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瑪依老人陳志蘭與她的4個“孫女”

素不相識的4個孩子,因為貧困,結識了一位老人。因為老人相信知識可以改變命運,他們成了一家人。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之間的感情越來越深,並影響到這4個孩子今後的人生。

這個故事就發生在新疆克拉瑪依,故事的主人公是陳志蘭與她的4個“孫女”:熱孜亞、扎依拉、阿依努爾、海茹麗妮薩。

2006年12月的一天,家住克拉瑪依市金龍鎮的陳志蘭在報紙上看到了這麼一組報道:一批來自南北疆貧困地區的孩子在克拉瑪依市就讀疆內初中班。能享受國家優質教育資源,陳志蘭為這些孩子感到高興。當看到有個別孩子生活困難時,陳志蘭頓生憐愛之心,決定要幫幫這些孩子。

陳志蘭和老伴兒一起來到學校,學校選出了4名特困家庭的學生。她們是來自和田地區的熱孜亞,來自博樂市的扎依拉、阿依努爾、海茹麗妮薩。

13歲的熱孜亞有一雙會說話的大眼睛,看到慈祥和藹的陳志蘭,得知了老人的來意,她流下了眼淚。陳志蘭把熱孜亞緊緊摟在懷裡說:“孩子別哭,咱們就是一家人。”

原計劃只資助一兩個孩子的陳志蘭猶豫了,她捨不得丟下她們中的任何一個。老伴兒輕輕拍著她的手說:“都留下吧。”從此,陳志蘭有了4個“孫女”。

陳志蘭是退休教師,收入並不高。她的雙膝做過人工關節置換手術,老伴兒的心臟做過搭橋手術,老兩口常年藥不離口。因為一些藥不在醫保報銷範圍之內,每月藥費就要上千元。為了資助4個“孫女”,他們開始計劃開支,能省就省,破了洞的床單和襪子,縫縫補補再用,斷了的牙刷和衣架也被她細心地用膠布纏著再利用。

每學期開學前,她都會準備好4份學習用品、生活用品、換季衣服、鞋子等,提前給孩子們送到學校。到了放假,她會為孩子們準備好新衣新褲,讓孩子帶著她準備的禮物光鮮亮麗地回家。她還定期帶孩子們去書店購買課外書和工具書,增長知識開闊視野。

記得有次選書時,熱孜亞左手拿著一本小字典、右手拿著一本大字典,左看右看愛不釋手,最後,小姑娘依依不捨地放下了昂貴的大字典,選擇了小的。

陳志蘭問熱孜亞:“怎麼了,孩子?”“大字典太貴了!”小姑娘懂事地回答。陳志蘭拉著熱孜亞的手說:“孩子,對學習有幫助的書,再貴,奶奶也給你買。”

2009年,4個孫女即將初中畢業,就要離開克拉瑪依,離開陳志蘭了。陳志蘭想給孫女們每人織一條圍巾留個紀念。那段時間,她每天戴著老花鏡坐在窗邊,一針一線地織圍巾。她患有腱鞘炎,手指活動時間稍長就疼。手指實在疼得厲害了,她就用溫水泡泡手、烤烤電繼續織……一個月後,滿含著陳志蘭愛心的圍巾終於織好了。

4個“孫女”沒有辜負陳志蘭的期望,都考取了理想的學校。

當已經身在遠方的孫女們接到來自克拉瑪依的禮物時,孩子和她們身邊的人都被這份大愛深深地感動了。

阿依努爾在給陳志蘭的回信中說:“奶奶,您給我的圍巾,我一直都帶在身邊,這裡是南方,雖然用不上這條圍巾,但我會一直珍藏著,我想等將來考取北方大學後再戴上您織的圍巾,感受您給的溫暖。”

海茹麗妮薩在回信中說:“奶奶,謝謝您寄來的珍貴禮物。每當我學習累了,就拿出您的信看一看,頓時就有了精神。奶奶,有了您的鼓勵,不管學習再苦再累,我都會堅持下去。”

熱孜亞在回信中說:“奶奶,我把您幫助我們的事告訴了同學們,她們都羨慕我有您這麼一個好奶奶。她們都說,等將來工作了,也要幫助有困難的人。”

扎依拉把陳志蘭資助她求學的往事寫成了演講稿,感動了全體師生。

暑往寒來,陳志蘭和孫女們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打開陳志蘭的日記和微信聊天記錄,裡面記滿了孩子們從初中到大學成長中的點點滴滴:有孩子們奮進的足跡,有孩子們獲得成功的喜悅,有家人團聚時的開心,當然也會有遇到挫折時的分擔……每當遇到生活、學習上的困難,孫女們總是先向奶奶求助。

上進懂事的孫女們沒有辜負奶奶的期待。她們全部順利地踏進了高校的大門——阿依努爾考上華東師範大學、熱孜亞考取西南大學、海茹麗妮薩考入東南大學、扎依拉考入新疆師範大學。受奶奶的影響,4個孫女中,有3個選擇了教師作為終身職業。

2016年,孫女們陸續畢業了。作為村裡的第一個大學生,熱孜亞成為和田市第五中學的一名英語老師。“奶奶就是我的指路明燈,當年她幫助了我,而今該我幫別人了。”熱孜亞決定,利用寒暑假期間回村做義工。

阿依努爾成為和田市第五小學的老師,扎依拉也被博樂市第一幼兒園錄用,成為一名幼兒教師。學醫的海茹麗妮薩跟陳志蘭商量,計劃考研進修。陳志蘭高興地說:“想深造是好事,只要你願意學,奶奶就繼續供!”

陳志蘭和4個“孫女”的故事傳開後,認識和不認識的人都交口稱讚。對此,陳志蘭十分平靜:“我小時候家境不好,是知識改變了我的命運,我希望知識也能改變這幾個孩子的命運,讓她們長大後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

匯款單顯示:這些年來,陳志蘭在4個“孫女”身上共花了8萬多元。

說起自己的心願,陳志蘭笑著說:“我和老伴都活到這把歲數了,日子清貧點沒關係,孩子們才是希望。她們可以為國家作出更多的貢獻,她們還可以去幫助更多的人,她們能夠延續這份愛的情誼,她們會用自己的行動澆灌燦爛的民族團結之花。”

眼看自己的年齡越來越大,她又對兒子說:“如果有一天我和你爸都不在了,你們一定要繼續幫助這4個孩子。”

(本報記者 王瑟)


分享到:


相關文章: