克兰问题使得道达尔、壳牌和美孚等石油公司纷纷退出合作,出现了技术断裂,没有新开采技术支撑,俄罗斯石油开采的损耗率节节攀升,越来越多的矿井因此枯萎。作为石油主要产地的西伯利亚西部地区,在经过几十年的疯狂输出之后,已被掏空,不得不把目标转移到北部的北极圈地区。

尽管北极圈地区已经有多个已探明的大型油田,但是极寒之地开采难度巨大,而且这一地区的基建尚未开始——目前俄罗斯石油公司还在亚洲筹集资金建立管道、道路和铁路。也就是说,这一新油区的产出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有什么贡献的。

这种处境下,石油产能下降的预兆越来越强烈,俄罗斯能源部11月份的数据显示,该国当月石油产能平均下降5%,西伯利亚西部地区下降10-15%,就连俄罗斯石油公司子公司Yuganskneftegaz和Purneftegaz都下降了2%,而且,有一半的石油公司靠免税来过日子。

卖不动煤炭卖石油,卖完石油卖天然气,俄罗斯靠能源家底“活着”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俄罗斯石油出口会面临一个中断期,最起码在出口规模上会如此。所以,他们又开始打起了天然气出口的主意。

2019年8月份,俄罗斯和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等中东国家达成了天然气的战略合作,同时与OPEC签署了协议——说白了就是想形成天然气的价格联盟。

就卖能源这条路来说,俄罗斯这一步走得还是不错的,毕竟天然气被国际社会认为是向可持续发展能源过渡期间的重要选择,而俄罗斯又拥有全球最大的已探明天然气储量。当然,现在俄罗斯的天然气出口也达到了全球排名第一的位置。

卖不动煤炭卖石油,卖完石油卖天然气,俄罗斯靠能源家底“活着”

如果把俄罗斯称作靠卖能源来“养活自己”的国家,并不过分,如果你研究该国财政收入预算会发现,每年大约有40%的财政收入来源分配给了石油和天然气部门(之前是煤炭和石油)。

这种“奇葩”现象在俄罗斯看来没什么大不了,已是司空见惯,毕竟除了能源巨头,你很难想出他们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跨国公司和领先行业。

这看似无奈而“自然”的行为背后,是无穷的隐患,毕竟再厚的能源家底,总有被挥霍一空的一天。当然,这一天到来之前,俄国人依然享受着其他国家羡慕的眼光。

本文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欢迎点击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